來小
摘 要:中學蒙授漢語文教學是針對少數民族的語文教學,因為其教學對象具有一定的獨特性,所以,在教學方面要更加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讓他們在學習中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精神,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能夠在漢語或是科學知識的學習上能表現出自主性,在一些生活事情上也能處理好。從這個角度,淺談主體意識的漢語教學方案。
關鍵詞:中學蒙授漢語;主體意識;自主學習
蒙授漢語文教學是為蒙授生開設的一門學習漢語的課程,是對漢語言文化的一種學習,當然其中也包括少數民族的風貌。在中學漢語文教學中,學生會看到豐富多彩的文化、科學、精神以及多姿的風俗面貌。特別是在蒙授漢語文教學中,學生所學的既有自己日常所見,又有自己聞所未聞的東西,所以,在理解以及運用等方面都有障礙,這也是阻撓漢語學習的一大原因?;谶@樣的原因,更要求這部分學生能夠表現出極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擺脫死板的學習,讓自己的學習方法真正成熟起來。
一、活躍課堂氣氛,鼓勵學生參與
學生有主體意識必須在嘗到“漢語的甜頭”之后,否則他們只能死板地學習,或是沒有計劃地接受知識。老師要有意識地建立活躍的課堂,并且在課堂上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體會到漢語學習的快樂,從而能夠愛上漢語學習。一般的,可以聯系他們的生活進行教學,從他們能夠接觸到的東西著手,找到共通性,完成進一步的漢語知識的導入。
二、交還課堂主動權,讓學生當老師
新課標要求,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他們在課堂上要發(fā)揮積極的領導作用。不是說他們掌握教學的主線,而是他們掌握教學的節(jié)奏,老師能夠根據他們掌握知識的情況來安排教學的進度。因為在一些時候,可能僅僅是老師認為學生學會了,而他們根本沒有對知識有一個詳細的理解。所以,老師要經常和學生溝通,讓學生覺得自己是這個課堂的主人,這樣他們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
另外,讓學生當小老師站在課堂上,是為了提高他們主動學習的能力。因為漢語文學就是一個理解的問題,很多人的理解不一樣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思想,而這種思想就是對漢語的記憶。所以,不妨給學生這樣一個機會,讓他們去展示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可能他們會理解得更深刻。而且站在講臺上,他們能夠思考的更多,以前依賴老師講的問題現在也必須自己解決,以前自己不懂的,也要自己想辦法理解。這樣學習的自主性大大提高,主體意識也會增強。
三、采用問題教學法,設立問題欄
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也是思考的一個結果。在蒙授漢語文教學中,如果僅僅是老師講課,很容易忽視學生的學習地位,使他們產生依賴心理。老師在講課之前可以先讓學生自己閱讀文章,然后提出問題。這樣他們才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誰也不能替代?;蛘呃蠋熢诮虒W過程中,也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去解答,這樣能教會他們從哪個角度去思考問題,也能學會怎樣閱讀文章。問題教學法是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的,保證學生能積極思考,成為課堂的主人。老師還可以在教室內設立問題欄,讓學生可以在平時有不懂的問題時及時提出。也許學生無法和老師那樣思考的那么深入,但是漢語文學習能力是需要鍛煉的,誰也不能幫助誰去提高。
總之,蒙授漢語文教學要依靠學生的自主學習性,積極從生活中尋找學習素材,同時在課堂上積極表現。而老師要從日常的教學中培養(yǎng)他們的這種主體意識,讓他們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漢語文學習更需要積極主動,自己去發(fā)現,自己去解決,自己去享受這一切的美好成果。
參考文獻:
[1]曲雅娟.淺談初中語文對話式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3(10).
[2]張繼初.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科技咨詢,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