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艷++田景仁
【摘 要】 農民工理財問題是事關農民工家庭生活保障、生產發(fā)展、生活水平、家庭和諧乃至社會穩(wěn)定的大問題。以我國典型少數民族地區(qū)——貴州省黎平縣茅貢鄉(xiāng)部分村寨為調查對象,從農民工收支狀況、理財意識、理財現狀等方面開展農民工理財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民工普遍存在理財意識薄弱、理財方式單一、投資無計劃、消費結構不合理、盲目跟風消費、投保險種單一等現象?;诖耍岢隽思訌娹r民工理財知識的宣傳培訓,提高農民工理財意識,指導農民工制定合理的消費、儲蓄與投資計劃,選擇適宜的理財產品,以及加強法制教育等措施,培養(yǎng)農民工健康的業(yè)余生活習慣,讓農民工遠離并杜絕黃賭毒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 農民工; 理財; 少數民族地區(qū)
中圖分類號:F3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5)16-0043-04
一、問題的提出
農民工理財問題屬于居民個人理財范疇。目前,國內外有關方面的研究不少。許多學者對個人理財有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如G.維克托·霍爾曼和杰利·S.諾森布魯門的《個人理財計劃》(2003),湯姆·道尼(Tom Downey)的《標準普爾教你做好個人理財》(2006)等,提出了“理性用錢”的居民理財觀念。學者們的研究多以城鎮(zhèn)居民為主,專門針對農村居民理財問題的研究成果鮮少。
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相比,國內理財研究起步較晚。許多學者借鑒國外個人理財學方面的成果,結合中國國情對居民理財問題開展了居民個人理財需求、特點、策略及居民理財影響因素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北京農業(yè)職業(yè)學院財會金融系團總支、學生會在《北京城市居民與郊區(qū)農戶理財狀況的調查分析》(2006)中通過調查北京城市居民和京郊農戶理財結構特點,得出城市居民和京郊農戶因經濟發(fā)展水平、家庭收入水平及社會保障等因素影響,在理財產品選擇方面存在差異,提出應重視改善農戶的理財狀況。馬良、孫春來在《關于我國居民個人理財有關問題的探討》(2006)中指出我國居民理財經歷了從單一向多元、從傳統(tǒng)家政向社會理財、從國家理財向個人投資、從有形向虛擬的轉變。孫思惟在《農村居民理財研究——以福建省為例》(2010)中通過對福建農村居民收入狀況、消費狀況及主要資產擁有狀況的分析,指出福建農村居民已經具有了進行跨時預算選擇的收入和資產基礎,但在收支結構上尚需進一步優(yōu)化等特點。國內對個人理財問題的研究開始從城市居民擴展到了農村居民,但還未見針對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民工理財問題的研究。
農民工是當下中國最值得關注的群體。中國農民工數量龐大,絕大多數農民工在進入城市打工之前沒有固定收入,沒有工資的概念,相對于留在農村勞作的老一代農民,外出農民工最大的變化是經濟收入大大增加。如何處理和安排從未有過的工資,年輕的農民工面臨著理財的問題(雖然他們也許從沒有理財的概念),節(jié)儉者省吃儉用存入銀行寄回家,不節(jié)儉者吃喝玩樂花光所得。對于外出農民工而言,理財得當可能逐步走上發(fā)展和富裕之路,理財不當則有可能兩手空空,有的甚至因染上黃賭毒陋習而走上犯罪之路。顯然,農民工理財問題是事關農民工家庭生活保障、生產發(fā)展、生活水平、家庭和諧乃至社會穩(wěn)定的大問題。
目前,西部少數民族地區(qū)是我國農民工的主要輸出地之一。本文選取我國典型少數民族地區(qū)——貴州省黎平縣茅貢鄉(xiāng)部分村寨為調查對象,通過農民工問卷調查、個人深度訪談等方式開展農民工理財狀況調查,梳理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民工在打工收支狀況、理財意識、理財現狀等方面的情況,同時提出一些對策建議。
二、茅貢鄉(xiāng)農民工理財狀況調查與分析
(一)農民工家庭人口和經濟狀況
茅貢鄉(xiāng)位于貴州省黎平縣西部,距縣城42公里。全鄉(xiāng)轄15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78個村民組小組,4 210戶18 011人,境內居住侗、苗、漢等民族,其中侗族人口占96%,是典型的少數民族貧困鄉(xiāng)鎮(zhèn)。外出打工勞動力占全鄉(xiāng)勞動力70%以上,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比例達90%以上。2014年春節(jié)期間,筆者在茅貢鄉(xiāng)地捫、登琴兩個村,向在外務工的農民(受訪農民工中男性占57.3%,女性占42.3%)發(fā)放“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民工理財調查表”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85份。就茅貢鄉(xiāng)農民工家庭人口和經濟狀況統(tǒng)計分析如下:
表1的統(tǒng)計顯示,家庭平均人口4.5人,平均勞動力2.5人,勞動力在41—65歲年齡段居多,占總樣本的38.92%;其次是18—40歲,占總樣本的33.95%。由此可見,該地區(qū)少數民族農民工總體上是以青壯年為主。其中大多數為已婚者,占83.78%,未婚者僅占16.22%。
文化程度方面,小學和初中畢業(yè)者分別占43.78%和48.65%,高中文化只占5.95%,另有1.08%的大學生打工者。
表2的統(tǒng)計顯示,在受訪者家庭中,有92.97%的受訪者家庭主要經濟來源是打工,打工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平均達到72.43%!顯然,外出打工是農民工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傳統(tǒng)的種養(yǎng)殖業(yè)收入在家庭收入中平均只占17.54%。
從受訪者家庭收入來看,家庭年均收入為3.62萬元,其中收入5萬元以上占22.7%,2萬元以下占14.05%。在家庭主要支出方面,吃飯46.95%,子女教育費用20.41%,交往(請客送禮)11.95%,基建12.11%,娛樂1.91%,其他6.67%。
(二)農民工理財現況分析
1.農民工收支情況
農民工的收支情況是理財的基礎。為此筆者設計問卷調查了185名農民工個人月收入、月支出等問題,有關調查數據如下。
表3統(tǒng)計顯示,農民工收入方面,月收入1 500元以下的占5.95%,1 501—2 500元的占22.70%,2 501—3 500元的占55.68%,3 500元以上的占15.67%,平均月收入為2 975.03元,其中男性平均月收入為3 068.67元,女性平均月收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