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麗 蘇偉兵
(1.河南省扶溝縣人民醫(yī)院血液透析科 河南 扶溝 461300;2.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 河南 鄭州 450007)
癲癇是神經系統的常見疾?。?],由大腦神經元陣發(fā)性異常放電而引發(fā)的腦神經功能紊亂,具有突然性、暫時性和反復性三大特點。據報道,中國癲癇病人約有900萬,發(fā)病率為5‰,以兒童和青壯年居多,且有近70%的癲癇病患者并沒有得到較好的控制[2]。由于癲癇的病程較長,發(fā)病率高,若治療護理不當或不及時就可能給病人帶來痛苦,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我院急診及神經科通過對癲癇患者采取綜合護理措施,效果較好,現將護理經驗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本院自2011年4月以來共收治62例癲癇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7例,年齡5~65歲,患者癥狀均符合癲癇臨床診斷標準。
1.2 方法:科室護士對62例癲癇患者采取一系列積極且有效的護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護理、用藥護理、飲食護理和院后延續(xù)護理等全面、綜合的護理措施。
本院62例癲癇患者中,除1例因大量腦出血死亡外,6例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病人病情均得到緩解,其余55 例均好轉出院,無一例出現舌咬傷、撞傷、骨折等并發(fā)癥或意外事故。
3.1 心理護理:癲癇不僅危害病人的身體健康,還嚴重危害病人的心理健康,癲癇的反復發(fā)作常使患者滋生多種心理障礙,如憂郁、自卑、悲觀與孤獨等,護理人員應給予病人及其家屬以心理支持,使患者感到親情的溫暖,獲得精神上的安慰,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主動配合醫(yī)護人員的診療,以達到及早康復的目的。具體做法如下:(1)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接觸病人,通過交談了解病人的病情和他們的生活閱歷,根據病人的特點通過鼓勵、疏導與勸說等方式開導病人,減輕病人的精神壓力,從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2)為消除患者的抗藥心理,強化遵醫(yī)行為,護理人員應耐心、多渠道向患者講述癲癇病的相關知識,舉出實例使患者意識到癲癇不是不可治,通過有效的藥物和合理的護理措施手段,70~80%的癲癇發(fā)作可在最初的5年內得到緩解,其中的50%患者可完全停藥[3]。(3)護理人員應提醒患者盡量少去或不去舞廳、迪廳及游戲廳以減少消除疾病的誘發(fā)因素,同時鼓勵患者在藥物的良好控制下到公共場所參與社交活動,重建其社會適應能力,可使其心情舒暢、精神愉快,利于癲癇病的治療。
3.2 藥物護理:目前,抗癲癇藥物療法是控制癲癇發(fā)作的主要途徑。(1)由于用藥周期較長,傳統抗癲癇藥物的長期應用對患者的副作用較大,可采用一些已得到臨床驗證的某些效果好、不良反應小的新型抗癲癇藥物,如噻加賓、丙戊酸鈉、普瑞巴林、拉莫三嗪等[4]。(2)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發(fā)作類型和發(fā)作頻次分別采用個性化的給藥方案,給藥前向患者說明服藥的意義、服藥的注意事項及其不良反應等,切忌突然停藥或換藥,并告知不嚴格遵守遺囑服藥而可能導致的后果。(3)癲癇的藥物療法應首先考慮單藥療法,從小劑量開始逐步加量直至產生臨床療效;若單藥療法無法達到臨床效果時才考慮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的協同療法,以達到癲癇發(fā)作次數最少、不良反應最小及生活質量最佳的目標。
3.3 飲食護理:由于癲癇病程較長,飲食護理是控制或治療癲癇發(fā)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合理的飲食結構不僅能夠減少疾病的發(fā)作頻次,同時也能緩解因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所產生的不良反應,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颊唢嬍骋?guī)律、適量、營養(yǎng)均衡,切忌饑餓過度或暴飲暴食,忌食煙、酒、咖啡、茶、巧克力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合理食用骨頭湯、蝦皮、芝麻醬及豆制品等富含鈣質、雞蛋、牛奶等富含蛋白質以及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以補充足夠的營養(yǎng),不挑食、不偏食;研究表明,過多水分及鈉的攝入會加重腦的負擔,誘發(fā)神經元過度放電而導致癲癇的發(fā)作,所以飲食要清淡,少食或不食含水或鹽較高的西瓜、果汁、可樂等。此外,生冷、油膩食品的過量攝入也會間接增加癲癇發(fā)作的頻次,患者也應少食或不食,以消除對本病的誘發(fā)。
3.4 院后延續(xù)護理:2011年之前,我院癲癇病人的一旦出院,就意味著醫(yī)患和護患關系的結束,由于該疾病的特殊性,從而使病人院后的復發(fā)性較高,預后效果較差。為此,我院特增加了院后延續(xù)護理措施[5],即將住院護理服務延續(xù)到家庭或社區(qū),對出院后的患者進行強化護理和健康指導,以促進患者更好的恢復健康,提升其生活質量?;颊叱鲈簳r,責任病區(qū)應為其建立健康檔案,記錄病人的基本資料,并約定延續(xù)護理的時間和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責任病區(qū)在每月排班時安排兩名業(yè)務熟練、交流能力強的責任護士對出院患者進行電話隨訪,電話隨訪前應了解隨訪對象的所有病例資料,隨訪過程中提醒患者根據規(guī)定劑量和方案進行治療,同時為患者解決疑惑,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責任護士應及時與高年資的護士、護士長或責任醫(yī)生聯系并反饋給患者。(2)責任病區(qū)設立科室微信群,經常發(fā)布一些關于癲癇病的基本知識、飲食注意事項以及各種并發(fā)癥的防護和治療,以增強病人及家屬的保健意識,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3)定期收集患者及其家屬的反饋意見,經統計分析后上交護理部,并由護理部依據反饋意見邀請國內知名高校或醫(yī)院的專家、教授在院內免費舉辦關于癲癇病的健康教育講堂,向患者講解癲癇病的相關知識、最近醫(yī)學進展及其治療效果好的病例,通過健康教育使患者正確認識癲癇,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癲癇作為一種神經系統的慢性疾病,病程長達數年甚至需要患者終身服藥治療,因此單純通過應用抗癲癇藥物對疾病發(fā)作的控制是遠遠不夠的,在患者的整個治療過程中,醫(yī)護人員要根據患者的發(fā)病程度、規(guī)律及病人的心理特點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身心護理,最大程度地調節(jié)患者自身的情緒,使其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才能達到控制病情復發(f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通過對癲癇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用藥護理、飲食護理及院后延續(xù)護理等干預措施,實施近五年來,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吳廣宇,傅衛(wèi)紅,潘進錢.腦電監(jiān)測下瘸灶切除頑固性癲癇[J].立體定向和功能性神經外科雜志,2002,15(2):97-99
[2] 陳靈釵,林櫻.癲癇病人和家屬的健康教育[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8,8:1024-1025
[3] 楊莘.神經疾病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39
[4] 戴國勝.癲癇患者情緒狀態(tài)影響因素的分析[D].南昌大學,2014:18-19
[5] Shortell SM,Rundall TG,Hsu J.Improving patient care by linking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nd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J].JAMA,2007,298(6):673-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