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民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我國教學理念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tǒng)式教學結構已經逐無法適應現階段教學要求,逐漸轉變成為以學生為主的課程結構,更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能動性。在此背景下,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也擺脫了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與能力,但是就國內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現狀而言,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并沒有實現審美能力提升的目標。為了達到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審美能力提升,語文教師需要多方探究突破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的學審美困境,以此提升課程教學效率與學生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散文閱讀;審美困境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散文閱讀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人文知識,還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加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然而,現階段國內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如教學目標不合理、忽視散文閱讀審美體驗、評價指標單一等,這些都會對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造成影響。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只有轉變自身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手段,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豐富評價指標,才能實現突破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困境,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與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困境
(一)教學目標設置不合理
由于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在教育方面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在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中仍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只是將散文閱讀教學中涉及到的知識點灌輸給學生,無法讓學生體驗到散文中的美感,這與新課程中要求的教學目標相悖。在新課程改革教學背景下,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目標是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而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只是片面的向學生灌輸解讀與分析文章的技巧,課堂教學的整體氛圍比較沉悶,不注重學生與散文精神的互動,讓散文閱讀教學只停留在表面,學生根本無法體驗到散文中的美感。
(二)忽視散文閱讀審美
在散文閱讀教學中,閱讀散文的過程也即是體會美感的過程。在散文中比較重視表達文學美,但是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學更注重知識點的講解,過分注重結果,忽視讓學生體驗散文閱讀中的美感。這樣不僅會影響到學生閱讀散文的熱情,同時也會影響學生學習散文的能動性。另外,由于高中教學受到影視教育的影響,語文教師在散文閱讀教學中更關注閱讀結果,強調學生分析問題的結果,對學生發(fā)散思維造成了一定的限制。此外,還有部分語文教師在散文閱讀教學中忽視引導學生體驗散文中的美感,這樣就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
(三)閱讀評價指標單一
由于國內現階段還是實施的應試教育體制,所以在高中語文于都教學中教師評價的標準還是以分數為主。在散文教學中教師經常關注學生的分析情況,給出的答案是否標準,進而給出相應的分數,教師這樣的評價標準過于表面化。此外,單一的閱讀評價標準不僅會使學生上市閱讀散文的興趣,甚至有的學生在閱讀慣性思考如何更接近標準答案。長此以往,學生在散文閱讀學習的時候勢必會形成定式思維,影響學生散文閱讀審美能力的提升。
二、高中語文散文閱讀審美困境的突破
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改革與完善,為了更好的解決散文閱讀教學中散文審美困境,教師在教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更新教學理解,調整自己在教學中的角色,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積極性,提升學生閱讀散文的興趣。
(一)合理設置教學目標
眾所周知,教學目標不僅是教師教學方向的指引,同時也是關系到學生學習目標的樹立。因此,在設置合理散文閱讀教學目標的時候,教師必須將教學內容與學生認知需求相結合。高中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期,對很多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自我意識也在不斷的增強,不愿意在受到束縛。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講學生自我意識考慮在內。另外,教師在制定散文閱讀教學目標的時候還需要結合每個年級學生閱讀情況,分階段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散文閱讀教學初期,教師要注重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寫作技巧。然后隨著學習的培養(yǎng)學生對對散文中表達的深層次意向的理解能力。倘若在初期教學目標設置的較為高,這樣會使學生感到學習困難,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轉變教學方式重視散文閱讀體驗
我們都知道,高中語文于都的教學中包含很多的教學層次。因此,散文閱讀教學中審美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高中語文散文教學的目標就是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文學鑒賞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審美價值,注重的是散文閱讀的過程而非結果。另外,在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自身的角色,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散文中的蘊含的美感。
(三)改變評價方式豐富能力評價標準
在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中,教師往往都是以分數作為評價的學生的標準。長期如此,學生也會將成績作為學習的目標。這樣只會讓學生在進行散文閱讀學習的時候注重技巧,忽視散文中美感的體會。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評價標準,豐富評價方式,才能達到新課改對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要求。在散文于都教學中增加審美能力的考核標準,讓學生認識到散文閱讀教學并不是鍛煉閱讀技巧,而是培養(yǎng)審美能力。例如,教師在散文閱讀教學中可以結合散文設置相應的問題,了解學生對文章理解的深度,這樣也可以從側面將學生散文閱讀審美能力呈現出來。此外,教師作為散文于都教學的引導者,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并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散文閱讀表現出的劣勢與優(yōu)勢。
總結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散文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構成部分,對學生審美能力與意識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幫助。高中語文教師通過散文閱讀教學實現審美教育,同時可以使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提升,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另外,我們都知道語文與審美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同時語文也是開展審美教育的重要載體,是學生審美意識與能力的提升重要途徑。因此,研究如何突破高中語文散文教學的審美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韓俊.淺議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困境與突破[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2(08):65
[2]程旭.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困境與突破思考[J].中國高新區(qū),2013(09):96
[3]焦嬌.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困境與突破[J].課外語文,2005(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