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銀華
【摘要】悄悄地,悄悄地,“日記的臉”在改變,愿改變后的“日記”能消減作文帶給孩子們的恐懼,讓更多的孩子在“作文之路”上昂首挺胸,充滿自信地前行。
【關鍵詞】日記;一句話;一主題;一文章;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教語文難,教學生作文更難。進入三年級,學生開始和作文親密接觸。從此,“寫作文”成了許多孩子、老師、家長心中的痛。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唯有多讀、多練、多體驗。其中多練的方式之一便是寫日記。但,實踐證明,面對公式化的日記概念——日記便是記錄下一天的所見、所聞、所感,很多孩子同樣心中茫茫然,不知從何處下手。筆者通過實踐,覺得給日記變變臉,針對孩子們平時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嘗試通過不同的方式讓孩子寫“日記”,或可收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一、輕松“一句話” 寫出真心情
“一句話”并非只能寫一句話,意在告訴學生寫這樣的日記讓“字數(shù)的壓力”消失于無形?!墩Z文標準》在第一學段的目標中提出“寫自己想說的話”,第二學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就隱含著自由表達的意思?!耙痪湓捜沼洝本鸵庠跒閷W生提供廣泛的寫作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讓其自由表達,放開寫。當然,學生不是你讓他放開寫,他就知道如何寫的,還需要有一個“由扶到放”的過程。
(一)故事暗示 明理激趣
學習不僅要讓孩子們“知其然”,還應該讓他們“知其所以然”。為了讓孩子們明確“一句話日記”的魅力所在,我利用一節(jié)晨會課的時間給孩子們讀了唐代詩人李賀、元末明初文學家陶宗儀、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以及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注重積累的小故事,并引導他們自感自悟,讓他們明確: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而一句話日記正是練筆的簡單易行的方式。
(二)范例引導 明確寫法
首先讓學生明確,這所謂的“一句話”是記錄自己的生活,傾吐自己的心聲的,必須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受,必須完完全全屬于自己。另外,這一句話是記載自己在一天里特有的發(fā)現(xiàn)或親身的感受的,它的內(nèi)容應該每天都是新鮮的。否則,每天都差不多,也就失去了寫的意義。
接著,出示幾個真實的范例,讓學生在別人的“一句話”中切實體會到什么叫“真實”、“鮮活”。
(三)不吝贊美 寫出自信
贊美能給人送去自信,能為人輸送動力,尤其是對于平時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他們更需要贊美。因此,對于學生日記的優(yōu)劣,開始寫時,我很少注意他們的語言表達是否規(guī)范,如有意忽視字詞上的一些小毛病,而是把評價的重點放在“童真童趣”上,多發(fā)現(xiàn)閃光點,哪怕只有一個詞兒,我也給予肯定和鼓勵,常畫張笑臉以示鼓勵,并實踐用不同層次的標準衡量不同層次學生的寫作,融帶刺的仙人掌和耀眼的玫瑰同園,融羞答答的含羞草和奔放亮麗的牡丹共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樂于書面表達,增強寫的自信”。
附學生一句話日記如下:
——大課間,我非?;钴S,東一跳西一蹦的。忽然,一個軟軟的東西碰到了我的“小屁屁”。我呢?正巧往后一踢。我轉身一看,怎么著?陳怡廷同學正捂著肚子大叫。我一看便知是她正巧碰到了我的“小屁屁”,我正巧碰到了她的肚子。唉,都是“正巧”惹的禍?。?/p>
……
二、了然“一主題” 成為真心人
在作文實踐中,很多孩子常常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苦惱。事實證明,更多的時候,咱們的孩子不是無事可寫,而是“那可寫之事”正在“燈火闌珊處”向他招手,只是他不知而已。關鍵的原因就在于孩子們平時缺少對生活的關注。
如何才能讓孩子主動關注生活,成為生活的“真心人”呢?偶然的機會,我閱讀了伍蘋老師的作品《父母是最好的作文老師》,其中就提到了,她為了讓女兒關注生活,學會觀察而讓女兒去觀察馬路上騎電瓶車人的不同表現(xiàn)。受此啟發(fā),通過“主題日記”的方式讓孩子成為生活真正的主人這一想法在我的腦中應運而生,首先將女兒作為第一位實驗對象。
應女兒的要求,給她買了兩只可愛的小鸚鵡,于是第一次主題日記“我們家的小可愛——鸚鵡”產(chǎn)生了。
主題日記之——“我們家的小可愛——鸚鵡”
兩只小藍鸚鵡你不看我,我不見你,站在棍子上呆若木“鳥”。一只鸚鵡“小雨”頂另一只鸚鵡“小雪”,仿佛說:誰叫你不跟我玩,我生氣了,我生氣了!“小雪”十分文靜,依然我行我素,不理睬“小雨”?!靶∮辍迸瓪鉀_沖,媽媽還添油加醋——把籠子動了動?!靶∮辍鄙鷼饧由鷼猓诨\里上下騰飛。“小雪”愣了一下,仍然自己干自己的事,只是嚇得豎了下翅膀,真有“淑女”感呀!——有點不糊涂的蔣佳珈。
課本中即將要寫“熟悉的人”了,當然要從生活中的點滴觀察入手,于是《主題日記之——我的媽媽》宣告出爐;根據(jù)女兒平時不太關注班中發(fā)生的事兒這一缺點,以《班級二三事》為主題讓她身不由己地成為了“班級有心人”;科學老師蔣老師給每人發(fā)了“蠶卵”,把女兒樂得什么似的,發(fā)誓一定要讓這些“蠶卵”有一天“破繭成蝶”,于是充滿情趣的《主題日記之——可愛的蠶寶寶》誕生了……
“主題日記”讓學生真正尋得寫作與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寫出生活的真實體驗,讓心靈得到真實的跳動。
三、牽手“一文章” 記錄真體會
多寫與多讀是寫作的兩大法寶。而當寫牽手讀時,又會產(chǎn)生怎樣的效果呢?“閱讀日記”在問號后產(chǎn)生了。實踐證明,“閱讀日記”是孩子們十分樂意接受的一種形式。主要是因為閱讀日記可以讓他們做到每天讀一點,隨時寫一點,積少成多。在他們看來這種形式比較輕松,沒有負擔,一邊讀一邊寫不會覺得沒有內(nèi)容可寫。
——小豬威爾伯是一只落腳豬,當它知道自己的命運是被人殺了吃掉時,它害怕極了!可就在這時,“夏洛”出現(xiàn)了,當它知道威爾伯的命運時,決定幫助威爾伯。它用絲線在網(wǎng)上織了各種文字,盡心盡力地讓威爾伯成為明星豬。在一次比賽中,威爾伯得了獎,免去了被殺的命運,可夏洛的生命卻走到了盡頭……(哭?。拇耍梢钥闯?,夏洛是一只非??粗赜颜x的人,為了自己朋友的生命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真的好感動!我非常喜歡里面的夏洛!
悄悄地,悄悄地,“日記的臉”在改變,愿改變后的“日記”能消減作文帶給孩子們的恐懼,讓更多的孩子在“作文之路”上昂首挺胸,充滿自信地前行。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