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愛玲
【摘要】閱讀教學以識字為先決條件,反之,閱讀教學對識字又有促進、固化的作用!而如何將兩者在教學中有機地結合,是我的思考生發(fā)點!“剪裁妙處非刀尺”,巧妙融合,自然生成是我追求的教學效果,文章主要結合筆者執(zhí)教的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天的螞蟻》一課來談談基本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低年級;閱讀;識字
【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識碼】A
識字與閱讀教學是基礎教學中的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關鍵。從語文學科課程的角度來看,識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其直接目的是解決閱讀問題;而閱讀是智力開發(fā)和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的核心手段,閱讀本身就是自我教育的過程、識字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識字教學應識讀同步,寓識于讀。
一、曲徑通幽處—寓字義于語意
漢字的表義性,決定字義教學的實質是詞義教學。因此,創(chuàng)設情境,以境引字,寓理解字義于語意之中,通過與詞句的聯(lián)系,理解生字(詞)的意義。在隨文識字中,聯(lián)系語境識字,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同時,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媒體、范讀、游戲等手段,創(chuàng)設趣味、和諧的學習氛圍,喚起學生參與的欲望,引起學生參與的興趣,產生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做到“課趣同生”。寓識詞于生動形象的活動之中。此謂:寓解于境 !
期間,鼓勵學生構筑思維版圖,讓孩子們廣開思路,想想、說說、討論、交流識記這些字的方法。努力做到每一個字,學生都有很巧妙的辦法去記、去分辨,自己想辦法識字、記字。如:
識認“自信”
師問生答:(1)小螞蟻,身材魁偉的巨人都不敢爬,你的個頭那么小,你能行嗎?(師指課件上的句子,學生齊讀)“我能爬到天上去!”(課件呈現(xiàn))
(2)小螞蟻,身強力壯的巨人都不敢爬,你的力氣那么小,你能行嗎?“我能行!”
(3)小螞蟻,這棵通天樹,巨人都不敢爬,小小的你得爬多長時間呀,你能行嗎?“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去!”
師:這三句話了出現(xiàn)了幾個能?(板書:能)這一聲聲堅定的聲音—我能行,就是充滿—自信!
師:怎么記住“信”?
生:我是用聯(lián)系字意記住“信”:人說的話要講信用。
二、紙上得來終覺淺—重視學用結合
目前,識字教學出現(xiàn)一種弱化、簡化、泛化的現(xiàn)象。這樣容易造成學生識字基礎不牢。兒童識字是為了運用,應重視學用結合,把識字向閱讀、習作、說話引申。練習的方式要多樣,既有口頭的,又有書面的;既有思想內容方面的,又有字詞句語言文字方面的。
把發(fā)展語言同識字(詞)互相貫通,視語言環(huán)境為發(fā)展語言和識字(詞)的沃土,置自覺能動地識字于閱讀之中,這不僅科學、便捷、有效,而且這種能力本身就是閱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識字教學真正進入了蘇霍姆林斯基所倡導的境界:“識字成為孩子們生活中生動的形象,充滿音樂和旋律,非常好的、非常有趣的事情?!比纾?/p>
(課件呈現(xiàn))白胡子爺爺鼓勵巨人:“試一試吧!你身強力壯,也許能爬上去?!薄膭睢骸霸囈辉嚢桑 ??!?/p>
師:“他山之石—(生:可以攻玉)”誰能照樣子,說一句話嗎?學生充分說句子,老師相機指導。(展開你們想象的翅膀,除了人們之間的鼓勵,大自然中的植物、動物、自然景物都可以呀!蒲公英的媽媽鼓勵—小獅子的媽媽—烏云鼓勵小雨點—太陽公公—春姑娘鼓勵—)
媽—烏云鼓勵小雨點—太陽公公—春姑娘鼓勵—)
三、寓教于樂,樂而不嬉—表演聯(lián)想識字
1—2年級學生還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正處于養(yǎng)成習慣培養(yǎng)階段,同時這一年齡階段的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對機械單一識字、記字方法不感興趣,而對游戲、活動、表演、收集等方面卻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如:
師:就在怯懦的巨人跑掉時,一個自信的聲音傳來。它就是小小的螞蟻。(圖片呈現(xiàn)螞蟻)它有多小呀?課文哪些地方告訴了我們?別慌!孩子!慢慢思考,老師給你時間。
生:“你在哪兒?”
師:小得老爺爺都看不到。
生:白胡子爺爺往地上一瞧—
師:很小很小,芝麻粒般那么??!
生:老爺爺眼睛一亮,俯下身子—
師:你們現(xiàn)在就是老爺爺,快俯下身子看看小螞蟻吧!這個字就念“俯”!誰來說說怎么記住它?
生:我用生字加減法:+府=俯
生:我用編故事的方法:一個人到官府辦事,特別害怕,低著頭,俯下身子!
當學生掌握識字方法,樂于識字、善于識字后,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讓語文因生活而精彩,讓識字因閱讀而豐富,就能張揚學生的個性,開拓語文識字與閱讀教學更為廣闊的新天地!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于雪芹. 小學語文教學策略[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編輯:董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