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萍
【摘要】目的 總結(jié)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法,對2011年~2013年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總結(jié)心理護理方法和效果。結(jié)果 在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40位患者得到有效治愈,6位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轉(zhuǎn),有效率為92%。結(jié)論 針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點,對其進行心理護理,幫其消除不良情緒,獲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有助于提高此類疾病的療效。
【關(guān)鍵詞】心血管疾病;心理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54 【文獻標識碼】B
健康人患病之后,由于生理功能出現(xiàn)紊亂,所以大多數(shù)人的情緒穩(wěn)定性都會有所降低,暗示感受性會有所增加,產(chǎn)生一系列的心理不良反應。臨床實踐提示,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對疾病的治療和康復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至關(guān)重要[1]。近年來,隨著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率的不斷升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異常心理特征也愈發(fā)明顯,因此,要想使心血管疾病患者得到更好的預后效果,就需要對其進行相應的心理護理?,F(xiàn)將本院對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總結(jié)如下,以期為實踐提供參考依據(jù)。
1 一般資料
將2011年~2013年本院收治的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齡45~70歲,病程2月~1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心血管疾病診斷標準。高血壓病10例,冠心病12例,肺原性心臟病13例,風濕性心臟病15例。在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40位患者得到有效治愈,6位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轉(zhuǎn),4位患者轉(zhuǎn)院,有效率為92%。住院時間為1~10個月。
2 護理體會
2.1 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充分的了解
在本組研究中,患病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當中。中年患者由于家庭負擔重,一旦患病,他們就會產(chǎn)生一系列的不良情緒,進而影響治療和護理效果。而老年患者的特點是固執(zhí)、渴望尊重,一旦沒有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他們就會大發(fā)脾氣,進而影響治療和護理效果。因此,在對這類患者進行護理時,要對患者的心理特點和心理狀態(tài)進行充分的了解,這樣才能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如對中年患者進行護理時,要勸導其正視疾病現(xiàn)實并認真對待,鼓勵他們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同時,要提醒患者家屬多對患者表示關(guān)心、體貼,多分擔患者的家庭重任,以減輕患者心理壓力。
2.2 幫助患者消除不良的心理反應
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反應,其中最為常見的心理反應就是焦慮。有的患者因患病時間長,沒有取得明顯的療效,故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焦慮等不良情緒。對此,護士應當針對患者的這種情況,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解釋情緒反應與疾病的關(guān)系,幫助患者消除焦慮等消極情緒,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決心和信心[2]。
2.3 對不同情緒反應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護理方法
每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緒反應都是不同的,要想使心血管疾病患者得到更好的護理效果,護士需要針對患者的情緒差異,對不同情緒反應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護理方法。如當患者出現(xiàn)憤怒或緊張的情緒時,就給予細心解釋、安慰、言語開導的心理療法,來消除其不良情緒和情感。當患者出現(xiàn)抑郁、煩惱情緒時,就借助于音樂、歌舞、琴棋、書畫等,移情易性的心理療法,調(diào)整和糾正其氣機紊亂的病理狀態(tài),進行情緒護理,使患者心情舒暢,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2.4 注重環(huán)境因素對患者心理的影響
相關(guān)實踐研究提示,環(huán)境因素會對患者的心理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如一個空氣新鮮、物品擺放整齊、布置和諧、光線柔和的病房,會讓患者感到溫馨、寧靜,使患者心情愉悅,會讓患者放松心情,進而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接受治療和護理。為此,護士要注意保持病房清潔、美觀,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溫馨的治療環(huán)境。此外,護士要舉止大方,語言和藹,動作輕柔,這樣能讓患者有一種安全感,能夠放心地接受治療和護理。同時,為了給患者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可以讓已經(jīng)康復的患者到病房中現(xiàn)身說法,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使其形成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3 小 結(jié)
一個健康人如果突然患病,不僅會使其社會角色和家庭角色有所變化,還會使其心理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進而產(chǎn)生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反應。而患者的不良心理反應會直接影響患者日后的治療和護理效果。因此,作為護理工作者,在對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行護理時,要隨時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心理變化加以注意,及時針對患者的不同心理特點對其采取必要的心理護理措施,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消除不良的心理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這樣才能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在本組研究中,通過對本院收治的50位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行相應的心理護理,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40位患者得到有效治愈,6位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轉(zhuǎn),4位患者轉(zhuǎn)院,有效率為92%。住院時間為1~10個月。這提示:在今后的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和護理過程中[3],我們要更加重視心理護理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復的作用,認真做好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護理,幫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緒的影響,使患者以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接受治療和護理,進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楊丹丹.心血管疾病的心理護理[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3年05期.
[2] 麥小蘭.淺談在心血管內(nèi)科采用心理護理和人性化護理的護理效果[J].中外醫(yī)療,2012年05期.
[3] 李志愛.健康教育結(jié)合心理護理對心血管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