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敏+++華志媛
【摘要】本研究就國家第一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情況對與學前教育發(fā)展有重要關系的相關行政人員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行政人員對第一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總體實施情況基本滿意,但對財政投入和扶持農(nóng)村幼兒園建設的評價較低。同時,本研究還了解了相關行政人員對國家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行政人員評價
【中圖分類號】G6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15)04-0022-06
2010年7月,我國頒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基本普及學前教育”?!?〕隨后,國務院出臺了《國務院關于當前發(fā)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fā)〔2010〕41號),強調“要把發(fā)展學前教育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要以縣為單位制定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以促進學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因此,從2011年開始,各級政府紛紛出臺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時至今日,第一期三年行動計劃已經(jīng)結束,新一期三年行動計劃也正式啟動。那么,第一期三年行動計劃究竟取得了哪些成績?存在哪些問題?
行政人員是學前教育政策的執(zhí)行者,也是三年行動計劃的重要評價主體。行政人員的評價對全面了解政府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情況有重要意義。為此,本研究從學前教育相關行政人員評價的視角分析國家第一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情況,并了解行政人員對國家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意見和建議。
一、研究對象及方法
研究者采用目的性抽樣方法,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對河北、湖南、黑龍江、河南、北京、貴州、四川、山西8個省市的31名學前教育相關行政人員進行了問卷調查。研究者采用自編的《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行政管理人員評價問卷》,請調查對象對自己所在地區(qū)的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情況進行評價。評價內容涉及政府管理、財政投入、辦園情況、師資隊伍建設、農(nóng)村學前教育發(fā)展、弱勢群體扶助等方面。每個題項包括“非常不符合”“基本不符合”“基本符合”“非常符合”“不知情”5個選項。問卷另有開放式題項,內容主要為第一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中存在的不足和對新一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意見和建議。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對第一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情況的評價
1.總體實施效果
調查顯示,相關行政人員對所在地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總體實施情況基本持肯定態(tài)度(見表1)。90%以上的相關行政人員認為,所在地政府更加重視學前教育了,有效促進了當?shù)貙W前教育的發(fā)展,例如幼兒園數(shù)量及在園幼兒數(shù)量增加了,幼兒園毛入園率提高了,等等。其中,58.1%的相關行政人員表示,“在園幼兒數(shù)量增加”這一項非常符合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要求。80%以上的相關行政人員認為第一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執(zhí)行情況令人滿意,有效緩解了入園難問題。
2.政府管理
調查顯示,87.1%的相關行政人員認為,在過去的三年中,政府對學前教育機構加強了監(jiān)管。例如,實施幼兒園年檢制度,完善幼兒園的安防設施,等等。80%以上的行政人員認為,所在地政府在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中發(fā)揮了主導作用。例如,出臺了相關政策,配備了專職管理人員,加強了對幼兒園的指導和監(jiān)督,等等。70%以上的相關行政人員認為,所在地政府明確了自己在學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中應承擔的責任。例如,合理規(guī)劃,建立了專門領導小組,加強了對幼兒園的資質審查力度,等等(見表2)。然而,對政府實施專項工程或項目、建立聯(lián)席會議制度、對幼兒園進行分級分類管理、有效落實政府責任等方面表示滿意的比例均不足70%,另有10%以上的相關行政人員表示對這些內容并不知情。
3.財政投入
調查顯示,60%以上的相關行政人員認為,在過去的三年中,所在地幼兒園圖書數(shù)量明顯增多,玩教具配備情況明顯改善,但對其他方面的評價都不高,表示不知情的比例也比較高。其中,僅有不到50%的相關行政人員認為,當?shù)氐膶W前教育經(jīng)費已列入財政預算,財政經(jīng)費支出合理,幼兒園安防設施投入增加,社區(qū)0~3歲兒童早期教育得到財政經(jīng)費資助(見表3)。
4.辦園情況
調查顯示,80%以上的相關行政人員對所在地形成公辦為主、公民辦并舉體制,新建、改擴建幼兒園數(shù)量明顯增加,民辦普惠性幼兒園得到扶持,對民辦園辦園行為的監(jiān)管得到加強等方面表示認同。其中,認為新建、改擴建幼兒園的數(shù)量明顯增加的比例高達93.6%。此外,70%以上的相關行政人員表示,所在地政府利用富余校舍資源建設了一批幼兒園,公辦普惠性幼兒園及民辦普惠性幼兒園數(shù)量明顯增加。然而,分別有35.5%和22.6%的相關行政人員認為,小區(qū)配套園和集體所有制幼兒園建設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與發(fā)展(見表4)。
5.師資隊伍建設
調查顯示,90%以上的相關行政人員表示,在過去的三年中,幼兒園教師在職培訓機會明顯增多,參加在職培訓的教師數(shù)量明顯增加。80%以上的相關行政人員對教師工資能按時足額支付,新教師、轉崗教師都接受了崗前培訓表示認同。70%以上的相關行政人員認為,幼兒園教師數(shù)量明顯增加,在崗教師能定期接受在職培訓。然而,認為幼兒園教師數(shù)量能夠滿足當?shù)貙W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需要,民辦教職工待遇得到落實,在編幼兒園教師與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待遇相同,幼兒園教師的績效工資與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相同等的比例均不足40%(見表5)。
6.農(nóng)村學前教育發(fā)展
調查顯示,60%以上的相關行政人員表示,在過去的三年中,所在地每個鄉(xiāng)鎮(zhèn)至少有了一所鄉(xiāng)鎮(zhèn)中心幼兒園,農(nóng)村幼兒園教學班、教學點也有所增加。50%以上的相關行政人員表示,所在地農(nóng)村地區(qū)的在園幼兒數(shù)量增多,基本普及了學前一年教育。然而,僅有3.2%和9.7%的相關行政人員認同“在編農(nóng)村幼兒園教師的績效工資高于城市教師”和“農(nóng)村幼兒園教師享有特殊津貼”(見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