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雨 胡夢詩 謝愷昕 (廣西師范大學 541004)
壯族是中國第一大的少數(shù)民族,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具有特色鮮明的民族文化元素。一直以來,在壯民族文化元素傳播上人們從未停止探索的步伐,如以壯族歌仙劉三姐為載體的電影、戲曲、舞蹈、小說、詩歌等諸多形式。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如何實現(xiàn)壯民族文化以新穎的方式取得年輕人喜愛,對于弘揚少數(shù)民族文化,發(fā)展少數(shù)民族文化產業(yè)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動漫元素作為近年來最時尚的視覺符號之一,其中Cosplay是動漫愛好者通過對動漫人物形象實物化的塑造,表達自我和喜愛的一種方式。“不同的人物造型藝術, 體現(xiàn)著不同時代、文化和社會背景的差異。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流行文化的膨脹, 通過自身形象的塑造來表達自我、展現(xiàn)自我的行為方式越來越受到大眾的追崇,很多新銳時尚的人物造型設計涌現(xiàn)出來, Cosplay正是其中之一?!?筆者認為,利用Cosplay這一流行文化的傳播價值,用以與廣西本土民族服飾元素結合,可以達到文化信息傳播的目的。
通過用動漫造型設計和Cosplay的形式展現(xiàn)民族美學,以此創(chuàng)造出魅力獨特的動漫人物,這樣推陳出新的形式使得文化表達的語言更為強烈與切實,更能為當今社會歡迎與接受。如以下幾例:
刀劍亂舞是日本DMM游戲公司推出的社區(qū)養(yǎng)成類網(wǎng)頁游戲,將日本古代名刀劍擬人化成為獨具和式風情的武士。對傳統(tǒng)武家和服形制加以動漫化地改造,還有俊美的人設創(chuàng)作是使得這部游戲大熱的一大原因,同時也刺激了大量同人創(chuàng)作和相關Cosplay作品的產生,日本“武士”“刀”“和服”文化受到了年輕人的關注??梢娂橙〈硇缘姆椞卣鳎ㄟ^視覺符號能更直接地傳播文化信息。
動作游戲《真·三國無雙》以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為背景,游戲角色造型通過一些動漫時尚元素的運用,體現(xiàn)了時代背景和人物個性特點。例如“大喬”這個角色在造型上大膽使用“雙馬尾”和“短裙”,武器設計為扇子,體現(xiàn)了少女靈動飄逸的特征,動漫的萌系元素在古典題材的創(chuàng)造中增添了亮點,成為了時下年輕人cosplay的首選形象。將傳統(tǒng)的題材以現(xiàn)下潮流的動漫化形式進行包裝,為傳統(tǒng)文化再次創(chuàng)造了生機,有利于文化信息的傳播。
由以上實例,我們嘗試將壯族元素融入到動漫服飾造型設計上,以達到傳播壯族文化的目的。為了挖掘其在Cosplay服飾創(chuàng)造上的潛能,需要結合壯族多彩的民族元素來制定人設。動漫人物的創(chuàng)造需要有框架,還要有靈魂。因此我們參考了壯族傳統(tǒng)神話故事,在服裝元素選材上使用銅鼓、歌圩、壯錦、繡球、銀飾等元素,使其具民族特色。
先從壯族服飾入手,“壯族傳統(tǒng)服飾色調樸素、樣式簡潔、裝飾精美的個性風格體現(xiàn)了壯族海納百川、兼收并蓄的民族心理性格,更凝結了稻作民族對于土地、青山、綠水、鮮花的審美取向。”2在服裝上采用壯族人民常用的黑、藍色為主色調,版型上加以新潮現(xiàn)代改造,輔以多彩花邊與壯錦,搭配壯銀配飾,體現(xiàn)民族特色。
“銅鼓是壯族文化的歷史見證和‘活化石’。壯學先驅者徐松石將‘歌與詩的民族’壯族比喻為‘鼓族’,即‘銅鼓民族’?!?男性角色即以銅鼓擬人化為靈感,名為壯語銅鼓發(fā)音“阿冉”,外表貼近銅鼓的剛毅印象,長發(fā)讓角色更有民族風情。服裝在原本的民族服飾基礎上進行改造,增加花邊壯錦和緊身上衣,將銅鼓背在角色背上更具視覺沖擊,刻畫出一個驍勇、樸實的形象。
“歌圩是壯族文化的載體,是集大成者,囊括著大量地壯族民族文化精髓?!?女性角色原型來自于壯族崇拜的“蛙神”,起名為“蘭花”,在壯語中意為“嬌俏美麗”。飄逸的短裙和清涼的露肩的設計展現(xiàn)了角色“古靈精怪”“善良活潑”的性格特點。腰間的繡球就是“歌圩”這一節(jié)日元素的表達,花紋采用蛙紋、蝴蝶紋等圖案的壯錦,體現(xiàn)了少女的活潑與柔美。
銅鼓和繡球起到了點明人物設定主題的作用,以此設計造型更貼合人物內在形象。在細節(jié)上適當使用“加長”“加大”的夸張手法,在Cosplay服飾的制作中既有實體化的可行性,也能極具想象和視覺沖擊。Cosplay服飾制作與平面上的動漫服飾繪制不一樣,需要帶有“二次元”帶來的沖擊,也要符合現(xiàn)實審美標準和實用性。將動漫人物服飾還原地實體化是Cosplay服飾制作中最重要的一點,在選擇材料上十分嚴格,因此我們在制作服飾時嚴格按照人設設計稿來尋找布料和花邊,制定版型,用PVC和EVA等建筑材料制作道具模型。
我們通過Cosplay的形式使得壯族文化有新穎的表達,借助動漫的流行性通過壯族元素符號傳播信息,讓年輕人了解廣西文化。最終將成果與周邊受眾交流,得到了肯定反饋,相應范圍里壯族文化的傳播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廣西壯族民族服飾體現(xiàn)了壯族社會的發(fā)展水平,是審美的體現(xiàn),更有內在的精神風格。Cosplay作為動漫流行文化的一種,有豐富的商業(yè)創(chuàng)造價值和多彩的視覺觀賞價值。通過將壯族文化與Cosplay結合地嘗試,既帶來傳統(tǒng)與幻想碰撞的審美享受,也能為傳統(tǒng)文化傳播注入新的生命力,是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新方式。中國各色民族文化經(jīng)長久積淀,豐富多彩、用之不竭,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文化蘊含的社會價值與藝術價值為現(xiàn)代動漫人物造型設計提供了大量可以引用的素材和主題,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啟示與方向。
以上是筆者對動漫cosplay服飾風格與壯族元素融合實踐的淺析,今后會對這一內容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以探究地方文化傳播的新方式。
注釋:
1.徐蕾.COSPLAY 造型的美學研究[J].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學報.2014,31(4):329~333.
2.梁漢昌.壯族傳統(tǒng)服飾文化特質及保護傳承[J]歌海. 2012(06):77~88
3.龍符.壯族銅鼓的歷史文化內涵[J]文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18(1):17~22.
4.羅瑞寧.壯族歌圩起源辨[J]南寧師專學報.1995,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