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莉萍
摘 要:作文教學主體在于學生,教師在于引路,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提供機會增強學生的生活積淀和閱讀積累,是提高其寫作能力的良策。
關鍵詞:寫作興趣;閱讀積累;源于生活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難題,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教學能成功,關鍵在于我們的作文教學能否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下面我就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一、課前導入,激起興趣
作文課之前,設置情境,發(fā)散思維,使學生產生興趣和寫作的欲望,并使他們發(fā)揮自己天馬行空的豐富的想象力,我們可以采用與作文題目有關的、他們感興趣的圖片、音樂、短片、小故事等來生動地導入,學生的寫作欲望被激起,就會化成無窮的動力。
二、積累材料,遷移運用
語文學習重在積累,作文更是如此,文章源于積累,厚積而薄發(fā),只有語言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泉涌,筆下生花。所以必須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增加閱讀量。
1.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語文教學中運用電教媒體,不僅能提高閱讀教學效率,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能力。教學《大自然大語言》時,讓學生欣賞春、夏、秋、冬四幅美麗的圖畫,它們如詩如畫,各具風韻。以此導入新課,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把符合學生閱讀年齡和心理特點的課外書籍借給他們,加強閱讀指導、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與技巧,引導學生從閱讀中積累語言,以便學生積累越來越多的寫作知識。
2.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睘榇?,每學期我都讓學生做摘錄筆記,教給學生摘錄方法,讓學生分類摘抄。這樣,學生在寫作時,就可以運用這些優(yōu)美語言,使作文錦上添花。
三、善于觀察,力求寫實
學生大多寫作無話可說。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象呢?我們先來看汪曾祺的《端午的鴨蛋》中的一段描寫:“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曜宇^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高郵咸鴨蛋的黃是通紅的。”這一段文字,平淡而有味,用方言表現(xiàn)作品的地方特色。其實,就是平時吃咸鴨蛋的方法。還有一段描寫:“一要挑淡青殼的。鴨蛋殼有白的和淡青的兩種。二要挑形狀好看的。鴨蛋看似都是一樣的,細看卻不同。有的樣子蠢,有的秀氣?!边@一段文字,作者抓住了顏色和外形特點生動地描繪出了鴨蛋的形狀?為什么汪曾祺能把普普通通的鴨蛋寫得如此富有生活情趣呢?是因為作者能以生活為寫作素材,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感受和思考,把其寫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應鼓勵學生勤于觀察,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力求寫真人真事,抒真情實感。
四、多加肯定,增強信心
學生最喜歡聽表揚的話,誰都希望自己的作文受到老師的表揚,得到同學的贊嘆,因而,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也影響著學生的自信心。在作文中,有些學生的習作并不見佳,但在用詞、組句等方面有一點值得學習和借鑒的,我們也應多給予贊美,激發(fā)其創(chuàng)作的興趣。有時,若發(fā)現(xiàn)哪位同學作文寫得不錯或是有了進步,我就會將他的作文在班級上讀給學生聽……這些小細節(jié)不但是對習作較好的學生的肯定,而且也鼓勵著習作能力暫時落后的孩子以寫得好的孩子為榜樣,積極習作,努力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作文教學,是需要我們長期不斷地訓練才有提高。只有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樹立寫好作文的信心,不斷地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愛寫作、敢寫作、會寫作,就一定能夠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呂佩君.淺談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J].教師,2010(11).
[2]李鳳才.淺談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J].新課程:教研,2011(06).
[3]徐輝.培養(yǎng)學生興趣 提高作文效率[J].新課程:教研,2011(07).
[4]莫祥慧.在識字教學中讓學生品味語文的獨特趣味[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04).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