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天宇+張廣博
摘 要:基輔羅斯與匈牙利兩國關系源遠流長。早在國家形成之前,東斯拉夫人與馬扎爾人便保持著較為友好的關系?;o羅斯和匈牙利相繼建國之后,兩國在10世紀時長期維持同盟關系,11世紀時雖有沖突,但大部分時間里仍處于和平與同盟的狀態(tài)?;o羅斯分裂之后,各公國也與匈牙利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其中沃倫一基輔公國與匈牙利保持同盟關系,而佩列梅什利亞內(nèi)、捷列博夫利亞等公國則與匈牙利相敵對。在拔都西征之后,羅斯各公國喪失了獨立地位,匈牙利也受到沉重打擊,兩國關系基本終止。
關鍵詞:基輔羅斯;匈牙利;馬扎爾人
中圖分類號:K512. 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 - 0961( 2015) 01 - 0082 - 05
一、國家形成之前東斯拉夫人與馬扎爾人的關系
東斯拉夫人在公元8-9世紀時廣泛分布于東歐平原,而此時匈牙利民族的祖先馬扎爾人游牧部落也從烏拉爾山西麓和伏爾加河一帶向兩遷徙。這一時期,他們在黑海沿岸的草原地區(qū)廣泛接觸,建立了最早的聯(lián)系。如862年,東斯拉夫人與馬扎爾人曾共同對歐洲中部地區(qū)進行過遠征;892年和894年,馬扎爾人曾幫助東法蘭克王國國王阿爾努里夫(ApHyribф,887 - 899年在位)與大摩拉維亞國大公斯維亞托普魯克(
)作戰(zhàn)。當時尚屬游牧部落的馬扎爾人調(diào)整了與東斯拉夫人的關系,做到了相當不尋常的一點:從不去襲擾已經(jīng)定居的東斯拉夫人。關于這點,9 -10世紀的阿拉伯及波斯史家均有記載。
9世紀末,東斯拉夫人社會階級分化日益嚴重,各部落之間互相攻伐、戰(zhàn)爭不斷,客觀上要求建立國家組織,以維持社會秩序。在這樣的形勢下,掌握武裝的瓦良格人軍事首領被東斯拉夫新興貴族推上政治舞臺。862年,留里克( PropIIK)率領親兵隊在諾夫哥羅德登上王公寶座,建立了第一個羅斯公國。同時,另外兩個軍事首領阿斯科德和迪爾也在基輔建國。879年,留里克去世,奧列格( Oner)繼任王公,率領親兵隊沿“從瓦良格人到希臘人之路”南征,占領斯摩棱斯克和波洛茨克等戰(zhàn)略要地。882年,奧列格占領第聶伯河中游的基輔,把羅斯圍的首都遷到基輔,開始了基輔羅斯公國時期。882-911年,奧列格又征服了周圍的東斯拉夫人各部落公圍和第聶伯河流域的一些非斯拉夫人部落,形成了以東斯拉夫人為主體的基輔羅斯國家。而在這一時期,馬扎爾人還在東歐平原游牧,直到9世紀末10世紀初才在多瑙河盆地定居下來。
根據(jù)蘇聯(lián)學者A.兀.諾沃謝爾采夫(A.n.HOBoceⅡbIIeB)與B.T.帕舒托(B.T.rIaILIyTO)的研究,在基輔羅斯建國前后,羅斯與馬扎爾人的關系日益牢固。它們之間形成了穩(wěn)固的貿(mào)易聯(lián)系,這種貿(mào)易往來在基輔羅斯的奧列格在位時期就已出現(xiàn)。據(jù)他們的研究,俄國編年史中還保存了大量關于匈牙利人遷徙和建國的材料。這些編年史大多成書于11世紀下半期,當時匈牙利與基輔羅斯正處于友好的關系中。在這些編年史中簡明而又清楚地描述了奧列格統(tǒng)治時期匈牙利人的社會狀況和他們的遷徙,以及他們是如何建立國家的。編年史記載,898年,“自稱是烏戈爾人( yrpbI)的經(jīng)過基輔附近,他們帶著帳篷進入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qū);他們遷徙的目的是為了躲避波洛夫齊人( IIOJIOBUH)”。帕舒托將這條記載與當時的地名相對照,認定它是真實的。9世紀末,匈牙利人經(jīng)過烏戈爾山遷入新的居住地。此時,臣服于東法蘭克王國的弗拉赫人( BnaxM)與他們爭奪土地。蘇聯(lián)學者B.兀.舒沙林(B.兀,LUymapHH)的研究認為,匈牙利人和平地經(jīng)過基輔羅斯西南部領土,這一點在匈牙利宮廷的記載中也得到了印證。
二、基輔羅斯與匈牙利的關系
(一)10世紀基輔羅斯與匈牙利的同盟關系
9世紀末,匈牙利人在潘諾尼亞平原定居,在阿爾帕德大公領導下建立了早期的國家。建國后不久,匈牙利便成為基輔羅斯的同盟者。剛剛建立國家的匈牙利被迫卷入與周邊國家的斗爭中。這一時期,拜占庭帝國試圖利用匈牙利對抗保加利亞,但這種做法卻是徒勞的——匈牙利同時對保加利亞和拜占庭帝國都取得了勝利。編年史記載,902年拜占庭帝國皇帝立奧六世( ;rIeB VI,886-912年在位)“與烏戈爾(匈牙利)人一起,開始了對保加利亞的戰(zhàn)爭。烏戈爾人取得了勝利并占領了保加利亞的土地”。保加利亞國王西蒙( CHMeOH)被迫跑到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qū)。在擊敗共同的敵人保加利亞后,匈牙利立即與拜占庭帝國反目成仇。934年,匈牙利人第一次進攻君士坦丁堡并劫掠了其附近地區(qū),這是匈牙利第一次與拜占庭帝國發(fā)生直接沖突。這時拜占庭帝國在位的皇帝為羅曼努斯(POMaH,919-944年在位),他于943年與匈牙利簽訂了和平條約。匈牙利的突然崛起引起它周圍鄰國尤其是東法蘭克王國(后為神圣羅馬帝國)和捷克的不安。933年,東法蘭克國王“捕鳥者”亨利一世( FeHpHx I,919-936年在位)就曾出兵擊敗匈牙利;955年,神圣羅馬帝同皇帝奧托一世( OTTOH I,936-973年在位)聯(lián)合捷克國王波列斯拉夫一世(BonecnaBI,935—967年在位)在萊希河(/Iex)畔再度擊敗匈牙利。
由于此時匈牙利相繼與保加利亞、拜占庭帝國、神圣羅馬帝國和捷克為敵,不得不繼續(xù)選擇與基輔羅斯保持同盟關系。970年,基輔羅斯大公斯維亞托斯拉夫( CBSITocriaB)率軍與匈牙利國王塔克松(TaKCOH.947-972年在位)共同進行了對保加利亞和拜占庭帝國的遠征。在這次遠征『fI,有不少匈牙利人加入基輔羅斯軍隊作戰(zhàn)。在塔克松去世后,匈牙利人仍然與基輔羅斯共同作戰(zhàn),直到973年。在弗拉基米爾·斯維亞托斯拉維奇(Bria皿MMI/ip CBSITOCflaBHH)擔任基輔大公期間,他與匈牙利阿爾帕德王朝同王斯蒂芬一世(I/lfflTBaHI,997-1038年在位)保持了和平并簽訂了同盟條約。據(jù)基輔羅斯編年史《往年紀事》記載,這件事發(fā)生于1004年。當時,匈牙利正與捷克、神圣羅馬帝國結盟,參與反對波蘭的戰(zhàn)爭。這一時期,匈牙利阿爾帕德王朝還與基輔羅斯留里克王朝進行了政治聯(lián)姻:斯蒂芬一世的堂兄弟拉斯洛·薩爾(flacno Cap)公爵娶了一位羅斯女子為妻。據(jù)匈牙利史學家考證,這位女子就是弗拉基米爾大公的女兒普列德斯拉娃·弗拉基米羅芙娜(TIpericnaBa Bna/IHMHpOBHa)endprint
在基輔羅斯編年史中關于宮廷生活的記載中,也可以看出當時基輔羅斯與匈牙利的友好關系。羅斯托夫大公鮑里斯·弗拉基米羅維奇(BopHc BJia皿1IMMHpOBHH)的親兵隨從格奧爾占(FeoprHv】就來自匈牙利,大公很喜歡他,并給他“一格里夫納作為獎賞”,這種獎賞只有宮廷隨從才能獲得;格奧爾吉的位次“列于很多隨從之前”,最后為了保護大公在阿爾特(ArIbT)河畔被殺。格奧爾吉的弟弟葉菲列姆也在這位大公手下?lián)问紫R監(jiān)職務,他的另一個弟弟莫謝還是著名的編年史材料提供者。蘇聯(lián),學者帕舒托就此做出推斷:蘇茲達里公國與匈牙利的同盟關系在那時就已經(jīng)形成。
基輔羅斯的德列夫利安人(flpeBnfiH)和斯洛文人( CnOBeH)與匈牙利保持了更為密切的聯(lián)系他們的大公斯維亞托斯拉夫·弗拉基米羅維奇(CBSlrrocnaB Bna/rj[:V[MHpOBH{)就迎娶了一位匈牙利公主做夫人。后來,當基輔大公斯維亞托波爾克( CBSITOIIOJIK)想要殺害他的時候,他還曾試圖逃往匈牙利,但中途被抓。此后,德列夫利安人的土地才完全處于基輔羅斯大公政權的統(tǒng)治下。
(二)1 1世紀基輔羅斯與匈牙利的和與戰(zhàn)
11世紀上半葉,基輔羅斯進入智者雅羅斯拉夫(51pocnaB Myripbin,1019-1054年在位)統(tǒng)治時期。這一時期,基輔羅斯封建經(jīng)濟有所發(fā)展,成為東歐強國。而此時匈牙利政局也出現(xiàn)一些變化:1000年,匈牙利大公斯蒂芬一世經(jīng)羅馬教皇加冕,成為匈牙利第一位國王,他在匈牙利開始積極推廣天主教。這一時期的基輔羅斯和匈牙利面臨著復雜的歐洲局勢,與10世紀時相比,雙邊關系開始出現(xiàn)變化。
1016-1018年,基輔羅斯與其盟友神圣羅馬帝國、匈牙利共同對波蘭作戰(zhàn)。但是,1018年波蘭與神圣羅馬帝國簽訂了和平條約,不久波蘭與匈牙利也簽訂了和平條約,之后基輔羅斯與匈牙利的關系出現(xiàn)了裂痕。1018年,波蘭大公博列斯拉夫·赫拉博雷伊(BonecnaB Xpa6pbin)在遠征基輔羅斯時還雇傭了一支500人的匈牙利軍隊為其作戰(zhàn)。1029-1031年,波蘭與神圣羅馬帝國作戰(zhàn),匈牙利和基輔羅斯也卷入了這場戰(zhàn)爭,但它們卻分屬不同陣營:基輔羅斯與神圣羅馬帝國結盟,在戰(zhàn)爭中共同反對波蘭,而此時波蘭正由匈牙利國王斯蒂芬一世兼任國王,這是基輔羅斯首次直接同匈牙利作戰(zhàn)。
隨后,基輔羅斯與匈牙利的關系重新修好。智者雅羅斯拉夫在對拜占庭帝國進行遠征時并沒有得到其盟友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三世(FeHpHX III,1039-1056年在位)的幫助,這使他重新考慮同波蘭、匈牙利、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和拜占庭帝國的關系。
這一時期,匈牙利正處于內(nèi)訌中,國王彼得(I-IeTp,1038-1041,1041-1046年在位)與他的兒子安德烈(AHUpeH)、列萬特(JIeBaHT)爭奪王位。彼得與亨利三世結成同盟,安德烈與列萬特為了在王位爭奪戰(zhàn)中獲勝,不得不考慮尋求外部勢力的支持。他們先是在波蘭躲避,隨后又到沃倫( BOrIbIHH)尋求當?shù)卮蠊粮隊枴ぱ帕_斯拉維奇(Hropb 51pocnaBHII)的支持。但沃倫的大公卻不敢支持他們,原因很簡單,他害怕彼得,于是安德烈和列萬特逃到了波洛夫齊人那里。之后,他們又返回羅斯,安德烈在那里受一些支持他的匈牙利貴族推舉而登上了王位,稱安德烈一世(AHripePiI,1046-1061年在位)。安德烈一世娶了一位羅斯大公的女兒阿納西塔西婭·雅羅斯拉芙娜(AHaCTaCHs{ 51pocnaBHa)為王后。她后來出資在維什哥羅德(Bbimropori)和托爾莫夫( TopMOB)各建造了一座東正教修道院,1055年她被驅(qū)逐時就在這兩座修道院里隱居。
基輔羅斯將安德烈一世扶上匈牙利王位引起亨利三世的不滿,他發(fā)動了對匈牙利的戰(zhàn)爭,但在1052年被打敗了。當貝拉一世( Bena I,1061-1063年在位)成為匈牙利國王時,匈牙利成為基輔羅斯與神圣羅馬帝國之間的一個重要問題:為了躲避貝拉一世的迫害,阿納西塔西婭·雅羅斯拉芙娜和她的兒子沙拉蒙(ⅢanaMOH)于1061年逃往神圣羅馬帝國,但當時的皇帝亨利四世(FeHpHX IV,1056-1106年在位)不愿因此得罪匈牙利,把他們送往她的哥哥伊賈斯拉夫大公(I/13HcnaB)統(tǒng)治下的基輔。
1054年智者雅羅斯拉夫逝世后,他的兒子們?yōu)闋帄Z基輔大公的位置而互相征伐,基輔羅斯一度陷入分裂。而此時匈牙利也陷于內(nèi)訌中:后來的匈牙利國王蓋扎一世(Fe3a I,1074-1077年在位)為了與同神圣羅馬帝國結盟的國王沙拉蒙一世(fflanaMOH I,1063-1074年在位)相對抗,在1072年向當時的基輔羅斯大公伊賈斯拉夫·雅羅斯拉維奇求援,為此還專門派去了自己的弟弟拉斯洛(/Iacno)。但當時佩列梅什利亞內(nèi)(兀epeMbIⅢ朋HbI)、捷列博夫利亞(Tepe60B朋)、切爾尼戈沃( LIepHI/IrOBO)等地大公正在爭奪基輔大公的位置,無力援助匈牙利。
沃倫大公斯維亞托波爾克(CBSITOlOflK.1093-1113年在位)在奪取了基輔大公之位后,迅速與當時的匈牙利國王拉斯洛一世(flacnoI.1077-1095年在位)訂立了同盟條約。斯維亞托波爾克相當重視與匈牙利的聯(lián)盟,因為這個聯(lián)盟可以用來對抗佩列梅什利亞內(nèi)和捷列博夫利亞的大公,還可以用來同黑海北岸草原上的游牧部落作戰(zhàn),因為當時佩切涅格人和波洛夫齊人曾經(jīng)多次襲擾過匈牙利。為了同基輔一匈牙利聯(lián)盟相對抗,1092年佩列梅什利亞內(nèi)的羅斯季斯拉夫(POCTHc/laB)大公和波洛夫齊人共同遠征匈牙利,討伐拉斯洛一世。拉斯洛一世擊敗了佩列梅什利亞內(nèi)和波洛夫齊人聯(lián)軍,因此被成書于14世紀的編年史稱為“戰(zhàn)無不勝的王”。
(三)羅斯分裂后各公國與匈牙利的關系
從11世紀后期起,基輔作為全羅斯中心的地位明顯下降。12世紀30年代,基輔羅斯徹底解體,分裂為許多獨立公國。政治分裂是封建制度下最正常的社會狀態(tài),也是羅斯封建制度最明確的體現(xiàn)?;o羅斯分裂后形成的較大公國有13個。地處羅斯西南部的沃倫、佩列梅什利亞內(nèi)、捷列博夫利亞、切爾尼戈沃等公同,由于在地理位置上與匈牙利較為接近,互相往來較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