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彤軍 李秋瓊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發(fā)展,生物科學在社會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傳統(tǒng)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需要,教師要調整教學方式和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更好地學習生物知識。
關鍵詞:教學理念;教育方法;現代化教育
隨著現代化教育的迅速發(fā)展,教育也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初中生物教學不僅要實現知識的傳授,也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這就對教師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靈活使用教材
學生的認知水平參差不齊,教材內容的編排不能兼顧所有學生的水平,需要教師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地重組和調整,了解學生需求,靈活使用教材。例如,教師可以根據認知規(guī)律,改變傳統(tǒng)由教師帶領了解課本,得出結果的方式,而是由學生自主討論課本內容。如,《顯微鏡的使用》主要是要了解顯微鏡的各部分和名稱。這時應當安排學生利用顯微鏡學習各個部分的功能,腦海中留下印象,繼而名稱就能更好、更快地記憶。《細菌和真菌》可以從現實生活中冷凍食品的保險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從實際出發(fā),了解教材的內容。
二、改革教學方法
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教學的要求。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要求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合作型學習、討論式學習。探究式學習方式的主要特點是:以學生自主探索為主題,重在發(fā)現,以問題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例如,在教學“植物開花受哪些因素的影響”時,(1)引導學生思考哪些因素可以影響植物的開花;如環(huán)境因素空氣、光照和溫度;自身因素,是否成熟等等。(2)自主動手進行試驗探索,分析試驗結果,得出結論。
三、開拓新的教育手段
現代教育手段逐漸在當今教育中發(fā)揮著重大的作用,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技術被廣泛運用到課堂中。利用播放視頻和圖片,播放音頻的方式,開闊學生視野,活躍課堂氛圍。例如,在教學“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yǎng)物質”時,可以通過圖片或者是視頻向學生展現人體所需的相關營養(yǎng)物質,以及利用調節(jié)飲食減肥的紀錄片的方式讓學生把知識和實踐相互結合。
四、建立新型的評價機制
傳統(tǒng)以期中、期末成績來評價學生,忽視了對學生的實踐活動、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等等學習能力的評價。只有建立起新型的評價機制,增加平時的絕對評價,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才能使生物教育教學評價更合理科學,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的發(fā)展,生物科學在社會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傳統(tǒng)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需要,教師要調整教學方式和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更好地學習生物知識。
參考文獻:
[1]周穎.初中生物教學中關于“小腸內表面結構”的教學突破[J].科學教育,2009(06).
[2]李民儒.農村初中生物教學的設想和建議[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10).
?誗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