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治華 劉強
[摘要] 目的 探討重組人腦利鈉肽對心力衰竭患者的短期臨床療效。 方法 選擇心力衰竭患者40例為研究對象,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計算治療前后液體入量,記錄治療后癥狀改善情況。 結果 采用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心力衰竭不同時間點液體負出量比較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在治療后第1個24 h液體負出量與基礎BNP呈負相關關系(r=-0.425,P<0.05)。BNP基礎水平越低的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改善越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 重組腦利鈉肽治療心力衰竭具有利尿排鈉效果,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
[關鍵詞] 重組人腦利鈉肽;心力衰竭; 腦利鈉尿肽
[中圖分類號] R541.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13-006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short-term clinical efficacy of 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for heart failure. Methods Selected 40 cases with heart failure were treat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ased o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Fluid intaking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counted, and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was recorded. Results Minus the amount of fluid before and after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minus the amount of liquid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underly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BNP in the first 24 h after treatment(r=-0.425,P<0.05). Improvement in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of patients with lower basis BNP level was better(P<0.01). Conclusion 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has natriuresis diuretic effect,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Key words] 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Heart failure; BNP
心力衰竭患者B型鈉尿鈦分泌增加,隨之血漿水平也上升。BNP具有擴張血管、促進排鈉、對抗腎上腺素、腎素-血管緊張素效應,是心力衰竭時的一種保護機制[1,2]。重組人腦利鈉肽是目前心力衰竭治療的新藥,能夠有效改善新功能,具有擴血管、利鈉排尿的作用,可以通過清除體內的水鈉潴留而降低心臟負荷,有利于心輸出量增加,改善新功能,從而緩解患者癥狀和體征[3,4]。本研究通過前瞻性研究,分析重組人腦利鈉肽對不同血漿腦鈉尿肽(brain natriuretic factor or peptide,BNP)水平患者的短期臨床療效?,F(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心力衰竭患者4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25~86歲,平均(61.5±11.3)歲。所有納入研究的患者心力衰竭診斷明確,心功能分級Ⅲ~Ⅳ級。排除心源性休克以及低血壓患者。其中冠心病27例,擴張性心肌病5例,瓣膜病5例,其他3例。
1.2治療方法
入院后給予正性肌力藥、血管擴張劑、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常規(guī)抗心力衰竭治療效果欠佳者,在以上治療基礎上給予重組人腦利鈉肽(程度諾迪康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50033)治療。劑量及方法:先給予1.5 μg/kg將靜脈沖擊,然后以0.0075 μg/(kg·min)的速度連續(xù)靜脈泵入,至少使用3 d。在使用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期間,對于影響血漿BNP水平的藥物,應盡量和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前劑量保持一致。
1.3觀察指標
根據(jù)基礎BNP水平,選擇四分位作為臨界值,分為≤658 pg/mL組共10例,659、1225 pg/mL組共10例,1226、2347 pg/mL組共10例,≥2348 pg/mL組共10例。①在患者給予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前,采集靜脈血檢測血漿BNP濃度,為基礎血漿腦利鈉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采用BNP熒光免疫試劑板熒光免疫分析法測定。②記錄患者一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血鈉、血壓、血肌酐、血尿素、臨床相關疾病、用藥情況等。③記錄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前24 h以及治療后第1個24 h、第2個24 h、第3個24 h液體總入量及總出量,24 h液體負出量=24 h總出量-24 h總入量。④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評價[5]:明顯好轉: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消失,心功能改善Ⅱ級以上;好轉: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未完全消失,心功能改善Ⅰ級;無變化: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心功能分級沒有變化;惡化: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加重,心功能惡化。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或者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血漿BNP水平與重組人腦利鈉肽利尿效果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后利尿效果
采用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前24 h液體負出量為(-101.4±30.3)mL,治療后第1個24 h為(61.6±18.4)mL,第2個24 h為(235.1±61.8)mL,第3個24 h為(162.5±47.3)mL。不同時間點比較,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對采用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后不同時間24 h液體負出量與基礎BNP水平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在治療后第1個24 h,液體負出量與基礎BNP呈負相關的關系(r=-0.425,P<0.05);治療后第2個24 h兩者具有負相關的趨勢(r=-0.025,P>0.05);治療后第3個24 h兩者呈負相關的關系(r=-0.311,P<0.05)。四組不同時間點24h液體負出量比較見表1。
2.2不同BNP基礎水平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情況
BNP基礎水平越低的患者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后臨床癥狀體征改善越顯著,不同水平之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3討論
心力衰竭時機體為了保證重要臟器的血供,會發(fā)生一系列的神經體液調節(jié),調節(jié)心臟泵血功能。心力衰竭時交感神經興奮增強,RAAS激活,血管收縮因子內皮素、血管加壓素等活性物質分泌增加,通過增強心肌收縮力,提高心率以提高心臟排出量,同時收縮周圍血管,調節(jié)血液在臟器組織中的再分配。同時醛固酮的分泌量也增加,導致水鈉潴留。同時,心率增加,周圍血管收縮,增加心臟負荷,心肌細胞耗氧量增加,心臟功能受到損害。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fā)展,患者腦鈉肽、心鈉肽、血管舒張因子等分泌也明顯增加,發(fā)揮對抗RAAS、擴張血管、利尿排鈉、保護心臟代償作用[6,7]。
BNP基因定位在1號染色體上,編碼BNP原前體。合成前體后,去除信號肽,成為BNP原。正常情況下,BNP原在心肌細胞的分泌顆粒中,當心臟壓力負荷增加、心室容量擴張時,釋放BNP原進入血液,分解為無活性的直線多肽以及活性環(huán)狀多肽,即BNP。BNP有一個17-氨基酸環(huán),是其功能區(qū)。BNP結合受體NPR-A、NPR-B后,激活鳥苷酸環(huán)化酶,轉化為環(huán)磷酸鳥苷,激活相關的蛋白激酶、磷酸二酯酶以及離子通道,導致一系列的細胞生理學效應,發(fā)揮擴張腎小球入球小動脈,提高腎小球率過濾,促進排鈉排尿,抗RAAS,降低心臟負荷,改善心臟功能,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8,9]。血漿BNP水平在臨床上多用于心力衰竭的診斷以及鑒別診斷,還能夠反映心衰的嚴重程度。通常血漿BNP的水平與心衰的嚴重程度具有正相關的關系。隨著病情的緩解,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改善,血漿BNP水平會逐漸下降,反之逐漸上升。
重組腦利鈉肽是新一代的新型抗心衰藥物,具有擴張腎小球入球小動脈的作用,還能夠抑制近曲小管重吸收鈉,使腎小球濾過率升高,促進利尿排鈉、抗RAAS的作用,對抗其導致的水鈉潴留,降低心臟負荷,調節(jié)血容量、血壓以及水鹽平衡,改善心臟功能;重組腦利鈉肽還可以舒張因平滑肌收縮導致的血管收縮,降低肺毛細血管楔壓、外后血管壓、肺動脈壓,改善腎臟、血管血流動力學;拮抗醛固酮、去甲腎上腺素、血管收縮因子內皮素的作用,減輕甚至逆轉心臟的損害以及心室重塑[10]。穆懷彬等[11]研究顯示重組腦利鈉肽可以挽救瀕臨壞死心肌,明顯減小心肌梗死面積。黃瑞娜等[12]研究顯示人凍干重組腦利鈉肽聯(lián)合小劑量多巴酚丁胺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提高左室射血分數(shù),降低血漿BNP水平。
在本次研究中,經重組腦利鈉肽治療后,患者24 h液體負出量逐漸增加,說明有顯著的利尿作用,尤其以治療后第2天最多,隨后第3天有所下降,可能與患者癥狀體征緩解、心功能改善、體內水鈉潴留經過前2天的治療有顯著好轉有關。對患者基礎血漿BNP水平與24 h液體負出量相關性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在第1天,兩者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第2天雖然負相關關系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是有負相關的趨勢,第3天兩者有顯著的負相關關系。結果表明患者基礎血漿BNP水平越低,重組腦利鈉肽利尿效果越高。對不同水平基礎BNP患者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在治療后第1個24 h基礎水平越低的患者,24 h液體負出量越高,進一步說明基礎血漿BNP水平越低,患者利尿作用越好。對不同基礎血漿BNP水平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情況進行比較,結果顯示,患者基礎血漿BNP水平越低,則臨床癥狀體征改善越好。
綜上所述,重組腦利鈉肽治療常規(guī)治療效果欠佳的心力衰竭患者具有利尿排鈉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尤其是對血漿BNP水平相對較低的患者,臨床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
[1] 姚恩輝,李世春,王華軍. 心脈隆注射液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漿B型鈉尿肽的影響[J]. 中國全科醫(yī)學,2014,17(27):3239-3241.
[2] 徐杰. 生脈注射液對急性心力衰竭時血漿腦鈉肽水平影響的分析[J]. 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24): 153-154.
[3] 鄧志華,袁勇,馮力,等. 重組人腦利鈉肽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炎癥因子的影響[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30):54-55.
[4] 金瑩,王照騰,沈培紅. 重組腦利鈉肽對急性心?;颊呓槿胄g后療效的研究[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50(10):58-59.
[5] 趙曉輝,趙曉紅,李淑紅,等. 重組腦利鈉肽治療對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響[J]. 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1,20(4):367-368.
[6] 俞梅,許逸飛,呂淑敏,等. 辨證使用參附、參麥注射液對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6分鐘步行試驗、BNP、hsCRP的影響[J]. 中華全科醫(yī)學,2014,12(6):993-996.
[7] 湯傳慶. 厄貝沙坦佐治心衰的療效及對血清中CRP和BNP的影響[J]. 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14,35(7):664-665.
[8] 王印寶,李順利,邱文輝. BNP、cTn-Ⅰ、UA和PA在慢性心力衰竭診斷及療效觀察中的合理應用[J]. 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4,21(4):372-374.
[9] 胡大一,楊振華. B型鈉尿肽的臨床應用和最新進展[M]. 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5-68.
[10] 冼倩,黃瑞娜,吳鏗,等. 人凍干重組腦利鈉肽治療永久性起搏器植入術后患者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J]. 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14,32(3):303-305.
[11] 穆懷彬,盧峰,龐占泉,等. 重組腦利鈉肽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術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梗死面積的影響[J]. 中國急救醫(yī)學,2014,34(7):622-625.
[12] 黃瑞娜,吳鏗,冼倩,等. 人凍干重組腦利鈉肽聯(lián)合小劑量多巴酚丁胺對頑固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4):49-50.
(收稿日期:201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