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華
【摘要】當前高中體育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思路,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不斷提高素質和教學能力,做好高中體育教學工作。
【關鍵詞】高中體育 教學思路 教學方法 教學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4-0293-01
體育教學往往不被教師和學生重視。體育教學在高中教育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體育教學能增強高中生的身體素質,同時也能使學生擁有更健康的心理素質與健全的人格。是對高中學生身體與心理的全面培養(yǎng)。在新課改下,教師應該不斷探索高職體育教學的新思路與新方法。
一、當前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高中體育是教學中,多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過于重視對學生鍛煉技能的培養(yǎng),缺乏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培養(yǎng)。為改變這種現(xiàn)象,對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
1、高中體育教學與文化學習缺乏有效協(xié)調在我國,長期的應試教育模式,讓學生將大部分時間及精力投入到文化課學習中,對體育教學的鍛煉及學習力度不足,對體育教學沒有給與重視,不參與體育教學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這種現(xiàn)象的存在也導致了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的不重視。體育教學與文化教學缺乏有效協(xié)調,是當前體育教學中存在的重要問題。
2、訓練項目布局缺乏合理性高中學生面臨著高考,其升學壓力及學習壓力較大,導致課程安排中沒有重視體育教學。在體育教學中,因其體育訓練項目及設置缺乏合理性,導致學生對體育項目的參與積極性及熱情不足,影響體育教學效果。
3、缺乏對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視在體育教學中,片面重視對體育項目的訓練,缺乏對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視,忽略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無法真正對體育產(chǎn)生是濃厚興趣,無法理解體育精神,影響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二、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思路創(chuàng)新
1.遵循體育教學規(guī)律,革新教學思想新課改要求教師充分發(fā)揮各科教學的獨特性,發(fā)展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體到高中體育教學,教師既要關注學生體育學科技能培養(yǎng),又要遵循教學規(guī)律,將體育教學與體育運動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但是,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一些學生將精力集中在文化課學習上,對體育課不感興趣。針對這一情況,體育教師要秉承快樂教育、健康教育的理念,在教學中適度增加體育游戲(球類游戲、體育益智游戲等)、傳統(tǒng)體育活動(跳繩、武術等)、新興體育活動(集體舞、健美操等)等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和項目,體現(xiàn)教學的多樣化、趣味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
2.結合教材內容,因材施教高中生學習任務重,加上體育教學器材、場地缺乏,這些都增加了體育教學的難度。為了有效開展體育教學,老師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有利于學生體育技能、情感培養(yǎng)的素材,因材施教,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鍛煉的必要性、重要性、趣味性,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例如,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高中體育教師可結合教材“淡化運動技能”的特點,或適當降低體育技巧教學難度,或將學生按興趣、性格分組,利用體育活動、體育游戲,開展知識與情感綜合教育,讓學生享受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3.以人為本,重視學生德育和智力開發(fā)體育課程內容形式多樣,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開發(fā)學生的智力。高中體育教學多在室外進行,教師可借助體育教學活動空間大,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體育教學活動,將學生從枯燥復雜的課堂教學中解放出來。如上室內課時,可以向學生講述體育競技精神、體育故事,將體育勵志、體育道德、體育鍛煉與體育德育、智育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頑強拼搏、助人為樂的精神,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同步提高。
三、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方法的運用
1、理論實踐,學導結合。在新教改的要求之下,學生學習高中的體育課程不單單再只以鍛煉為主,還要達到體育與文化、健康等多方結合。這樣一來,理論的教學也變得十分重要。學導結合式教學方法是一種創(chuàng)新式的體育教學方法,它強調先學后導,理論結合實際,來達到對學生素質與身體的雙重培養(yǎng)。拿乒乓球運動來說,在進入實際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對學生講解,這節(jié)課的體育教學重點是乒乓球運動,目的是強身健體,并向他們講解:我國是乒乓球運動排名第一的世界強國,所以乒乓球又被稱為我國的國球。然后在整好隊形之后,通過學習為主、教學引導的方式,來進行學習,比如示范性引導,在教乒乓球揮拍這個動作時,教師可以先進入示范,之后學生進入對動作的學習,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監(jiān)督,與教師在巡堂中對不規(guī)范動作的點撥糾正,來讓他們自己領悟乒乓球揮拍這個動作的要領。
2、玩中有學,分類培養(yǎng)。傳統(tǒng)體育教學重“師教”,教師教,學生學,學生沒有對學習內容說“不”的權利。新課改下,這一概念漸漸被改變,分類培養(yǎng)式教學法也應運而生。這項教學模式下,對體育學習,學生不再被動,只要在環(huán)境允許的情況下,他們擁有選擇權,教師通過針對不同學生興趣對他們進行分類培養(yǎng),他們的主體個性、性格特征便能自然而然地展現(xiàn)出來。在健身運動逐漸開始被人正視的當今社會,籃球、網(wǎng)球、飛鏢、呼啦圈等體育運動開始走進人們的生活,他們在進入高中學段的體育教學之前,很可能就已經(jīng)有了自己感興趣的體育愛好。分類教學模式下,教師只要通過觀察來將學生進行分類并作不同指導,來讓他們本來的興趣在學習中獲得提高。例如,喜歡網(wǎng)球的學生,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指引他們發(fā)球、網(wǎng)前截擊、高壓球等常見網(wǎng)球技巧。喜歡籃球的則教他們運球、帶球上籃,甚至灌籃等技巧。讓他們在玩中有學的環(huán)境中,既放松身心,又獲得提高。
四、結語
時代發(fā)展對學生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存在著較多問題,影響著學生全面發(fā)展目標的實現(xiàn)。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進行高中體育教學思路及方法創(chuàng)新成為了高中體育教學的重要問題。在分析當前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對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思路及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進行了探討。實踐證明,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思路及方法,在提高高中體育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身心素質,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現(xiàn)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