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生學風狀況調查分析

      2015-05-30 18:55:22郭志敏王敏鄭穎莉
      大學教育 2015年4期
      關鍵詞:學風建設大學生

      郭志敏 王敏 鄭穎莉

      [摘 要]學風建設是提高大學辦學聲譽、核心競爭力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對河套學院在校生學習態(tài)度、學習目標、學習紀律等方面進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深入分析其學風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的原因,提出加強學風建設的建議,對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 學風狀況 學風建設

      [中圖分類號] G6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5)04-0106-02

      一、大學生學風現(xiàn)狀及調查數(shù)據(jù)分析

      2014年5月,我們對河套學院在校生的學風狀況進行了調查,本次調查共發(fā)放500份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469份,其中??粕?0%,本科生占50%,大一學生占85%,大二學生占15%。對調查問卷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可知大學生學風現(xiàn)狀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一) 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學習紀律散漫

      從表1可以看出僅有10%的學生認為自己學習態(tài)度非常認真,而高達81%的學生認為自己學習態(tài)度比較認真或還算認真,這表明大部分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從表2反映出大學生課堂上聽課態(tài)度也欠佳,只有23%的學生“注意力集中”,55%的學生“注意力偶爾分散”,17%的學生“注意力經常分散”,5%的學生“不聽,玩手機或干其他事”;另外調查顯示,學生逃課比例仍然比較高,達到31%,這反映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紀律散漫,不能嚴格要求自己。

      (二)學習自主性差,治學不夠嚴謹

      表3顯示,只有23%的學生已養(yǎng)成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習慣,55%的學生并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據(jù)調查統(tǒng)計,在完成作業(yè)時,只有43%的學生會獨立完成,57%以上的學生會參考他人作業(yè)或完全抄襲他人作業(yè),這表明當前大學生學習自主性差,治學不夠嚴謹,缺乏積極探索、求真務實的學習作風。

      (三)缺乏長遠的學習目標,學習動力不足

      表4顯示,50%的學生學習的主要目標就是獲得文憑和證書,找到一份好工作;32%的學生選擇豐富自己的知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15%的學生是為今后的深造做準備。對大學生課余時間利用情況的調查顯示,56%的學生選擇上網,49%的學生選擇睡覺,48%的學生選擇閑聊、逛街,46%的學生選擇自習或去圖書館,31%的學生選擇打工和兼職,28%的學生選擇運動。這表明當前大學生對大學生活缺乏規(guī)劃,沒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學習只圖眼前利益,急功近利,缺乏長遠目標,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學習動力。

      二、大學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

      (一)大學精神的缺失

      我國高等教育在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后,各高校在擴大辦學規(guī)模、加強物質建設的同時,忽視了精神文化的建設。當社會物欲橫流、浮躁功利的不良風氣入侵校園時,大部分學生的思想受到侵染,善惡判斷標準缺失、自控能力低下、責任感不強且學習缺乏積極進取精神,這正是由于大學精神的缺失,才導致學生自我抵御能力降低,學習風氣下降。大學精神是一所大學的靈魂所在,它反映一所大學的治學態(tài)度、辦學理念、指導思想和精神追求,對大學師生進行價值判斷和選擇、確立價值取向和追求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高校大學精神的缺失是影響良好學風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高校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執(zhí)行力不強

      各高校雖然制定了完善的教學管理規(guī)章制度,但在具體執(zhí)行過程中卻往往不能發(fā)揮有效的約束力,導致制度制定出來卻被束之高閣,形同虛設。如有的學生長期曠課,或考試作弊本應受到相關紀律處分,但有的高校教師往往對其網開一面,僅口頭警告或批評教育一頓,不但沒有起到震懾作用,反而助長了不良風氣的蔓延,這也是當前高校學風不佳的原因之一。

      (三)教師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滯后,不能滿足學生需求

      在對“影響課堂積極性原因”調查中,72%的大學生選擇“老師授課方式、水平”,69%的大學生選擇“個人積極性”,42%的大學生選擇“課程性質”,這說明教師授課方式和水平是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主要原因。當前大部分教師教學思想保守,固守陳規(guī),缺乏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觀念,仍沿用傳統(tǒng)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就會出現(xiàn)上課睡覺、走神、玩手機等現(xiàn)象。因此,教師必須積極進行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缺乏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良好的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的培養(yǎng)是潛移默化的,它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對促進學風建設具有積極作用。校園文化不僅包括物質文化,還包括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但當前有的高校對校園文化內涵認識不清,只注重物質文化建設,把校園文化建設等同于校園文化活動,每年定期舉辦幾場活動,并沒有深層次發(fā)掘其文化內涵,缺乏創(chuàng)新性,也就不能從精神層面教育和引導學生,使活動流于形式,這不利于優(yōu)良學風的形成。

      三、加強大學學風建設的建議

      (一) 加強大學精神的培育和傳承

      大學精神作為大學文化的核心,是對學校歷史傳統(tǒng)、精神品質、辦學理念、價值追求等精神文化內容的高度凝練和整合,是大學師生群體在價值認識的基礎上積淀成的深層心理結構和信念。[1]大學精神規(guī)范著大學的發(fā)展,指導著大學的發(fā)展方向,為全校師生員工提供正確的價值導向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導向??v觀世界著名的大學,正是因為有大學精神的傳承才成為一流的大學,如哈佛大學追求真理的“哈佛精神”,耶魯大學追求學術自由的耶魯精神,“愛國、民主、進步、科學”的北大精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精神,從這些一流大學走出來的學子們,都深深受到這種精神的洗禮和熏陶,表現(xiàn)出良好的精神風貌,并影響其一生。優(yōu)良的學風正是一所大學的大學精神的凝縮與體現(xiàn),是大學人讀書、治學和做人的風氣。[2]培育和傳承大學精神有利于優(yōu)良學風的形成,高校應利用各種資源培育大學精神,如通過多種途徑、多種形式宣傳校訓,校訓是學校歷史和文化的積淀,是師生員工共同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對學校內聚合力、外樹形象、永葆動力和活力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對于激勵師生員工開拓進取、奮發(fā)向上具有重要意義。[3]再如舉辦校史展、名人展,舉辦各種人文素質教育活動,增強學生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這不僅有利于大學精神的培育和傳承,而且有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對營造優(yōu)良學風起到推動作用。

      (二)完善學風建設管理機制,嚴格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

      高校要建立健全學風建設管理機制,一是建立運行機制,在教學管理、學生紀律處分等方面制定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明確各部門的主要職責,加強對學風的約束和規(guī)范;二是建立學風建設激勵機制,如制定完善的各項獎學金評選條例,三好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優(yōu)秀畢業(yè)生評選辦法,學風建設優(yōu)秀班集體、院系評選辦法等,以此推動學校優(yōu)良學風的形成;三是建立學風建設約束機制,通過制定各種違紀處罰條例,對于違紀的學生要按條例處罰,不包庇,不縱容,嚴肅校規(guī)校紀。

      (三)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高校要不斷深化教學改革,積極探索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一是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師要緊密結合社會各行業(yè)發(fā)展變化,及時更新陳舊、落后的知識,將科學研究前沿貫穿到教學內容中,使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用。同時重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因材施教,實施多元化、個性化培養(yǎng),堅持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二是鼓勵教師改變原有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方式,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要善于從教學的內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從而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善于探索的意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的教學氛圍。

      學風建設是提高人才競爭力的關鍵,關系到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xiàn),因此高校必須加強管理,形成學風建設長效機制,營造良好的學習風氣,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

      [ 注 釋 ]

      [1] 王 勤,韓 艷.一流大學與大學精神[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6):138-141.

      [2] 柳海民,常艷芳.論大學精神的價值[J].教育研究,2008(8):53.

      [3] 程國祥,舒濤,韓藝.加強和改進高校學風建設的思考[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3):165.

      [4] 張艷華,荊雪.內蒙古東部區(qū)高校學風建設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

      [責任編輯:覃侶冰]

      猜你喜歡
      學風建設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新大學生之歌
      北方音樂(2017年7期)2017-05-16 00:32:46
      關于民辦獨立院校學風建設的思考
      考試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2:15:57
      完全學分制下高校學風建設新策略探究
      東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0:41:20
      通過完善大學生學業(yè)生涯規(guī)劃促進學風建設
      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應發(fā)揮重要作用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10:04:08
      論大學生學風建設的途徑
      人間(2016年27期)2016-11-11 16:43:43
      淺議武夷學院“無手機課堂”學風建設活動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5:12:57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南和县| 霍城县| 伽师县| 和林格尔县| 射阳县| 闻喜县| 永济市| 嵊州市| 都兰县| 浦东新区| 河池市| 玛纳斯县| 德庆县| 云林县| 新郑市| 新乐市| 渑池县| 洪湖市| 南丹县| 天峨县| 阳西县| 遵义市| 东源县| 萍乡市| 波密县| 靖边县| 林芝县| 崇仁县| 巴东县| 青阳县| 凤城市| 宣武区| 青田县| 怀化市| 乐都县| 贺兰县| 荆州市| 山东| 商洛市| 光泽县| 乡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