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琳?趙群?張哲
摘 要: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組成部分之一,校園文化對于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以及當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是二級學院文化建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探討高校工會在二級學院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對于校園文化精髓的凝練以及校園文化內容創(chuàng)新都大有裨益,這就需要從新形式和新思路的構建出發(fā),切實發(fā)揮校園文化建設中工會組織的重要作用,這也是實現(xiàn)合格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促進職工隊伍素質提高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高校工會;二級學院;文化建設;途徑
1.關于校園文化建設的調查結果統(tǒng)計
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情況進行統(tǒng)計,本次問卷調查共計發(fā)放答卷150份,其中收回的答卷為140份,有效答卷數(shù)量為128份。男女比例分別為34.4%和65.6%,被調查者的身份為教師或是管理人員,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64人,講師48人,博士比例為40.6%,碩士比例為31.2%,本科比例為28.2%。在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整體情況調查方面,有21.9%認為學校的文化氛圍較為濃厚,50%的人認為學校校園建設一般有待建設,而28.1%的人認為學校學校文化建設在人文氣息方面較為薄弱。在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學術氛圍方面,認為學術氛圍一般的比例為82.3%,認為學術氛圍很差的人的比例為3.0%。其他比例為14.7%。在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建設方面,有31.2%的人認為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于觀念的落后,而59.3%的人認為是經(jīng)費不足,而6.5%的人認為是組織不利,還有3.5%的人認為是設施陳舊。
2.高校工會在二級學院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及其途徑
(1)作用分析。高校育人環(huán)境中校園文化建設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操和文化素質,通過生活、管理、科研及教學等領域的干涉構建精神與物質相結合的教育育人氛圍。內容豐富的校園文化涉及環(huán)境和行為等諸多方面內容,其中核心要素在于教職工方面,他們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關鍵所在。作為黨組織領導下工人階級的組織代表,學校工會是聯(lián)系教職工的核心紐帶,其組織功能和政治功能極為顯著,在凝聚和組織教職工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對有效資源的利用與整合達到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的目的。從高校工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關系分析,對其文化建設作用及途徑的分析有著不可忽視的現(xiàn)實意義。
作為學校精神、歷史和傳統(tǒng)的重要呈現(xiàn),校園文化通常被劃分為精神層面與物質層面兩個方面,這樣一個系統(tǒng)工程,文化建設目標的實現(xiàn)依賴于學校各部門之間的通力配合。作為一種群眾性組織,高校工會中的教職工既是文化活動的組織者,同時也是教職工自身合法權益的維護者,在校園文化建設推動過程中有著重要影響。
(2)實現(xiàn)途徑。第一,從校園精神培育提高教職工人文素質。作為學校教育的靈魂,校園文化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在學校黨委領導下,對校訓、校歌等內容豐富內涵的挖掘對于校園文化時代精神的體現(xiàn)有積極影響。從不同時期的工會工作出發(fā),對校園文化內容的設計應當立足于校園文化品位的提升,從校園文化教育培養(yǎng)方面達到規(guī)范教職工行為的目的。
第二,從工會自身建設明確工作要求。重視教職工的發(fā)展是高校工會工作的基本核心,在以人為本理念導向下實現(xiàn)對工會工作作風及理念的革新,與此同時工會干部自身也應重視自我思想素質和專業(yè)素質的提高,將服務視為工作的基本出發(fā)點,本著奉獻精神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明確自身崗位工作層次,切實做到服務于校園文化建設。民主化和組織化要求是工會需要遵循的基本內容,這一工作氛圍是彰顯高校文化建設效果的有效途徑。
第三,通過文體活動平臺的搭建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內涵。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組成部分之一,文體活動的開展對于二級學院教職工溝通與交流的重要性不可忽視,這既是校園文化形成的必要基礎,同時也是良好校園文化氛圍創(chuàng)造的有效途徑。文化活動的健康與高雅既是對校園文化生活的豐富,又有助于教職工創(chuàng)造性與主動性的激發(fā)。
(作者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先進材料與納米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