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榮
摘 要:動物有豐富的象征意義,人們喜歡借用動物來描述人類的思想和行為。蛇是既恐怖又神秘的一種動物,本文通過韓中與蛇相關的俗語形態(tài)和意義對比,比較兩國語言文化的異同。
關鍵詞:蛇;俗語;對比;語言文化
韓中兩國隔海相望,交流頻繁,形成了大同小異的傳統(tǒng)文化。通過比較兩國歷史與文化相互滲透的動物俗語,不僅能了解兩國的文化差異,而且可以理解兩國在情感、思維和民族性等方面的異同。俗語是語言與文化的結(jié)合體,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韓中兩國都對與動物有關的俗語進行過比較研究,對蛇的認識也是有差異的,比如,蛇可以產(chǎn)下很多蛋并孵化出幼崽,有富有和多產(chǎn)的象征意;在韓國,蛇被認為具有預知未來的能力,民俗信仰中將蛇供奉為福星;而在中國,人們認為蛇是始祖神,這種圖騰思想使蛇成為人們崇拜的對象。
一、與蛇相關的俗語形態(tài)對比
(一)同形同義
1.? ?? ? ???.(洞里的蛇)
2.?? ?? ???.(吞了煙代油的蛇)
3.?? ??? ??? ???.(佛口蛇心)
(二)異形同義
1.? ?? ?? ??.(蛇鉆的窟窿蛇知道)
2.??? ?? ??? ?? ?? ??? ?? ???.(杯弓蛇影,虛驚一場)
3.?? ????? ??? ? ???.(蛇鉆竹筒,曲性還在)
(三)異形異義
《韓國俗語》
1.? ? ?? ?????.(自己做的事情反而給自己帶來損害)
2.??? ?? ?? ??? ????.(做壞事會成為惡人,做善事會成為好人)
3.?? ??? ?? ?? ??. (勸誡晚上不要吹笛子或口哨)
《中國俗語》
1.蛇死三天尾還動,虎死一七不倒威。(即使遭受失敗或挫折也不減威風)
2.蛇不說自己彎,反說路不直。(自己做錯了反而埋怨別人)
3.打蛇不死打蚯蚓。(畏懼強者,瞧不起弱者)
以上是韓中與蛇相關的俗語形態(tài)對比的例子,兩國有相同的價值觀,地理位置相近,通過數(shù)千年的頻繁交流,文化相互滲透影響,使同形同義俗語產(chǎn)生;相同的價值觀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依據(jù)各自的歷史、風俗、語言和需要等,形成了異形同義俗語;另外,韓中兩國畢竟是不同的國家,由于歷史,地理,文化和習俗等方面存在差異,產(chǎn)生了各自特有的俗語。
二、韓中與蛇相關的俗語意義對比
(一)韓國俗語中蛇的象征意義
1.成功
①?? ?? ??? ??.(受蔑視的人如果堅持不懈地努力也會成功)
②????? ? ?????.(即使是其貌不揚的人有時也會做出一番大事)
2.正直
①? ??? ?? ??? ?? ???.(女性的內(nèi)心沒有虛假,正直)
②??? ?? ???.(比喻像蛇的腸子一樣正直的事物)
3.悄悄
①??? ??? ???? ??.(沒有聲音,悄悄地過去)
②???? ??? ??.(不打招呼,悄悄地離開)
4.狡猾,邪惡
①????? ??? ??.(比喻假惺惺,滑頭滑腦的人)
②? ? ? ???? ??? ???.(比喻居心不良,有壞心眼的人)
5.害怕
①? ? ? ?? ???? ??? ? ??.(被蛇驚嚇一次的人再也不想看見蛇)
②??? ?? ?? ??? ?? ???.(被蛇驚嚇過的人看見草繩也害怕)
(二)中國俗語中蛇的象征意義
1.本性難改
①蛇會脫皮,本性不移 (表面上看起來改變了,實際沒改變)
②蛇鉆竹筒,曲性還在 (比喻習性難改)
2.大驚小怪
①杯弓蛇影,虛驚一場
②看著草繩就喊蛇
3.貪得無厭
①毒蛇做夢吞大象 (比喻貪得無厭的人)
②蛇沒吃飽,青蛙喪了命 (比喻貪婪無止境)
4.心腸狠毒
①嘴里念彌陀,心賽毒蛇窩(表面看起來善良,內(nèi)心卻很惡毒)
②毒蛇口中吐蓮花 (危險狠毒的人表面?zhèn)窝b的很善良)
5.危害
①蛇咬一口,入骨三分 (被壞人誣陷受傷害嚴重,壞影響不易消除)
②蛇無大小,毒性一般 (蛇不論大小,毒性相差無幾)
6.錯失良機
①蛇過打田基
②蛇過了才打棍
(比喻錯過了時機,晚了)
7.運筆風格
①龍蛇飛舞 (形容書寫水平高)
②行行蛇蚓 (比喻書寫太潦草)
8.富有
①蛇大窟窿粗 (比喻家業(yè)大,開銷也大)
通過以上韓中與蛇相關的俗語意義對比可以看出,蛇的象征意義中都有邪惡,危害之意,如,“蛇打不死,反受其害”;都有本性難改之意,如: “蛇會脫皮,本性不移”,都有擔心,害怕之意,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在中國,蛇除了上述象征意義外,還象征指導者的重要性,如“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象征敵人,如:“惡虎難斗肚里蛇”。與韓國相比,蛇在中國的象征意義中貶義較多;在韓國,蛇具有正直的象征意義,而在中國是沒有的。韓中兩國人們對蛇的心理狀態(tài)是不一樣的,韓國人對蛇多具有恐懼心理,但中國人對蛇具有敬畏心理,因為蛇在中國的神話中作為人類始祖的角色登場;中國人認為蛇作為龍的繼承者而令人感到自豪,而韓國人對蛇沒有如此崇拜。通過韓中與蛇有關的俗對比,可以進一步了解兩國文化的異同,從而促進兩國人民加深對彼此文化的認同感,尊重文化差異。
參考文獻:
[1] 徐宗才,應俊玲.《俗語詞典[M].商務印書出版社,1994.
[2] 崔愛蘭.韓中關于‘龍的俗語對比研究[D].延邊大學碩士論文,2013.
[3] 劉軍.韓中與動物相關的俗語對比研究[D].延邊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