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慶
【摘要】情感是人們對于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個人需要而產生的態(tài)度體驗,是人們復雜心理活動的一種反映?!稊祵W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在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都應得到進步和發(fā)展?!逼鋸娬{了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是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的需要。
【關鍵詞】?情感;數學教學;培養(yǎng)
當今,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廣大教師已形成了共識,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如何提高主渠道即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效率,已成為廣大教師關注的一個焦點。我國教育家夏丐尊曾把教育與情感的關系,比喻為池塘與水的關系,指出,猶如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一樣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為此,特別需要注意幾個問題。
一、激發(fā)學生喜愛之情――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幽默是一種潤滑劑,有利于學習熱情的調動,正如贊可夫所說:“?好的課堂教學,要有幽默,要有笑聲。”因此,教師的語言風趣一點,幽默一點,把孩子的興趣激發(fā)起來,效果反而比嚴肅的說教要好,這樣做,可以創(chuàng)造出和諧的課堂氛圍。反之,如果師生關系不融洽,學生懷著不安甚至對立的情緒上課,即使教學過程設計得再好,學生也很難參與進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二、投入教師關愛之情――關心每個孩子的成長
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學生都需要同情和愛,雖然學生的智力水平、經驗背景和習慣存在差異,但當教師對學生都抱有期望,而且通過態(tài)度、表情體驗與行為方式傳遞給學生,學生就會受到鼓舞,從而更加信賴老師,給老師以積極的反饋,收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實踐證明,小學生往往因喜歡那位教師也就喜歡他所教的那門課。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皮格馬利翁效應,熱愛每一個學生,尤其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對他們應當變忽視為重視,變嫌棄為喜愛,變冷眼為尊重。我們要調整課堂上的視線投向,讓貧困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師親切的目光,也過上幸福的校園生活。老師的每一句贊語,每一次表揚,對學生都是一種激勵。即使是差生也要創(chuàng)造條件,使他們有機會體面的表現(xiàn)自己,使貧困生在“表揚→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這樣的過程中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huán),不斷萌發(fā)上進的心理。。教師要把微笑帶進教室,用和藹、慈祥的目光看著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視的,被關注的。從而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比如學生在黑板上板演,一般教師在學生結果做的不正確訂正時,常常打個“×”就過去了,這實際上是一種全面的否定。試想如果教師在訂正的同時,凡是做對的那一部分上打“√”,只在做錯的部分打一個“?”學生以后就會注意這些地方。這樣做,在不損傷學生自尊心的基礎上,糾正了他知識上和習慣上的錯誤,同時使他們建立了學習的自信心。
三、誘發(fā)學生熱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華羅庚教授曾指出:“數學本身具有無窮的美妙,認為數學枯燥,沒有藝術性,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弊鳛閿祵W教師,我們有責任,更有必要培養(yǎng)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數學知識的內在魅力可以誘發(fā)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展現(xiàn)數學符號,公式的抽象美;數學比例的協(xié)調美;數學語言的邏輯美;數學方法的技巧美;數學圖形的對稱美;數學習題的趣味美。數學知識來源于生產生活實際,因此在教學中盡量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用數學的實際意義和應用來誘發(fā)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例如:在教學“秒的認識”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了“神六飛天”的情景。當大屏幕上出現(xiàn)“神六”準備發(fā)射的場景時,學生們立刻興奮起來,小聲地議論著“這是‘神舟六號載人飛船”“里面的一位航天員叫聶海勝是咱襄樊人”“我長大了也要當一名航天員”……教師說:“大家想不想再看一遍“神六”發(fā)射的情景呀?”“想”學生齊答。當多媒體播放發(fā)射現(xiàn)場倒計時,學生們不約而同地高聲數著10,9,8,7,6……點火。教師順勢揭開課題,開展教學。本節(jié)課中,教師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把學生帶進了一個真實的情境中,調動了學生積極探索知識的動力,激起了學生的樂學情感。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對科學的向往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教學“能被2整除的數的特征”時,上課伊始,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一個數“2586”然后問:“這個數能不能被2整除?!睂W生經過計算,作出肯定的回答。這時教師接著說:“現(xiàn)在我和你們比一比,看誰能迅速判斷任意一個自然數能否被2整除”比賽結果,總是教師獲勝。這時學生在心中產生了疑問:“老師怎么能夠這么快地得出準確的答案其中有什么規(guī)律?”疑問產生好奇,好奇轉化為強烈的求知欲,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又如:在教學“圓周率”之前,教師給學生介紹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在數學史上的巨大貢獻,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同時指出在研究“圓周率”的的漫長歷程中古今中外數學科學家付出了畢生的心血,但至今仍沒有計算出它的結果。學生對這個數產生好奇,激起研究的欲望,因而產生了“圓周率是一個什么數?”“圓周率是怎樣算出來的”“圓周率到底能不能算出來”等疑問,使探究,發(fā)現(xiàn)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激發(fā)其興趣,使之愛學,啟迪其思維,使之善學,從而達到誘發(fā)求知情感的目的。
四、心懷教師期待之情――讓學生感受到你對他的期待
數學老師一般不做班主任,更要注意課間與學生經常在一起,主動接近學生,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興趣愛好,喜怒哀樂,和學生溝通。利用課堂語言和作業(yè)本傳送教師的期待,是師生溝通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方式。
在課堂教學時除了教學,還應該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學生在做練習的時候,教師應更多的走下講臺走近學生給學生必要的個別指導(特別是貧困生),當他們不正確時給予耐心的講解;正確時給予鼓勵,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認可的點頭,都是十分必要的溝通方式,讓學生感受到你對他充滿著期待。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边@句話道出了情感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教師是愛的使者,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用我們熱情,誠懇的胸懷,喚起孩子們的興趣,激情,贏得孩子們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參與,讓我們師生彼此敞開心扉,去感受課堂中生命的涌動和成長,讓我們致力于探索,創(chuàng)造充滿情感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fā)展,使教師的勞動里呈現(xiàn)出創(chuàng)造的光輝和人情的魅力。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壤上.?!毙抡n程標準也強調了在教學中對學生情感培養(yǎng)的重要性。這些都需要我們在實際的教學中強化情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積極的情感,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魚霞;情感教育??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2]凌峰?麥吉??情商--喚醒你心中的巨人??企業(yè)出版社?1997
[3]李蔚?祖品??課堂教學心理學??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4]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