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芹 鄧芝英
[摘要]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成為英語閱讀教學的一道屏障,葉圣陶先生“教是為了不教”思想高度關(guān)注學習者的“自得”與“習成”。原著閱讀的獨特優(yōu)越性決定著學習者必須“自得”, 選擇原著的基本原則規(guī)約著閱讀“自得”的值域,善教善導的組織策略通達至怡然“自得”的境界:“自能閱讀”和“自能作文”。
[關(guān)鍵詞]英美原著閱讀自得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210038
葉圣陶先生認為,實施教育的關(guān)鍵在于養(yǎng)成種種好的習慣,習慣的養(yǎng)成必須靠受教育者自己嘗試著去做,嘗試著按照規(guī)定的要求去實施。習慣的養(yǎng)成靠自勵,一切知識和能力的獲取靠自得。那么,就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來說,文化差異帶來的閱讀和理解障礙無疑是一只攔路虎。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痹谶@里,它把通過“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作為“拓寬視野”的重要手段和途徑。筆者認為,文學原著可當此任。
一、原汁原味:閱讀英美原著的獨特優(yōu)越性決定著學習者必須“自得”
閱讀本身就是“自得”的過程,任何人不能代替,作品中傳遞的知識、情感、價值觀等非親身體驗不可得。閱讀本身又是一個對話的過程,是讀者與作者之間一次跨時空的文化交流、學習與頓悟。從這個層面上講,閱讀的過程不啻為一次文化之旅,一次文化性的社會實踐。
英語學習具有跨文化的特性,閱讀英美原著具有不同于閱讀本民族語言文字所具有的獨特文化體驗。所以,高中學生學習英語,進行英美原著閱讀可行且必行。
英美閱讀原著具有促進英語語言學習的獨特優(yōu)越性。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寫照,學習英語首先要了解西方文化的背景、生活、習俗、思維習慣以及正確的語言表達方式。Nunan(1985)認為,教材必須反映目的語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使用時的社會文化語境,這就是所謂的語言材料的真實性(authentic English material)。真實的材料是指那些供英語為母語的人閱讀的材料,而不是那些專為第二語言學習者編寫的材料。英美原著突出的特點就是語言材料具有真實性,這種真實的語言材料會大大豐富學生的語言經(jīng)驗。
何況,英美文學名著自身的特點對高中學生英語語言學習的影響也是獨一無二的。名著是文學的經(jīng)典,它之所以能被稱為名著,就是因為經(jīng)歷了時間的檢驗,附有深刻的內(nèi)涵,這其中深刻的內(nèi)涵能夠引起各代讀者的共鳴。名著盡管記述的是過去了的某個時代的事,但是它表達的思想是不受時代限制的,對現(xiàn)代人也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名著是文化的結(jié)晶,我們作為中國人談到人生這個話題的時候,諸如孔子、老子、莊子等名著中的名言常會被引用,這是因為中華古老的文明扎根于這些名著里;同樣,在歐美國家,英美原著自然是他們的文化結(jié)晶。通過閱讀英美名著,學生,包括一般的讀者,都能夠從更加深刻的含義上去理解歐美文化。多閱讀英語名著,有助于學生更深刻地了解現(xiàn)代歐美人的為人處世觀念,在他們遇到閱讀文本涉及歐美文化的時候,就可以從西方人的思維角度自然去理解和感受。
名著是歷史的寫照,名著既然能得到各時代人的推崇,就說明各時代都認為名著有很多可取之處??墒且灿形覀冏x不懂的文學名著,比如Robert Burns 的 A Red,Red Rose,以及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詩歌和文學原著,因為這些文學作品所用的文字或者所表述的事件距離我們太遙遠。我們不是作品問世時代的讀者,因時空的限制而難以理解作者想傳達的內(nèi)容及思想,外語名著又加了一層詞匯的限制,就更易讓人望而卻步了。當然,并不是說因為這樣的原因,我們根本就無法讀懂文學原著,只是要求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采取一些正確的閱讀方法而已。所以學生理應受到鼓勵去體會原著的精髓,享受具有歷史沉淀韻味的文化熏陶。
二、適當適切:選擇原著的基本原則規(guī)約著閱讀“自得”的值域
在葉老看來,一個受過教育的人必須是一個具備足夠自學能力的人,能夠隨時隨地進行自我教育的人。閱讀西方文學原著以“自得”的過程,其突出的表征就是文化模仿和文化認同,這種模仿和認同基于文化理解,因此,選擇適當適切的素材供學生使用顯得尤為重要。有效選擇是有效閱讀的前提,如何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文學名著閱讀,實現(xiàn)自主學習的有效性?
首先,挑選能夠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文學原著。由于缺少使用英語的環(huán)境,學生學習英語基本上是為了考試和升學的需要,所以,指導學生選讀英文原著的時候,除了關(guān)注語法、句型、詞匯之外,更要注重內(nèi)容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比如可以先從反應西方風俗、文化的名著入手,或是已拍成電影的經(jīng)典名著入手,通過故事能了解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節(jié)日習俗等,有些對白、場景與日常生活情境密切相關(guān),學生會增加閱讀的興趣,那么,在學習中也就能更好地從西方人的思維去理解各方面的信息材料。
第二,教師要了解到不同文學名著作者的寫作風格不同,文筆相差也很大。即使是同一作者,他不同時期的作品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也會有所差異。這就要求在剛開始選擇閱讀材料時要謹慎,否則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三,文學名著中大量的生詞也成了學生聞之生畏的攔路虎,教師要按照學生的不同水平去幫助他們選讀適合自己的文學作品,以免損傷他們閱讀文學名著的熱情。一般說來,文學原著每頁的生詞不宜超過3%-5%,其中涉及的地名、人名、產(chǎn)品名等一般不影響閱讀。
第四,要保證良好的閱讀效果,要幫助學生選擇與他們英文水平相適應的文學作品。文學名著對于學生來說,過難或者太易都不能激發(fā)學習動機。那么怎樣才能正確判斷自己的水平和文學名著的水平是否一致呢?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首先嘗試閱讀第一章,不查閱任何字典。然后對照中譯本檢查自己理解的程度,70%-80%以上即可以說水平合適。如果沒有中譯本,也可以只看開頭幾段,把生詞查完后對照查之前的理解程度來判斷。有人也提出了以生詞量的多少作為選擇的標準,3%-5%的生詞量是一般要求。然而有的作品即使有大量的詞匯學生不認識也不會影響閱讀(這類詞匯主要包括專業(yè)領(lǐng)域的名詞和部分形容詞,還有少部分可以猜測意思的動詞和動詞短語),另外一些作品則正好相反。所以還是主張以理解程度來判斷。平時閱讀只要多嘗試不輕易放棄,就不會錯過一些表面上很難但實際上能讀懂的文學原著。較容易的作品如 Sydney Sheldon寫的The Sky Is Falling,Dave Berry寫的Big Trouble,John Grisham寫的The Brethren。
用閱讀文學名著來提高英語水平是個長期的過程,對于一些想利用閱讀幾本文學名著就能提高英語水平的學生來說,其短期的效果是不會令人滿意的。這就需要教師的耐心指導。因為這樣的自主學習可以說是終身學習,重質(zhì)不重量,只要平時能在固定的時間每次花十五分鐘或半小時來讀一個片段,一年讀一兩本文學原著也是能有所得的。這就要求學生以平和的心態(tài)來進行自主學習。
三、專業(yè)專能:善教善導的組織策略通達至“怡然自得”的境界
1.通過有效閱讀文學原著指導學生“自能讀書”
指導學生有效閱讀文學原著,是在強調(diào)語言學習的系統(tǒng)性之外,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真實環(huán)境的英語,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筆者在自己的班級進行了文學名著的示范教學,教學步驟如下。
Prereading
(1)A notebook, computer or several pieces of card, used to write down new words, phrases, excellent setences, difficult sentences and your comments.
(2)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剛開始閱讀的階段也是最容易放棄的階段,所以這樣的心理準備一定要做好:剛開始不會很容易的。尤其是前兩個月的閱讀,主要目的是用來調(diào)整個語言體系和記憶新的詞匯短語。絕大多數(shù)英語的閱讀者都會遇到這個階段,克服的方法也只有一個,那就是持續(xù)不斷地閱讀和記憶。只有在掌握了基本的詞匯之后,才有可能欣賞。
While reading
(1)Silent reading is required in this extended reading class.
(2)Learn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some new words.(eg. noun,verb,adjective, and verb phrase)
(3)Time is limited by the teacher while students are reading.
Post reading
Your summary or comment is required after you read this part of the article.
Group work——discuss and present your comment on what you have read.
閱讀文學名著不是被動吸收的過程,而是主動參與的過程。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學生積極參與、在學習中采取主要的地位至關(guān)重要。在這個文學閱讀的指導課中,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點。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閱讀、分析、討論、展示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善于對所學的東西進行歸類,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這樣才會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2.通過有效閱讀文學原著指導學生“自能作文”
閱讀英美文學原著應是提高中學生英語書面表達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
其一,英美原著中的語言表達方式對改善中學生的英文寫作大有裨益。因為閱讀英美文學原著有助于學生了解西方人的語言表達習慣和思維方式。中西方人由于所處地理位置、生活環(huán)境和方式不同,對事物間關(guān)系的推理和概念的形成都有很大差異,因而就有著不同的語言表達習慣和思維方式。比如,在對待別人的贊揚時,中西方人的回應就有很大差異。西方人聽到別人贊揚,一般會說聲“謝謝”,表示接受對方的贊揚。而中國人聽到別人贊揚,則通常要謙虛地說:“不!不!”或“哪里!哪里!”等。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點看來,如果像西方人那樣接受別人的贊揚,則意味著有驕傲自滿情緒或缺乏教養(yǎng)。
其二,閱讀英美文學原著有助于學生了解西方人的篇章建構(gòu)方式和寫作習慣。由于思維方式、生活習慣、表達方式的差異,英漢兩種語言有著不同的話語邏輯前提,遵循著兩套不同的篇章結(jié)構(gòu)原則。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習慣于在比較廣闊、模糊的語境中理解語句,而說英語的人則習慣于在比較狹小的、明確的語境中理解語句。如果用漢語的寫作習慣和思維方式去建構(gòu)英文篇章,便會出現(xiàn)英語“不銜接”和“不連貫”的問題。
其三,閱讀英美文學原著有助于學生加深理解英語單詞的意義和用法。寫好句子是寫好文章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