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瑤
1946年5月27日,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由吉林撤退到舒蘭以南的一個宿營地,打前站的管理處處長何敬之,預備了一點酒菜,請參謀處處長李作鵬、情報處處長蘇靜、通信處處長張瑞到他住處吃飯。大家在炕上剛剛坐定,林彪闖了進來。他一見李作鵬端著酒杯,勃然大怒,順手把炕桌掀翻,把桌上碗、筷、酒、菜稀里嘩啦弄了一炕。接著,他就抄起一個挎包,要掄打李作鵬。跟隨林彪的前方野戰(zhàn)政治部副主任陳沂和秘書季中權連忙攔住。林彪破口大罵:“你們還在這里醉生夢死,部隊搞得這樣亂七八糟,你們也不心急?!彼钢钭鼯i責問:“部隊現在在哪里?”又指著張瑞的鼻子說:“電臺現在還沒有到,與部隊聯系不上,你們也不管!”
林彪平素沉默寡言,像這樣大發(fā)脾氣是很少見的。他所為何事?事情要從四平保衛(wèi)戰(zhàn)說起。
四平保衛(wèi)戰(zhàn),民主聯軍陷入被動局面
1946年4月初,國民黨軍集中11個師,從沈陽由南北兩個方向向東北民主聯軍發(fā)起進攻,南面以新六軍為主力進攻本溪,北面以新一軍為主力進攻四平。
解放軍作戰(zhàn)的原則是“以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為主要目標”。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當敵人進攻時,一般應當退卻,待敵人分散后,再集中兵力尋機各個殲滅敵人。按照這個原則,四平不應堅守。
但是,當時國共雙方正在馬歇爾的調停下進行關于東北的和平談判,談判很可能達成就地停戰(zhàn)的協議。也就是說,當停戰(zhàn)協議生效時,誰占的地方就歸誰。在這一特殊形勢下,堅守四平就比從四平后撤有利。于是,林彪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從4月18日起,在東起火石嶺,西到八面城的百里防線上部署了6個師的兵力進行頑強抗擊。
4月20日,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致東北局和林彪電,要求“南滿部隊速調一部北上,交林直接指揮作戰(zhàn)”。
遵照這一指示,林彪決定將由本溪北上的第三縱隊兩個旅迂回到昌圖縣雙廟子一帶,卡斷進攻四平的國民黨軍的后路。
5月3日,毛澤東得悉后致電林彪:“集中兩個旅于雙廟子以南開辟第二戰(zhàn)場,斷敵后路,計劃甚好,望堅決執(zhí)行。但該兩個旅新到疲勞,似宜給以數天休息與準備時間,然后舉行攻擊?!?/p>
此時,民主聯軍把重點放在守四平上,國民黨軍的進攻方向卻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杜聿明決定首先打下本溪,然后抽調攻占本溪的新六軍和第五十二軍北上,以加強進攻四平的兵力。在占領本溪之前,他命令鄭洞國休整部隊,暫時緩攻四平。為了迷惑林彪,他還采用林彪慣常使用的聲東擊西之計,通過報紙發(fā)布了他到四平督戰(zhàn)的消息。
4月29日,國民黨軍大舉進攻本溪。民主聯軍因寡不敵眾,經5天奮勇抵抗后于5月3日主動撤出本溪。
5月6日,毛澤東致電蕭華并告林彪:“本溪雖失,你們牽制敵人甚多,這就是勝利。望鼓勵各旅繼續(xù)在本溪周圍阻擊敵人,并派部襲擊敵之來路,務使新六軍、五十二軍不能北上為要。”
然而,“務使新六軍、五十二軍不能北上”的任務已經難以完成了。從5月8日起,杜聿明占領本溪后,用火車把新六軍星夜從遼陽趕運到開原。5月13日,新六軍在開原一帶集結。
此時,在昌圖一帶的民主聯軍第三縱隊就由進攻轉入防御,由迂回到敵側后,開辟第二戰(zhàn)場,以進攻攻打四平的國民黨軍,改變?yōu)樽钃粜铝娏恕?/p>
本來,在沈陽以南的本溪和在沈陽以北的四平,是兩個戰(zhàn)場。民主聯軍為了加強北線守四平的兵力,將南線本溪方向的兵力北調,從而削弱了南線。杜聿明攻占本溪后,減少了后顧之憂,將進攻本溪的兵力北調。民主聯軍兵力集中了,杜聿明隨之也將兵力集中,民主聯軍仍然未能擺脫被動局面。
為擺脫被動局面,林彪決定撤退
1946年5月14日,新六軍等部4個師在四平以東的威遠堡同民主聯軍第三縱隊遭遇。新六軍以小部隊同第三縱隊在陣地上廝殺,同時,使用600輛汽車,裝運主力強行北上。途中遇到溝坎或道路翻漿時,便鋪上鋼板通過。等三縱發(fā)現要堵截時,汽車隊已絕塵而去。新六軍突破三縱防線后,迂回到四平東北,企圖割斷守軍退路。
林彪看到國民黨軍的意圖是占領四平東北的制高點塔子山。如果國民黨軍占領了塔子山,整個四平的防御體系就有崩潰的危險。5月17日,三縱報告:“新六軍攻占西豐、平崗后,于晚6時進占哈福站?!绷直肓⒓聪蛎貢谑雒睿骸霸倜由绞剀姡钌倜魈煲敯胩?,不惜一切犧牲。”
此時,民主聯軍經過一個月的四平保衛(wèi)戰(zhàn),傷亡已達8000余人。5月18日,林彪致電中共中央和東北局:“四平以東陣地失守數處,情況危急?!?/p>
怎么辦?撤不撤?林彪決心難定。幾天來他晝夜無眠,低著頭在屋內來回踱步。
林彪的住處同房東的住房窗戶對窗戶。他在屋內的一舉一動,房東可以一覽無余。一天中午,房東大娘問林彪的秘書季中權:“你們那位同志(指林彪)是不是丟了什么東西?”
季中權納悶地回答:“沒聽說丟什么東西啊!”
大娘說:“怎么沒有?那位同志低著頭在屋里找了一上午。”
季中權恍然大悟,不禁失笑。
經過反復思考,為擺脫被動局面,林彪決定撤退。他把前方野戰(zhàn)政治部正、副主任陳正人、陳沂叫去,要他們起草從四平撤退告全軍的電報。
林彪說:“估計敵人明天即可占領塔子山。塔子山如失守,敵人就可從我們側后迂回,割斷我們的退路,那我軍就將完全被動,甚至有被殲滅的危險?!?/p>
林彪停了一下,感到對這一仗還應當辯證地看,為了鼓舞士氣,應給予一定的正面評價。他接著說:“要告訴部隊,這一仗已經大量消耗了敵人,贏得了在后方發(fā)動群眾、清剿土匪的時間。部隊也得到了鍛煉?!?/p>
隨后,林彪下達了撤退命令,并要求七師在三道村子北山、七旅在四平東南高地掩護全軍撤退。
5月18日深夜,林彪致電中共中央和東北局:“敵本日以飛機大炮坦克車掩護步兵猛攻,城東北主要陣地失守,無法挽回。守城部隊處于被敵切斷的威脅下,現正進行退出戰(zhàn)斗。”endprint
作戰(zhàn)科科長王繼芳叛逃,使林彪面臨“每戰(zhàn)必殆”的局面
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撤退本可以擺脫被動,但是,在這節(jié)骨眼上,司令部參謀處作戰(zhàn)科科長王繼芳叛逃,導致部隊在敵人追擊下十分被動。這是林彪大發(fā)脾氣的遠因。
王繼芳,四川人,參加過長征,延安抗大畢業(yè),抗戰(zhàn)勝利后調到東北任東北民主聯軍司令部參謀處作戰(zhàn)科科長。在四平保衛(wèi)戰(zhàn)期間,東北民主聯軍總部駐在四平北面的梨樹縣。當總部由梨樹縣向公主嶺轉移時,王繼芳托詞要等人,結果臨陣叛逃,叛變后改名王瘦芳。王所以叛變,除了害怕艱苦、對革命前途喪失信心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迷戀上了當地一個富戶的女兒。他叛逃不久就同這個女孩子結了婚。解放軍解放成都后,他被捕,然后被押送到當時在武漢的四野總部判處死刑。當時,國民黨軍得到王繼芳這個叛徒后,任命他為少將參議,并在報刊上大肆宣傳。
作戰(zhàn)科隸屬于參謀處,李作鵬對王繼芳叛逃負有領導責任。據李回憶,林彪雖然沒有就此事批評他,但對他態(tài)度明顯冷淡了。
王繼芳叛逃在作戰(zhàn)上給東北民主聯軍帶來了嚴重惡果。國民黨軍得悉東北民主聯軍能夠破譯國民黨軍的密碼電報,于是在密碼上加了密,使民主聯軍一時難以破譯,從而不能及時了解敵情;反之,國民黨軍則知道了民主聯軍的番號、人數以及撤退命令。但是僅僅如此,國民黨軍還不敢進攻長春。因為當時在東北督戰(zhàn)的白崇禧和杜聿明聽說在東北民主聯軍中有6000名蘇聯紅軍的便衣隊,顧慮如果進攻長春可能會同蘇聯紅軍的便衣隊打起來,會招致北面蘇聯紅軍的反擊,引起國際糾紛。當他們從王繼芳那里得知東北民主聯軍中并沒有蘇聯人后,便解除了這一顧慮。于是,一改小心謹慎的作風,不怕分兵冒進,利用其機械化優(yōu)勢,多路瘋狂追擊。據時任民主聯軍第一師政委的梁必業(yè)回憶:王繼芳叛逃后,“帶走了我軍撤退的命令。敵人不僅知道了我軍的行動部署,還了解到了各部隊的兵力和主官的姓名。因此,倚仗精良的美械裝備,放肆地進行追擊。幾個人坐上一輛吉普車,帶上一門炮就可以在公路上向我后撤部隊炮擊。但是,我軍的戰(zhàn)斗力仍然基本得到保存。敵人在追擊中除占領一些地方外,對我軍力量并沒有什么損傷,連一個班也沒有撈到”。
盡管部隊力量得以保存,但由于在敵人全線猛追的情況下,總部與各部隊電臺都處在不斷的撤退行動中,因此聯系常常中斷,使林彪既不能了解敵情,也不能掌握部隊。孫子曰:“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zhàn)必殆?!绷直氘敃r正面臨不知彼又不知己的狀態(tài)。
迫切需要及時保持同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聯系
此外,林彪還迫切需要及時保持同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聯系。早在1946年5月1日,毛澤東就接受了林彪的意見,在電報中明確“前線一切軍事政治指揮,統屬于你,不應分散”。得到中央授權后,林彪于5月10日致電東北局并轉中共中央,就東北局和東北民主聯軍的領導人的職責分工提出調整意見,建議在羅榮桓赴蘇聯治病期間,由高崗代理羅榮桓第二政委的職務,譚政任政治部主任,陳正人任政治部副主任兼前方野戰(zhàn)政治部主任,蕭勁光任北滿軍區(qū)司令員,呂正操分工著重鐵路、汽車的運輸交通管理。建議彭真“除一般的領導和各種政策的領導外,其次為財政經濟工作”。
5月11日,彭真復電林彪并報中共中央,認為對東北局和東北民主聯軍領導人的職責分工需要召開會議研究。
5月13日,中共中央致電林彪和東北局:“照林彪電以高崗代理羅榮桓為第二政委……此事如東北局同意,望速通知高崗?!钡珜α直肫溆嘁庖娋幢響B(tài)。
毛澤東之前雖然明確“前線一切軍事政治指揮,統屬于你”,但現在已經撤退,四平前線已不復存在,軍事政治指揮是否還“統屬”下去?中央對他提出的東北局和東北民主聯軍領導人的職責分工究竟態(tài)度如何?因為林彪心中懸著這兩塊石頭,非常希望了解中央的態(tài)度,所以每到一地,都要首先問電臺同中共中央及各部隊的聯絡情況。
李作鵬等人占用了電臺的吉普車
到達舒蘭時,林彪見電臺遲遲未到,一問原因,才知道是李作鵬等人占用了電臺的吉普車,電臺人員沒有車,掉了隊。
林彪知道李作鵬愛喝兩盅,綽號李大燒鍋,心想形勢這么緊張,他總不至于又喝酒去了吧?林彪憋了一肚子火,讓秘書帶他去找李作鵬。
林彪等人到了何敬之的住處,進屋后,果不其然,看到李作鵬等正圍坐在炕桌旁喝酒。他焉能不發(fā)火?這就是他掀翻李作鵬等人飯桌的近因,或者說是導火索。
對此事,李作鵬在回憶錄中寫道:“這是我在戰(zhàn)斗歲月中,受到的最嚴厲的批評。到舒蘭后,林彪因又急又氣病倒了,我的心情更加痛苦不堪。我主動到陳正人面前承認錯誤,并痛哭一場,第二天我就向林彪呈遞了書面檢討,檢查自己應承擔的責任。這次教訓對我來說真是刻骨銘心、悔恨萬分。林彪的痛罵成為我工作的警示,終生難忘,使我今后在工作中不敢有絲毫懈怠?!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