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鋒
(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 外語與旅游學院,江蘇 無錫 214121)
傳統(tǒng)語義觀從形式主義出發(fā),認為語言符號所標記的內(nèi)容就是語義,意義的生成與形式、與所指是規(guī)約的。認知語言學概念整合理論打破傳統(tǒng)的靜態(tài)的認知框架的分析方法,為意義成因提供了整合理論依據(jù),認為語言“本身不具有意義”,“意義不在語言之內(nèi)”,但語言能“引導出意義”[1],“語言表達式?jīng)]有意義;語言表達式是推動人們運用熟知的過程構建意義的動力。詞語的意義絕不是存在于詞語之中”[2]206。概念整合是人類把來自不同空間的輸入信息有選擇地提取部分意義整合起來而成為一個新概念結構的一系列認知活動。雙關語是人類日常話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種話語交際形式,它利用同音或同義現(xiàn)象,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或多重意義。好的雙關語句使語言表達得含蓄幽默,達到加深語義,緩解緊張壓力,抑或譏諷社會的目的。而用概念整合理論能為我們理解雙關語帶來認識上的新突破。
Fauconnier從心智空間出發(fā),探討了語言在認知層面的操作基本上是由“心智空間”完成的,心智空間是語言結構表達出來的思維或心智構造物,語言結構與心智結構兩者之間是相互映襯的構建過程。心智空間在話語、篇章的形成過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引導作用。后Fauconnier和Turner又對心智空間理論進行完善,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論。認為概念整合是在四個基本空間進行的:始入空間Ⅰ,始入空間Ⅱ,共有空間,整合空間。兩個始入空間要有相關性,通過選擇性映射和壓縮進入到共有空間,共有空間突顯最有用的相關部分,最后經(jīng)過整合空間,產(chǎn)生一個新創(chuàng)意義。Fauconnier和Turner將這四空間的關系以下列圖示加以描述[2]48:
圖1 Blending space Fauconnier&Turner四空間圖示
以The surgeon is a butcher為例:
將始入空間Ⅰ“外科醫(yī)生”和始入空間Ⅱ“屠夫”進行整合進入共有空間,在這個空間里通過壓縮將他們的穿著、操作對象、使用工具、工作方式等相關部分進行整合,最后在整合空間里得出外科醫(yī)生“無能”的概念。盡管外科醫(yī)生和屠夫都沒有“無能”的意思,但通過概念整合卻產(chǎn)生了這樣一個新創(chuàng)意義。概念整合是普遍存在的,它打破了語義真值分析的局限性,也對早期以Lackoff為代表的概念隱喻理論的完善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雙關語是人類語言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它們能表現(xiàn)出非常多的甚至自相矛盾的意思。眾多語言學家、哲學家都曾運用各種理論進行過分析。本文將從概念整合理論的角度來說明概念整合對雙關語的解釋具有相當強的說服力。
例1:A bicycle can’t stand on its own because it is two-tyred.
意義1 自行車站不起來,因為它有兩個輪胎。
意義2 自行車被主人騎了很長時間,太累了,站不起來。
在這句話中,始入空間Ⅰ是意義1,始入空間Ⅱ是意義2,兩個空間的相關部分投射進入共有空間,在這個共有空間中,相似點是“站不起來”,最后通過心智概念整合,產(chǎn)生了“自行車站不起來的原因是:只有兩個輪胎和用得太久了”的新創(chuàng)意義。
例2:He drove his expensive car into a tree and found out how the Mercedes bends.
這句話中,始入空間Ⅰ是名貴車Mercedes,始入空間Ⅱ是Mercedes“撞彎”了,這兩個空間一般來說沒什么關系,Mercedes不大可能撞彎,但通過整合卻實實在在的產(chǎn)生了這個意義。在整合空間里,作者表達了這樣的譏諷嘲弄之意:開Mercedes的主人太不小心,Mercedes車的質量并不如人們想象中那樣好。
句子結構、文字符號表征是概念整合的“有形支點”。Hutchins認為有形結構投入到整合空間可以對概念整合起到穩(wěn)定作用,有形結構就像支點一樣,可以對概念整合起到制約和支持的作用[3]。在上述例句中,句子結構及相應的物質體如自行車、輪胎、Mercedes車、樹木等有形支點限制了其整合空間只能在它們的框架下進行,否則,話語將漂移,整合無法完成,雙關語意思也就無從理解。有形結構不僅包括這些有形的物質實體,凡是可體驗、感知的東西都是概念整合過程中某種意義的載體。王正元認為有形結構同概念結構之間隱匿著很多關系,如果我們把有形結構設為MS(material structure),概念結構設為 CS(conceptual structure),那么同一MS在不同語境中有形結構和概念結構之間的關系為[4]:
圖2 有形結構和概念結構關系圖
這一結構表明語境和文化背景有時候在話語理解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雙關語中,有形結構常同多個概念結構進行整合,產(chǎn)生多重意義。在例2中,語境和背景等有形支點首先限制了話語發(fā)生的框架,在這個框架中,名貴車 Mercedes Benz撞到樹上撞彎了。在整合空間中產(chǎn)生了多重意義。
Coulson指出:整合理論要更多地對背景區(qū)給予關注。背景區(qū)起概念整合的動因作用,文字語言的常規(guī)意義在隱喻理解中是重要的。在理解雙關語時,通常文字的字面意思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5]。因此要很好地理解雙關語,必須考慮這些有形支點、背景、文字字面意義,再與Fauconnier的四空間概念整合理論結合起來。我們將Fauconnier的四空間結構修正如下:
圖3 新概念整合空間圖
在這個概念模型中,有形支點與關聯(lián)是前提,因為任何話語包括雙關語都是以有形支點為支撐,而且三個空間相互關聯(lián),即使表面不關聯(lián),也是有意設置傳遞某種意圖。背景和文化因素是必要條件,雙關語的發(fā)生往往是在線構建的。整合空間是動態(tài)的,并具有輸入空間所不具備的或非對應的層創(chuàng)結構[6]。此模型充分考慮到了概念在整合過程中能動用的所有因素,只有將背景、文化(輸入Ⅰ),字面意義(輸入Ⅱ),推理意義(輸入Ⅲ)有機地整合起來,才能真正理解雙關語的意思。
例3 Every kid should have an apple after school.
意義1:課外每個孩子都應有個蘋果。
意義2:課外每個孩子都應有臺蘋果機。
這是美國蘋果生產(chǎn)廠商做的一則廣告。這里有形支點是every kid,apple,school及句子結構且相關關聯(lián)組成句子。輸入Ⅰ是美國的英語廣告,輸入Ⅱ就是其字面意義:課外每個孩子都應有個蘋果。輸入Ⅲ就是其推理意義:課外每個孩子都應有臺蘋果機。三個輸入空間相互關聯(lián),進行概念整合:蘋果電腦有益于孩子智力,就像蘋果能給孩子提供健康營養(yǎng)一樣。蘋果生產(chǎn)商做廣告,巧妙利用雙關語,推廣了美國文化及其企業(yè)文化,同時成功推銷了其產(chǎn)品。有這樣一則漢語廣告:
例4 人類沒有聯(lián)想,世界將會怎樣?
聯(lián)想電腦做的廣告與例3的蘋果電腦廣告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1)(2)(3)和(4)這四則雙關語的解讀中可以看出,F(xiàn)auconnier的四空間概念整合理論不足以完全解釋和理解雙關語的用法,這是因為雙關語的解讀還牽涉到背景、文化知識及不可或缺的字面常規(guī)意義。
圖4 新概念整合理論例圖
雙關語是一種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辭方式,給人以深刻印象。但任何形式的雙關語均受制于背景及文化知識。它們只有在特定的語境中才能被理解。Fauconnier的四空間概念整合理論似乎只瞄準了描述的認知范圍及產(chǎn)生概念整合的共性原則,而沒有充分考慮到背景和文化因素。本文吸取Fauconnier的四空間概念整合理論,創(chuàng)設性地提出一種新概念整合理論模型,認為雙關語要以有形支點為支撐,同時輸入空間之間要有關聯(lián)性,否則雙關語無法解讀;雙關語的解讀要以字面常規(guī)意義為參照點,將字面意義同推理意義結合起來才能達到對雙關語的正確理解。
[1]Fauconnier,G.Espace menteaux—Aspects de la construction du sens dans les langues naturelles[M].Paris:Editions de Minuit.1984.
[2]Fauconnier,G&Turner,M.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Basic Books,2002:206,48.
[3]Hutchins,E. Material Anchors for Conceptual Blend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5(37):1555-1577.
[4]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論及其應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8,183.
[5]Coulson,S.&Oakley,T.Blending and Coded Meaning:Literal and Figurative Meaning in Cognitive Semantic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5(37):1510-1536.
[6]張輝,楊波.心理空間與概念整合:理論發(fā)展及其應用[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