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換超 張慶秀 徐鵬 韓金森
作者:王換超,河北師范大學匯華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教育技術理論與應用、教育信息化、教師教育;張慶秀,河北師范大學信息技術學院(050024);徐鵬、韓金森,河北師范大學匯華學院(050090)。
頂崗實習支教工程有力地加強了師范生培養(yǎng)力度,強化了師范生教學技能實踐環(huán)節(jié),強化了師范生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當前頂崗實習生支教工作的開展已達到穩(wěn)步前行的階段。那么,如何進一步推進頂崗實習支教的新進程,是值得思考的現實問題。在此以教學研究為線索,探求頂崗實習支教的新發(fā)展、新思路,以期與同仁交流分享。
實踐證明,教研活動的開展很大程度推動了頂崗實習支教。如圖1 所示,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呈現頂崗實習支教工作新風貌。
在為期一學期的頂崗實習支教過程中,以實習生為主體,在不同階段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研究活動,有助于師范生教學技能的提升與完善。即在保障常規(guī)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加之以學科教研活動、課例研修活動、專項技能教研為主要形式的教學研究活動,打造全新的頂崗實習內涵,旨在通過教學研究推動頂崗實習新的發(fā)展。
學科教研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切實提高全體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增強教師的課程實踐能力。因此,基本點必須放在課堂教學和課程改革實施中教師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著眼點必須放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切入點必須放在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生長點必須放在促進學生發(fā)展和教師自我提升上,在全面實施的基礎上深度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1]。
課例研修指的是以課例為載體,將一群志同道合的教師、專家和學校管理者聚合在一起,確定課題教學中關注的問題,共同在教學實踐中持續(xù)學習、反思并改進,促進團隊共同成長的研修方式。在構建研修團隊的過程中,需要明確有效組織課例研修的關鍵因素、組織方式、人員分工和基本操作流程。[2]
專項技能在此特指六項教師職業(yè)技能,主要包括語言文字技能、教學設計技能、課堂教學技能、運用教學媒體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組織和指導課外教學活動技能。
在為期半年的頂崗實習支教過程中,要充分挖掘實習生的潛力,把握來之不易的實踐機會。期間主要圍繞學科教研活動、課例研修活動和專項技能教研等教學研究形式開展工作。
學科教研活動開展 實習中,學科教研活動主要是以頂崗實習中遇到的各類教育教學問題為研究對象,以實習生為主體,以常態(tài)教研活動為依托,結合巡回教師及特聘名師的指導,有針對性地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的教研活動。
常態(tài)實習中,實習生和實習學校經驗豐富的教師集體備課,參與學科教研組教研活動:一方面能夠成為經驗豐富教師的影子,直接向教師學習教育教學經驗;另一方面逐漸介入幫助教師做一些有意義的教學工作,有助于提升對教學的深入理解。
課例研修活動開展
1)加強理論學習。理論學習是開展課例研修的首要任務。在實習開始前,采用任務驅動法為準實習生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其中包括對教材的熟悉,對教學法的復習,以及對于課例研修的學習。前兩者不需要太多的指導,實習生在校期間開設相關課程。需要強調的是課例研修,它對于準實習生來說是完全陌生的,因此,預設學習課例研修的環(huán)節(jié),有助于在實踐中更加順利地進行課例研究??赏ㄟ^QQ 群共享文件,為實習生提供有關課例研修的資料,如課例研修相關論文、課例研修相關書籍(如齊渝華的《怎樣做課例研修》)、課例研修成果樣刊等,旨在讓準實習生充分了解課例研修,掌握做課例研修的一般步驟和成果形式表現。
2)立足實踐準備。要做好一項教學研究,必須立足于實踐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學實踐是開展課例研修的平臺和土壤。實習開始后的第一個月內,實習生需要盡快熟悉實習環(huán)境,了解學生,掌握教學常規(guī)和學科教學內容,用最短的時間發(fā)現學科教學中的問題點,以此為錨,作為課例研修的主題。再者,鑒于課例研修依托團隊完成,可將實習學校的教師指導融入團隊中,起到實踐上的指導和幫助作用。
3)落實開展研修。實踐課例研修,是每一位參與者展現和提升研修技能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基于上述理論學習與實踐準備,落實開展課例研修從第二個月開始正式啟動。在駐縣教師的統(tǒng)一安排下,以科研小組為單位進行具體安排。
首先,確立研修主題和研修團隊。主題源于教學中的問題,且切入口要小。研修團隊以實習學校為單位進行結組,每個團隊6 ~8 人為宜。其中,每位成員的工作職責要明晰。
其次,依據課例研修的基本操作流程,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依次開展三課兩反思的課例研修實踐活動。
4)整理研修成果。梳理課例研修成果,是投身于課例研修者最終的期待。研修成果主要形式有課例研修報告和視頻案例。參與課例研修的實習生將原始行為與新式行為進行比較,在理論知識的支撐下,對實踐行為進行理性思考與反思,總結提煉新的經驗與行為,把“做”的“寫”出來,形成課例研修成果。研修成果是團隊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團隊中每一位教師成長的見證,更是指引實習生提升教學技能、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的寶貴資源。
專項技能教研活動開展 及時發(fā)現實習生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六項技能存在的問題組織教研活動,以專題講座、專業(yè)培訓指導等形式開展,結合競賽式活動,加強鞏固教學技能的提升。如面向頂崗實習生開展各類專題式講座或現場演練、信息化教學設計、多媒體課件制作、電子白板使用、課堂管理等各項活動。
1)專題式培訓培養(yǎng)運用多媒體技能。邀請基礎教育相關領域優(yōu)秀教師為實習生做專題培訓,培訓以頂崗實習生實踐中使用課件遇到的問題為契機,以講授與實戰(zhàn)練習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培訓者結合新理念與新方法及自身多年教學經驗,為實習生講授教學課件的設計思想與制作方法,并針對常用教學課件制作技巧和方法進行現場演練。
2)競賽式活動鞏固提升教學設計技能。以縣為單位,擬定的“教學設計大賽”活動方案規(guī)定,以提高實習生教學技能為宗旨,增進相互交流與學習,以促使實習生更快地成長與進步為目的。要求實習生從所任教課程中自主選題,從親身教學實踐出發(fā),結合新課程標準理念,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旨在進行階段性的教學設計方案檢驗。如若受到當地教育局領導高度重視,可由實習縣委派專業(yè)評委進行“教學設計大賽”評審工作。此項活動促使實習生教學知識和技能快速提升,即競賽式活動成為實習生教學設計能力提高的助推器,為頂崗支教的穩(wěn)步前行奠定堅實的基礎。
實踐證明,依托教學研究活動的頂崗實習支教取得顯著成效。實習生專業(yè)技能和科研能力方面均有質的提升,并撰寫出優(yōu)秀課例研修報告冊七本,涉及多個文理學科,如英語、語文、化學、歷史等,共計29.514 3 萬字。教學研究活動開展的同時,帶動實習當地多位教師共同參與,基礎教育一線與實習生形成合力,有力地推動頂崗實習支教的蓬勃發(fā)展。
[1]雷樹福.教師教育金鑰匙叢書:教研活動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齊渝華.怎樣做課例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