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英
【摘 要】良好習慣的教育培養(yǎng),就是我們常說的“教養(yǎng)”。學會做人,就要做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抓好養(yǎng)成教育,讓學生在養(yǎng)成教育中健康地成長,讓他們學會做人的道理,是教育的精髓所在。
【關(guān)鍵詞】養(yǎng)成教育 學校 家庭 孩子 成長
孩子們每天背著書包來到學校,是為了學知識、學做人,學做一個會愛的人,愛父母、愛師長、愛同學、愛班級、愛學校,學會與伙伴相處,學會謙讓,學會關(guān)心……學做一個文明的人,要講衛(wèi)生,不說臟話,在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學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關(guān)心國家大事、剖析社會現(xiàn)象、熱心公益事業(yè)……這些,都是一個人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教育培養(yǎng),就是我們常說的“教養(yǎng)”。學會做人,就要做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了這樣一句話:“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蔽覈逃胰~圣陶先生也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習慣?!弊鳛橐幻處?,我們應該認識到抓好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教育、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學生在養(yǎng)成教育中健康快樂地成長。下面我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好習慣談談自己的點滴做法:
一、養(yǎng)成教育可從細微處入手
一個人的日常所作所為可能是件很小的事情,但可以反映一個人的修養(yǎng)與素質(zhì)。因此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生活實際,在工作中我從小處著手,扎扎實實地抓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這學期我新接了一個班級,每天我進入教室時,總感覺怪怪的,教室里為什么亂亂的呢?我留心觀察了一下,發(fā)現(xiàn)每節(jié)課下課了,同學們都沒有收拾課桌的習慣,桌面上橫七豎八地擺放著打開的書、作業(yè)本、筆,甚至衣服等,書包抽屜也像個“垃圾桶”似的。上課了,讓他們找出相關(guān)的教科書,翻來轉(zhuǎn)去地找了老半天才拿得出來;有時,明明上的是語文課,但桌面上依然翻打開著的數(shù)學書、練習本。這一切,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于是我嘗試著讓他們學會整理自己的物品,還同學們一個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我給他們編了個小童謠:“小小學生學自理,樣樣東西放整齊。書包抽屜不凌亂,雙手靈巧勤整理。輕輕松松找物品,方便整潔又省事。自己事情自己做,大家看到都夸你?!泵刻於加浀枚酱俸⒆觽兪帐罢n桌,還進行比賽,看誰做得好。一個月過去了,現(xiàn)在每天進入教室,看到教室里干凈整潔的樣子,看到同學們的變化,我心里感到非常欣慰。所以,實施“養(yǎng)成教育”,作為教育者,一定要留意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行,選擇最好的教育手段,“對癥下藥”,以期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二、養(yǎng)成教育要家庭學校互相聯(lián)系,不可或缺
作為一名班主任,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要想關(guān)注好每一位學生,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就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因為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只是一部分,另外還有大部分時間是花在家里,所以養(yǎng)成教育不能只在學校進行,還要及時和家長取得聯(lián)系。
我曾帶過這樣一個學生,他是班長,各方面都很優(yōu)秀。但有一陣子,他上課時經(jīng)常目光游離,還有時發(fā)呆。我跟他談心,他總說沒事,請老師放心。家長說在家里一切正常,孩子回家也跟往常一樣做家務和功課。后來,通過其他同學的了解,我才知道這孩子最近迷上了學校門前小商店的抽獎活動。有一次孩子只花了5角錢卻中了20元錢的大獎,他興奮得不得了,大方地又買吃的又買喝的,從此就沉迷于此,天天想著怎樣中獎。有一次,他是把別人中獎后撕碎的獎券從地上撿起來,小心地粘貼上,去向老板去兌獎。又有一次,他居然偷了家里的20元錢,全部用于抽獎。我知道這一情況后,及時和家長聯(lián)系溝通。在我們大家共同的教育引導下,孩子終于遠離這一活動,回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問題終于得到妥善解決。
三、養(yǎng)成教育要以身作則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身教重于言傳”,這是好多老師都懂的至理名言。細心的老師不難發(fā)現(xiàn),板書“龍飛鳳舞”的老師,帶出來的學生寫字大都是潦草的;板書認認真真的老師,帶出來的學生寫字大都是端端正正的。所以,想讓學生做好,老師自己就要先做好。比如,一開始,我覺得同學們不夠禮貌,他們見到老師總是害羞地躲起來。于是每天見到同學們,不管是誰,我都主動熱情地和他們打招呼,再適時引導他們,說:“下次見到老師,要輪到你主動向老師問好哦”。當孩子們做好時,我會及時地表揚他們。結(jié)果,沒過多久,同學們變得越來越文明禮貌。
四、養(yǎng)成教育,教育形式要多樣
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使然,我們在對其實施“養(yǎng)成教育”的過程中,切忌形式單調(diào),特別是一味地說教,否則只會讓學生昏昏欲睡。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做手抄報等形式,讓學生收集資料,了解各種各樣的杰出人物的好習慣。大家都知道李嘉誠守時 ,為什么呢?哦,原來他的秘訣是每次辦事、約人見面都把自己的表撥快十分鐘。其次,我們要及時地肯定學生的進步,用各種方式表揚他們,讓孩子在愉快的心境中不斷前進。最后,與孩子們一起討論制定班規(guī)。整個班級要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誰做了好事,在班里要得到鼓勵、支持、欣賞;誰有不良行為,大家會反對、批評、譴責,這對孩子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是非常有意義的。
總之,抓好養(yǎng)成教育,讓學生在養(yǎng)成教育中健康地成長,讓他們學會做人的道理,才真正是教育的精髓所在。讓我們共同來“種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種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品格;種下一種品格,收獲一個人生”吧,讓“養(yǎng)成教育”之花開遍整個校園,讓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能沐浴著“養(yǎng)成教育”的春風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