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宇
摘要: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熱情地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提出問題,能促使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參與,使學生真正指向自己的疑難處,從而更好地活化、優(yōu)化課堂教學,使整個閱讀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師生生命躍動的過程以及體驗閱讀樂趣的過程。
關(guān)鍵詞:閱讀教學;疑問;提問;質(zhì)問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05-060-1
一、有疑而問
有疑而問,也就是提出自己弄不明白的問題。一般有兩種問法:(1)“……是什么或是什么樣的?”(2)“為什么……?”
在學習《如夢令》一詞時,當學生通讀全詞后,筆者激發(fā)學生緊扣文本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這樣既能使教師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以便調(diào)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探究的興趣和熱情。
很快學生陸續(xù)提出了一些問題,其中第一類問題有:(1)“溪亭”是什么?(2)“爭渡”是什么意思?第二類問題有:(1)作者為什么要“常記”?(2)為什么會“不知歸路”?(3)為什么會“晚回舟”?(4)為什么會“誤入藕花深處”?(5)為什么會“驚起一灘鷗鷺”?……
第二類問題具有很寬廣的思考空間,因此一“問”激起千層浪。
接下來,在品味全詞的過程中,我們圍繞學生提出的這些問題進行品讀、探究。隨著問題一個個被突破,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其中不乏精彩的生成。
教學片段:
師:剛才有同學提出疑問,作者為什么會不知歸路呢?聯(lián)系全詞說說你的看法。
生:因為她喝了酒醉了,所以不知歸路。
生:我認為還可能是因為天黑了,所以她們不認識回家的路了。
師:剛才還有一個同學提出疑問,她們?yōu)槭裁磿巴砘刂邸??直到天黑才劃著小船回家呢?/p>
生:因為她們被溪亭邊的美景迷住了,流連忘返,忘記了時間。
生:因為她們在溪亭里吟詩作對、彈琴唱歌……玩得太開心了,舍不得回去,到天黑了才不得不回去。
師:從剛才的討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李清照的生活真快樂。
生:我感受到她很熱愛大自然的美景,熱愛生活。
教者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適時穿插。隨著這些問題的逐個解決,這首詞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也逐漸在學生腦海中清晰起來。
二、無疑而問
筆者所謂“無疑而問”是指學生在給自己提出問題后,通過自己的理解已經(jīng)有了答案,再把自己的問題和答案通過設(shè)問的方式說出來,以征詢別人的意見和看法。筆者認為這種自問自答的方式是和別人分享閱讀成果的很好的途徑,有時學生之間還會發(fā)生思維的碰撞。
筆者在教學《漁歌子》一詞時,有這樣一個片段:
師:同學們在讀這首詞的時候產(chǎn)生過哪些問題?你已經(jīng)解決了哪些?
生:我知道了漁翁為什么“不須歸”,因為他有“青箬笠”和“綠蓑衣”,而且僅僅是“斜風細雨”而已。
生:我認為不僅僅是這個原因。因為這里有“白鷺”、“桃花”、“流水”景色優(yōu)美,而且還可以釣肥美的“鱖魚”,他根本舍不得回去,所以才說“不須歸”。
這樣的片段還有很多,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漸學會了怎樣問問題,怎樣解答問題。更重要的是,當他們把自己思考的成果展示出來時,所獲得的成就感會不斷激發(fā)他們想問問題、多問問題的。
三、大膽質(zhì)問
筆者常常鼓勵學生,對于同學甚至老師的一些理解和觀點不能盲信、盲從,如有疑問要依據(jù)事實大膽地質(zhì)問,直到問明是非。這就是筆者在這兒提到的“大膽質(zhì)問”。
在教學《漁歌子》時,我們正在交流詞意。學生1說到:“因為漁翁早就準備好了箬笠和蓑衣,所以即使現(xiàn)在斜風細雨他也不一定要回去?!焙鋈粚W生2舉手提問:“你怎么知道他是事先準備好了雨具?他怎么知道會下雨?那時候又沒有天氣預(yù)報。”也許有人認為這個問題無關(guān)緊要,并沒有爭論下去的必要。而往往一些看似無關(guān)緊要的問題,如果教師引導(dǎo)得當,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筆者抓住這個問題做了如下引導(dǎo):
師:那么你的觀點是什么呢?
生2:我覺得可能是他在出門的時候就已經(jīng)下雨了,所以他帶上了雨具。
師:哦,已經(jīng)下雨了他還要出門釣魚啊!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2:我覺得他很喜歡釣魚,也很有情趣,因為在斜風細雨中釣魚一定更有趣。
生3:我認為生1的觀點也是對的,雖然古時候沒有天氣預(yù)報,但是人們和大自然很親近,對天氣變化很了解。漁翁也有可能是通過觀察,判斷出要下雨了,所以帶上了雨具。
師:在你認為漁翁是個怎樣的人?
生3:他很熟悉大自然,他一定就生活在大自然中。他更熱愛大自然,明知道要下雨了,還要出去欣賞美景、釣魚。
師借機介紹作者張志和以及寫作背景。
最終的觀點有沒有得到統(tǒng)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因為不同的觀點而產(chǎn)生的爭辯讓一個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悠閑自得的漁翁形象鮮明地呈現(xiàn)在了大家面前,體會這首詞的意境也就順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