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書籍是傳播信息的載體,它是記錄人類文明歷程的媒介。在新媒體、新技術的影響下,電子書迅速發(fā)展使紙質書籍受到嚴重的沖擊,但是紙質書籍還是具有獨特吸引力的。本文通過傳統(tǒng)書籍帶來視、觸、聽、嗅、味的感官體驗之美的闡述,打破讀者對紙質書籍傳統(tǒng)的審美局限性,更深層次理解紙質書籍的魅力,希望對未來紙質書籍設計中的設計觀念和展現(xiàn)方式上拓寬道路。
關鍵詞:
感官 紙質書籍 書籍設計
書是人類文明的偉大標志,是人類智慧、意志、理想的最佳體現(xiàn),是人類表達思想、傳播知識、積累文化的物質載體。書籍設計是書籍的造型藝術,是書籍出版過程中關于書籍各部分結構、形態(tài)、材料應用、印刷工藝、裝訂方式等全部設計活動的總和。
信息時代的到來,隨著電子終端設備的進步,電子書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著書籍市場,但是電子書終究不能代替?zhèn)鹘y(tǒng)的紙質書籍。錢鐘書先生在《通感》—文中說到“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身等各個官能的領域可以不分界限。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有重量”。當你拿起—本紙質書籍時,你可以感受到書籍的重量;撫摸著書籍不同材質所到來的觸感,是堅硬或是輕柔;翻動書頁時,紙張所發(fā)出的響聲等,這就是紙質書籍的魅力所在,是電子書所不能帶來的感官體驗??梢钥闯鰝鹘y(tǒng)的紙質書籍可以帶動人的身與心來閱讀,讓紙質書籍不僅是傳達知識的方式,更是可以體會“一杯香茗,一卷書,偷得浮生半日閑”的閱讀體驗。
紙質書籍具有文化價值,書籍的內容是文化傳承的媒介;它還具有藝術價值,巧妙利用書籍設計特有的工藝、設計語言,通過眼觀、手觸、耳聞、品味等一系列的感官享受,可以心領神會紙質書籍的精妙,帶來視聽的刺激,叉保持舒暢美好的精神享受。這種紙質書籍設計可以提升書籍的氣質,提高我國書籍設計的水平,促進紙質書籍的發(fā)展。
一.紙質書籍設計的視覺體驗
視覺是一個生理學的詞匯,是物體的影像刺激眼睛所產(chǎn)生的感覺,具體說是光作用于視覺器官,使其感受細胞興奮,其信息經(jīng)視覺神經(jīng)系統(tǒng)加工后便產(chǎn)生視覺。人通過視覺感知物象的大小、明暗、色彩、動靜等獲得具有重要意義的各種信息。眼睛是捕捉外界信息能力最強的器官,人類得到的外界信息90%以上是通過視覺來獲取的。視覺體驗是紙質書籍帶給讀者最為直觀、最重要的藝術感受。紙質書籍也是通過文字、圖片、色彩、材質、制作工藝等元素的統(tǒng)一整合,造就了紙質書籍的獨特品相,使讀者先從視覺上達到滿足,進而產(chǎn)生對書籍的認可。
一本耐看的書籍設計一定有著優(yōu)秀的書籍裝幀設計,不同的書籍裝幀設計是通過精心的選材、排版和印刷工藝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使讀者看到書籍就能感受到其內在的涵義和外在的氣質。
曲閔民設計的《樂舞敦煌》(圖1)一書,它是極具東方韻味的,并入選了2014年中國“最美的書”。書中集中展示了敦煌研究所一位退休的老先生近幾十年對敦煌壁畫的臨摹本,設計師希望在書籍呈現(xiàn)、作品本身與敦煌之間找到一種原始的聯(lián)系和平衡,盡可能還原敦煌藝術的歷史感和滄桑感。整本書大量采用了不同顏色種類的毛邊紙,以手撕拼貼的方式裝裱封面,整體呈現(xiàn)出做舊的效果。在內頁的設計上,所有的畫稿都根據(jù)需要設計了不同的殘卷效果。呈現(xiàn)出有年代感的凄美與絢麗摹本的華美形成強烈對比,看上去是殘破不堪,但實質是挖掘表現(xiàn)出了特質的美感,給讀者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
二.紙質書籍設計的觸覺體驗
觸覺是接觸、滑動、壓覺等機械刺激的總稱。它是皮膚基本感覺之一,也是最復雜的感官。而在紙質書籍設計中,觸覺主要受材質的影響,不同的材質呈現(xiàn)給讀者的觸覺體驗是不一樣的。材質的本身是沒有情感的,只有讀者在接觸不同的紙張材質、肌理才能產(chǎn)生觸覺的情感,加之視覺感知的參與會觸發(fā)讀者不同的審美感受和情感感受。一冊書在手,首先體會到的是或是結實或是飄逸的質感。通過手的觸摸,材料的硬挺、柔軟、粗糙、細膩,都會喚起讀者—種觸覺的新鮮感,它是人賦予材質的內涵。
在《穗子項目》的書籍設計(圖2)中,像碎紙機下的紙張,打破了平靜的封面?,F(xiàn)代書籍設計已經(jīng)不再只是局部在矩形開本中做文字信息傳遞的簡單設計了。紙張的觸感不光體現(xiàn)在它本身的質感之上。同時,它的可塑性也能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設計效果。例如切割、撕扯、卷曲等。設計師會利用一切可能的設計語言,通過多方位的詮釋,將書籍很好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木材、金屬、織物、皮革等材料的加入,都可以為讀者產(chǎn)生新的觸感體驗?!吨熘蟾勺治摹罚▓D3)是著名書籍設計師呂敬人先生的得意之作。在構思這本書籍的形態(tài)時,呂敬人先生認為朱煮的字道麗灑脫,所以在書籍最引人注目的封套上使用了書法字帖的形式,保持了文字的原汁原味,書籍的封套是將一千個字反著雕刻在桐樹質地的木板上,既表現(xiàn)出木雕_印刷的效果,又可以通過觸摸體會中國印刷術的精妙,為了突出這位宋代理學大師性格上豪放灑脫的特點,自然的木質紋理和精雕細琢的文字創(chuàng)造出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形態(tài),與書籍本身要表達的思想形成了一個整體,使形式與內容相得益彰。在書籍的細節(jié)部分呂敬人先生也做得極為精致,書盒的扣子采用的是如意木扣合(圖4),內頁紙材選用的是蒙肯紙,讓讀者觸摸書籍時有自然古樸的手感,體會到像是從碑刻上拓RT來的感覺。這本書的設計從材質的選擇到形態(tài)的處理都渲染著從觸覺中體驗書籍之美,給人構造出造型別致、手感豐富的多重閱讀樂趣。
三.紙質書籍設計的聽覺體驗
聽覺是僅次于視覺的重要感覺通道,聲波作用于聽覺器官,使其感受細胞處于興奮并引起聽神經(jīng)的沖動以至于傳入信息,經(jīng)各級聽覺中樞分析后引起的震生感。在紙質書籍中,聽覺主要是由材料和設計工藝共同構成的,常常聽覺體驗出現(xiàn)的同時會伴有觸覺體驗的發(fā)生。聽覺體驗在紙質書籍設計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當我們打開不同的書籍時,因為材質的不同和工藝的差別,都會給讀者帶來不同的聽覺感受。像古時讀書時,貝葉書細微的沙沙聲,竹簡書在翻閱時清脆的碰撞聲,縑帛書綿軟的摩擦聲……到如今辭典發(fā)出的啪嗒啪嗒的強烈響聲,線狀書發(fā)出沙啦沙啦的微弱聲音,都如同聽到一首演奏美妙的樂曲。
在兒童書籍設計中所營造的聽覺的體驗則更為直白。在Gail Donovan編著的兒童圖書《sounds on the farm》(圖5)中,設計師在書籍內頁裝置了發(fā)音系統(tǒng),根據(jù)不同動物各自發(fā)出的不同聲音來讓兒童讀者了解動物,這樣不但可以提升兒童讀者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加深兒童對不同動物的外形、顏色、聲音等特點多個方面認識。這種設計在兒童讀物中是十分常見的,兒童通過聲音對各種不同的事物產(chǎn)生想象,從而吸引兒童的閱讀興趣,使閱讀變得積極主動,更有利于他們的理解和記憶。
四.紙質書籍設計的嗅覺體驗
嗅覺是一種由感官感受的知覺。打開紙質書籍時,油印上去的文字都會夾雜著油墨香氣。人們常說:“墨香紙潤,開卷有益”,打開書,紙的氣息,墨的氣味,都隨著翻動的書頁不斷地刺激著讀者的嗅覺。嗅覺也是可以作為信息傳達的一種手段,視覺、觸覺等其他的感官體驗難以表達的抽象信息,可以用氣味來表達。
在書籍印刷時在油墨中摻入巧克力的想法是從比利時哈瑟爾特和安特衛(wèi)普兩所大學關于氣味與購買行為的項目中得來的。研究人員選取了位于比利時主商業(yè)街上的一家連鎖書店,在書店的兩個不同位置釋放輕微的巧克力香味,對比觀察在有無巧克力香味的情況下讀者的購買行為。結果表明,在巧克力香味的作用下,讀者花在翻閱圖書、與店員交談上的時間更多,購買量也大大提高了,在十天的觀察時間里,當空間中彌漫著巧克力的香味時,烹飪書和愛情小說成為讀者最愿意翻閱的兩類圖書,比正常情況下的翻閱量高出3.48倍,而最終購買這兩類書的讀者人數(shù)也增長5.93倍。當讀者聞到巧克力散發(fā)的香味時,這些與巧克力有關聯(lián)的概念就更容易在讀者腦海中形成想象,并引發(fā)讀者產(chǎn)生與沒聞到巧克力香味時不同的反應。
由Nick Bampton為Muji設計的SpiceTaste Leaf Book(香料天書)(圖6)中,書中的每一頁紙張都是用可食用的材料制作的,并含有特定含量的香料,在使用時通過右下角的香料名稱找到需要的香料,然后,根據(jù)作料理需要的分量撕下扔進鍋里就可以了,值得一提的是在每頁的“香料”中,都有預切割的螞蟻線(圖7),方面撕扯,還在頁面上印有橫豎條紋,方面控制分量。這種書不僅突破了以往書籍只能閱讀的條條框框,而且能讓讀者翻閱書頁查找所需內容的同時,彌漫著香料的味道,把書籍做到了問其香、知其味的境界。
五.紙質書籍設計的味覺體驗
味覺本來指的是食物在人的口腔內對味覺器官化學感受系統(tǒng)的刺激并產(chǎn)生的一種感覺。而在紙質書籍中的味覺則指的是書籍的韻味。黑格爾指出:“美的要素可分為兩種:—種是內在的,即內容,另一種是外在的,即內容借以現(xiàn)出意蘊和特性的東西。內在的顯現(xiàn)于外在的;就借這外在的,人才可以認識到內在的,因為外在的從它本身指引到內在的。”紙質書籍的美體現(xiàn)在設計者所營造出的意境,想要體現(xiàn)的品味。書籍的味覺體驗就是對于書籍整體設計風格的品味,品味其中蘊含的文化、時代和情感特征。
由日本設計師渡邊良重設計的求婚書繪本(圖8)中,表面上看似乎平淡無奇的—本書。翻開書,讀者就會發(fā)現(xiàn)設計師通過鏤空切割,在紙張上進行繁復圖形的模切。書籍翻閱時,鏤空的部分透過光線,產(chǎn)生時空流轉、幻妙的光影效果,富有層次。加上精致的彩繪,真實的戒指與虛擬的場景巧妙融合。繪本所營造出的極為浪漫的氣氛,精致的做工配合甜蜜的主題足夠吸引讀者的目光,體會書籍帶來的美好感覺。
結語
隨著書籍設計觀念的變化和工藝的進步,書籍在審美體驗上也有所變化。像伊瑪.布說的“我敬重傳統(tǒng)書籍設計,但不想止步于此。我的全部想法就是去拓展書的意義與極限?!焙玫臅O計師就像是一個導演,他應該參與—本書成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協(xié)調著作者、工藝、發(fā)行各個方面,只有和各個部門良好地對接溝通,才能最終達到成書的理想狀態(tài)。在書籍設計中,設計師不應該只局限在編排,應該賦予書籍視、觸、聽、嗅、味的五感之美,讓讀者更為多元的體驗紙質書籍的美,促使讀者輕松地獲得更為豐富的信息和知識,使讀者享受閱讀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