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題解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杜維明在大禮堂里開的必修課,常常有些女學生去占前排的座位,超越儒家倫理地觀察講臺上這位儒學權威的形貌衣著。她們會說出杜維明有怎樣的兩件西裝,怎樣的三條領帶,在什么場合系哪一條領帶。她們很惋惜地覺得老師太不顧及自己了。老師的褲子上有一個小洞。當然,這個洞只有這些非儒家的女學生能看到,杜維明自己是不知道的。不過北京大學的湯一介教授在京也不無心疼地講及杜維明褲子上的這個洞。那么,我想,這已經(jīng)是個著名之洞了。
(選自陳祖芬《杜維明:中國文化的課堂有多大》)
文中對“杜維明教授褲子上的小洞”這個情節(jié)的描寫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解析:上面這段文字以一些細小的、具體的細節(jié)來突出人物亮點,刻畫其形象,凸顯其性格,使人物有血有肉,從而使作者的感情表達得深厚,細膩,感人。
答案:本文段運用了以小見大的手法,作者選取女學生的視角觀察杜維明的形貌衣著,發(fā)現(xiàn)“一個小洞”這個細節(jié),主要表現(xiàn)了杜維明專注于傳播中國文化而無暇顧及生活小節(jié)的敬業(yè)精神以及他傳播的中國儒學的極大魅力。
【技法指津】
報告文學作為一種介于通訊和小說之間的文體,具有“新聞心”和“文學魂”。閱讀報告文學,我們需結合其文體特征,從以下角度入手:
一、揣摩標題
標題具有概括力,或求實,或講究修辭,力求產(chǎn)生一種吸引力和震撼力。透過揣摩標題,我們可以確認文本是人物報告還是事件報告,是否采用了修辭手法。通常使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對比、排比、設問、反問等。
二、理清脈絡
理清脈絡便于把握主旨。理清文章脈絡,則需要把握起始段、尾段或中間段落在文中的作用,如總領全文,設置懸念,吸引讀者等。
三、巧抓表達
新聞性決定報告文學要記人敘事,所以抓住了記敘六要素,也就抓住了解讀文本大意的鑰匙。命題多表現(xiàn)為“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文學性決定它可以運用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常考查的是“請概括主人公的形象特點”“文中有大量議論抒情的句子,如果刪去,文章是否更簡潔”等。因此要注意分析文中的語言、動作、心理、肖像等描寫,也要考慮議論、抒情的作用。它們往往是文章的點睛之筆,是作者、讀者共同發(fā)出的心聲。敘事寫人進入激動人心的高潮時,作者的感情難以抑制,會情不自禁地顯露。讀者讀到這里,也會感情激動,也會拍案叫絕,命題者常常會抓住這些點來設題。
四、品味字、詞、句
命題者常喜歡就文段中關鍵的、有意蘊的字、詞、句命題。我們解答時,一定要把它置于全文或前后文的語境中去理解,不能孤立地去看。
五、鑒賞表現(xiàn)手法
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有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先抑后揚、前后呼應、想象、聯(lián)想、象征、對比、類比、烘托(襯托)、渲染等。表現(xiàn)手法一般有如下作用:表達作者觀點態(tài)度,抒發(fā)思想感情;豐富思想內涵,增強文章的可讀性;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文章主旨,深化中心思想;保持文章結構完整等。
【閱讀訓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漢堡港的變奏
□柯 巖
漢堡港是忙碌的。每天來來往往,穿梭著各國的船舶,碼頭上吊桿起落……但工人的腳步是穩(wěn)重的,德國人原是出名的有秩序。一百多年來,漢堡港早就形成了自己的節(jié)奏,就像成熟的樂隊演奏熟悉的樂曲。
有一次漢堡港竟改變了它正常的節(jié)奏:港口、碼頭,裝卸公司、服務公司頻繁來往,電話不斷;貨主、代理、大小工頭、理貨組長和工人們都激動不已,甚至連正好停泊在港口、莊嚴而又自信的十幾個老船長也打破常規(guī),開了一條小艇,集體下海去了。
是什么引起了這騷動呢?一百多年的港口了,任何風浪也改變不了它的節(jié)奏。
使得漢堡港變奏的,是中國遠洋公司的一艘遠洋貨輪——“漢川號”。這是1978年4月的一個星期天。
碼頭上人頭攢動,指指點點,“漢川”“漢川”之聲不絕。有的人還特地帶了老婆孩子來參觀,說是讓他們見見世面。明媚的陽光,彩色的裙衫,童聲稚氣的歡笑,一下子使得漢堡港這支一百多年的古曲,奏出了奇異而動人的旋律。
3月21日,“漢川號”在駛歐途中接到公司電報,返航時在漢堡港裝運國內急用的成套設備,但抵港后,港口卻給安排了一些雜貨。原來代理認為中國船根本運不了這套設備。按慣例,港口從來都把貴重的成套設備交給他們認為工效最高的德國船運。
但是,以貝漢廷為首的“漢川號”認準了非裝這批貨不可!一是國內急需,二是成套設備運輸費高,三是你外國人能做的,我們中國人也能做,憑什么小看人!
貝漢廷是有名的老船長了,他堅決地要來了配載圖。
這是一幅何等詳盡的配載圖??!
可怎么有幾件甲板貨,高出了船艙,伸出了船舷,這可是不安全的吧?
誰知貝漢廷笑嘻嘻地說出了到達、離港及航行中最佳、最差穩(wěn)心的全部計算數(shù)字,同時還分析了四月的沿途氣候以及出現(xiàn)、可能出現(xiàn)八九級大風時可以采取的一系列技術應變措施。
好一個貝漢廷!這哪里是什么配載圖及其注釋,簡直是一份科學報告!德國人不由伸出手拍著貝漢廷的肩說:“祝賀你有個好大副。”貝漢廷彬彬有禮地躬了一下身說:“謝謝?!?
德國人哪里想得到,這張配載圖早已超出了大副的業(yè)務范圍,它是船長、政委、大副和所有技術力量二十七個不眠之夜的結晶。是他們,利用卸貨期每天拿著尺子跑碼頭,將貨物一件件量了過來,并根據(jù)船艙甲板所有部位的不同形狀、結構及負荷,經(jīng)過反復的核算和排列,求出了這種最合理的配載方案。
于是開始裝貨。一號工頭吉亞特是個有幾十年工齡的行家里手,極有本事又看不起中國人。“漢川號”的大副根本指揮不動他。在裝第三艙時,吉亞特自作主張將其中兩個大件不按配載圖裝,貝漢廷接到報告后匆匆趕到現(xiàn)場與他理論,工頭滿不在乎地拍著胸脯說:“我有把握!”貝漢廷再三勸阻他:“這樣你會被動的?!?/p>
第三天吉亞特滿頭大汗地來找貝漢廷:果然一個十六米的大件放不下去了,硬放下去也關不上艙蓋,而不關艙是不能起航的,何況艙蓋上早已計劃好了配載別的貨物呢。貝漢廷早已有話在先,這一下,驕傲的工頭可卡了殼啦!支部動員了全船的技術力量,重新修正部分配載,在中、德兩國工人的共同努力下,最后把一個大件的包裝木箱鋸掉一個角,用四個鏟車斜著鏟了進去,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厣w上了艙蓋。在場的工人都拍手稱好,大叫“精彩”。小胡子吉亞特攤開雙手,聳了聳肩說:“太奇妙了!”從此他客氣得不得了,工人裝貨尺寸稍有出入,他立即糾正說:“不,不,請按配載圖!”
貨裝妥了?!皾h川號”仍決定自己來綁扎:一是自己綁的貨心中有數(shù),便于途中檢查;二是我國遠洋事業(yè)在飛速發(fā)展,正好借此錘煉海員;三是綁扎費用要好幾萬馬克,船員們舍不得。于是一場綁扎大戰(zhàn)開始了。
有的同志背拉著五十多米的鋼絲繩爬上了六米高的圓鍋爐;有的鉆到貨物下面仰身安裝克萊姆……手勒腫了,不哼一聲,人累瘦了,不肯休息;年輕的小伙磕掉了門牙也在所不惜。
綁扎前,驗貨師曾再三威脅說:綁扎不合格絕不發(fā)給證書。第一天,貝船長陪他檢驗一遭,共同找出了幾處毛病,他搖了搖頭,大不以為然。但從第二天起,他就再也找不出毛病了。第三天,他竟然未等綁扎完畢就開來了檢貨證明,并且聲稱他已不必再到船上來了,因為貝船長的要求比他更嚴格?!皾h川號”就是這樣引起了漢堡港的變奏,為我國的海員,為我們的祖國爭得了榮譽。
于是就來到了4月的那個明媚的星期天。在婦女和孩子的歡呼聲中,那個交通小艇坐得滿滿的,繞著“漢川號”轉,為的是讓行家的眼睛記下“漢川號”甲板配載的各個角度。他們是那樣不斷地發(fā)出贊嘆之聲,好像著迷的觀眾圍在舞臺四周為心愛的藝術家喝彩一樣。
而引起如此轟動的“漢川號”船長貝漢廷不但沒有頻頻謝幕,反而連面也沒露,而是滿頭大汗地躲在船艙里和政委、大副們一起商量怎樣婉謝一定要上船拍照的報社和電視臺的記者。他不肯說那些贊美之詞,怎么也不肯。
(節(jié)選自《船長》)
1.“是什么引起了這騷動呢?”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請簡析“一百多年的港口了,任何風浪也改變不了它的節(jié)奏”這句話的表達效果。
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請簡要概括漢川號船長貝漢廷的性格特點。
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能否將文題改為“轟動漢堡港的特大新聞”,請結合文章內容加以探究。
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