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
遠(yuǎn)離城市的喧囂與浮躁,回歸田園,我們才感受到生命的律動原來如此令人著迷,我們的精神才得以超然,我們的身心才得到了凈化……田園與自然是如此接近,又與俗世幸福如此貼近。我們追求的不就是這些嗎?隨性自然,淳樸平淡……
睡在芬芳的稻草床上
□周志國
我睡在稻草上,是睡在用稻草鋪墊的木床上。
從農(nóng)村出來后的每年春節(jié),我是雷打不動要回老家去的,回到鄉(xiāng)下,回到父母的身邊。有一年冬天,大雪齊了膝蓋,我是連滾帶爬回去的。人回去,心也回去。
家里就父母兩位老人,至今沒有舍得添一件時尚的家什,沒有音樂,沒有電視。除了吃飯,我們就從早到晚圍著嗞嗞燃燒的木柴火塘,嗑母親炒的南瓜籽說話,常常要說到夜深了才想起該去睡覺。
這么多年,我只要回去,都和父親抵足而眠。今年春節(jié)回家的第一個晚上,我們說到家里的公雞都叫了頭遍。臨睡了,母親說被子床單什么的,都是新洗了的,還用米湯水漿了。父親搶過話頭,特別補充說,墊絮下面的稻草全部換了新的,是他從草垛里選那壯實金黃的稻草,把袍葉擼干凈了,再用菜刀切齊整,一把一把,一層一層鋪在床板上的,平整,厚實,松軟,睡在上面,不比席夢思差。
我的腦海里,迅速出現(xiàn)了父親做這一切時的情景:視線在草把里探尋,雙手在草垛里翻找,拉出來,一只手捏著草尖處,另一只手的五個手指張成梳子樣順著草身一次次往下擼,袍葉擼干凈了,手上就剩下了金黃的草梗??纯磾]得差不多了,就頓齊了用刀切,然后抱到床邊細(xì)細(xì)地鋪好。稻草鋪好了,再鋪上棉絮,鋪上床單??纯醋约壕拿畲蚶硪恍碌拇蹭?,只等自己的兒子回來,老人家的幸福像蜜汁一樣從心底里往周身流淌。
脫去臃腫的外衣,鉆到被窩里躺下去,一股熟悉的稻草的氣息頓時向我襲來。稻草的味道,稻谷的味道,泥土的味道,甚至父親的味道整個包裹了我。我沒有說話,我調(diào)動自己所有的感覺器官、嗅覺器官一起感受,一起回味,一起品嘗,重溫自己生在稻草鋪上、睡在稻草鋪上的那些過去了的歲月和生活。
我也種過水稻,收獲金黃的稻谷,也收獲金黃的稻草。稻子熟了,把多數(shù)的稻谷賣給糧站,把夠吃的稻谷留給自己。想象著金黃的稻谷加工成雪白的大米去養(yǎng)育天下的生命,有驕傲,也有自豪。稻谷都安排好了,成堆的稻草則留下來陪著我們過一年里剩余的日子。它的用處很多,切碎了灑上清淡的鹽水做牛的飼料,曬干了來生火做飯,理凈了來墊床鋪;過去它還是莊戶人家蓋屋面的唯一材料。
自打搬進(jìn)城里,我們的生活就徹底告別了稻草。墊床的是席夢思,燒飯的是煤電氣。我們把稻草扔在了鄉(xiāng)下,把與稻草有關(guān)的一切都扔在了逐漸淡去的記憶里。甚至好多的日子,我們在夢里都不見了它的蹤影。曾記得,第一次睡席夢思,那一份當(dāng)了神仙的感覺是何等的美妙。孩子們在床上玩起了彈跳的游戲,我們則在歷數(shù)稻草鋪的簡陋與粗糙。誰也不知道,第二天起來,我們都喊腰疼。如今想來,那是不習(xí)慣的緣故,并不是席夢思的錯。我們盡管對稻草鋪還存有一絲留戀,但終究是不會再到鄉(xiāng)下去拖車草來墊床鋪了的。這么多年過去了,我們早已經(jīng)習(xí)慣了席夢思的軟和,忘記了那些與稻草滾在一起的日子。
戶外有風(fēng),屋后的竹林在沙沙地響,遠(yuǎn)處有幾聲狗吠起落。這個靜謐溫馨的晚上,睡在稻草上,睡在父親身邊,我感到異常的踏實與香甜。我做了一個夢:田野里翠綠的禾苗翻起金黃的稻浪,從金黃的稻堆里淌出了白米的河流……在陽光照耀的田野里,我躺在芬芳的稻草上,幸福地睡著了……
(選自《2013年中國精短美文精選》)
作者從自己回家談起,引出關(guān)于鄉(xiāng)村生活的種種體驗與感悟。對親情、鄉(xiāng)情的抒發(fā)融于對事的記敘、對人的描寫以及對情景的摹寫中。
1.結(jié)合具體語境,簡析第二、四自然段中黑體詞語的情感內(nèi)涵。
2.文章第五自然段關(guān)于父親“鋪床”的細(xì)節(jié)描寫,有什么表達(dá)效果?
3.文章第八自然段寫“席夢思”,有什么作用?
4.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分析文章的結(jié)構(gòu)特點。
5.結(jié)尾處,為什么“我”睡在“稻草上”和“父親身邊”,會感到“異常的踏實與香甜”?結(jié)合全文,談?wù)勀愕睦斫狻?/p>
鄉(xiāng)土的籬笆
□錢國宏
幾十年的城市生活,讓我早已習(xí)慣了喧囂與浮躁。前幾日回老家,看到村南有一段籬笆,拱著身后的家園,悠閑恬靜。于是,關(guān)于籬笆的記憶便倏地返青了……
小時候,走在村里,隨處可見簇新晶亮、泛著金光的籬笆……農(nóng)家為了阻擋春日的大風(fēng)、夏日的飛沙、秋日的寒霜和冬日的冰雪以及村中閑游的畜禽,便用秫稈沿著院子四周夾成一圈“障子”。在鄉(xiāng)下,籬笆通常被稱作“障子”。
夾“障子”大都就地取材。高粱收割后,選出粗壯、筆挺的高粱稈,曬干,搡去葉子,再用柔軟的柳條綴上“腰”,秫稈們就連成一片籬笆了。沿院落四周刨一溜半尺深的溝,將秫稈下坑埋好、踩實,籬笆就算是夾成了?;h笆雖比不上土墻、磚墻結(jié)實,但也有它的好處:透光、通風(fēng)。有了陽光,小院便有了生氣;有了清風(fēng),小院便添了人氣。早晨,剛出窩的蘆花雞們?nèi)螒{主人呵斥追攆,就是不肯離院,一個個悠閑地在籬笆邊踱著方步。中午,火辣辣的太陽早把大門外瘋長的青麻綠草曬卷了葉,而籬笆上的倭瓜花、蕓豆花和葫蘆花,卻在陰影里開得正盛,吸引著一批又一批蜂蝶紛至沓來——它們把灼熱的日子剪成一行行五彩斑斕的詩!大人孩子將飯桌擺在倭瓜架下,沐浴著障間吹進(jìn)的一絲絲涼風(fēng),嘴里再嚼些黃瓜蘸雞蛋醬,耳畔再聽著膾炙人口的評書,那真叫一個“爽”,真叫一個“靜”,有聲勝無聲,心靜勝境靜!農(nóng)家人醉心的就是這種安謐祥和的田園情境!晚上,四面蛙聲鼎沸,習(xí)習(xí)微風(fēng)中飄來了障邊花草的幽香,如一曲莫扎特的小夜曲,又像情人在柳絲下喁喁絮語,輕輕的,柔柔的,甜甜的,醉了籬笆邊靜坐吸煙的漢子……
籬笆不挑地不挑人,在哪兒安家,就在哪兒站成長城。籬笆邀來陽光和清風(fēng),也邀來了各種青蔥的植物。因為有了可攀援之處,牽?;?、露水豆都早早地趕了來,在夏日里將稚嫩的枝蔓偷偷地攀上籬笆;家庭主婦們喜歡在籬笆邊種些季季草、細(xì)粉蓮、芍藥、美人蕉等花卉?;ㄩ_時節(jié),籬笆內(nèi)外花香如浪,潮起潮涌,姹紫嫣紅,繽紛絢麗,令人流連忘返。各種鮮艷欲滴的喇叭花,朝著四面八方吹著歡快的民樂,像娶親的隊伍一樣浩浩蕩蕩,沿著鄉(xiāng)間的小路綿延不絕地蜂擁而來……
一戶人家、一方籬笆、一畦菜地、一縷炊煙、一片紅白藍(lán)相間的蕓豆花,構(gòu)成了丹青妙手靈性的水彩,把莊戶人的日子渲染成一首清香四溢的田園詩。目睹那一片千紅萬紫,油然讓人覺得大自然中充滿了蓬勃而旺盛的生命,那洋溢著繽紛色彩的生命簡直天下無敵,無可阻擋!人們徜徉于這風(fēng)景秀麗的田園里,沉醉的鄉(xiāng)心,濃釅的鄉(xiāng)思,融化在這枝疏葉柔的娟娟風(fēng)姿里。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塵草木春?!编l(xiāng)村籬笆樸素而高雅,她似一位閑適的遁世者,曠達(dá)拙樸,晨迎朝霞,暮送斜陽,正應(yīng)了鄭板橋“一片綠蔭如洗,護(hù)竹何勞荊棘。仍將竹作笆籬,求人不如求己”的渾然忘我情懷和傲骨。鄉(xiāng)村籬笆雖不雄奇,卻有馥郁淳厚、醉人心脾的溫暖和親切,她以詩意的筆調(diào)和散文的形式,凸顯了農(nóng)人的本真淳厚、平淡超然,極富人生智慧和審美智慧的生命存在。我有這樣的感覺:每次欣賞籬笆上植物們的綠芽萌動,都會有一種純凈的歡欣和原始的激動在胸膛里脈動,奔涌,狂舞;每次走近籬笆,都是對心靈的一次慰藉,更是一次精神上的立體按摩……
(選自《思維與智慧》2014年第5期)
文章將情寓于景中,將哲理也寓于景中,這種寫作手法使得文章富有意蘊。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將鄉(xiāng)村的一切都自然帶入一種奇幻的氛圍,耐人咀嚼。
1.閱讀全文,概括“鄉(xiāng)土的籬笆”的特點。
2.簡析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作用。
3.本文語言生動,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題目。
(1)從修辭的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
晚上,四面蛙聲鼎沸,習(xí)習(xí)微風(fēng)中飄來了障邊花草的幽香,如一曲莫扎特的小夜曲,又像情人在柳絲下喁喁絮語,輕輕的,柔柔的,甜甜的,醉了籬笆邊靜坐吸煙的漢子……
(2)說說句子中黑體詞語的表達(dá)效果。
人們徜徉于這風(fēng)景秀麗的田園里,沉醉的鄉(xiāng)心,濃釅的鄉(xiāng)思,融化在這枝疏葉柔的娟娟風(fēng)姿里。
4.聯(lián)系實際,談?wù)勀銓Y(jié)尾畫線句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