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紅
吉林省樺甸市人民醫(yī)院護理部,吉林樺甸 132400
隨著社會經(jīng)濟不斷地發(fā)展與進步,人們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糖尿病患者也在不斷增多,它已經(jīng)逐漸了一種嚴重地危害人們身心健康的病癥[1]。在臨床上有部分在骨科就診的患者也患有糖尿病,而在骨科開展治療大部分需要采用手術治療,實施手術的過程中則非常容易易引發(fā)一些糖尿病并發(fā)癥,所以,對骨科就診的糖尿病患者處于圍期內(nèi)關于血糖的監(jiān)測與控制就顯得十分重要。本項研究以120例骨科糖尿病患者來作為研究的對象,探討與分析處于圍手術期內(nèi)采用個性化護理對骨科糖尿病患者的影響與作用,現(xiàn)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 2013年 11月—2014年 9月在該院骨科接受治療的120項糖尿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將120例患者按照隨機原則分為觀察組(60例)與對照組 (60例)。其中,觀察組包括:男性患者共43例,女性患者 17例,患者年齡為 31~72歲,平均年齡為(44,17±6.39)歲,糖尿病的病程為 3~7年,平均病程為(3.87±2.58)年;對照組包括:男性患者為 39例,女性患者為 21例,患者年齡 35~77歲,平均年齡為(46.31±6.42)歲,糖尿病病程為 2~9 年,平均為(4.08±2.75)年,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病程等臨床資料相比較,無明顯的差異和統(tǒng)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骨科護理的方案。在骨科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再進行相關的知識健康教育,用單純課堂宣教的方式,向患者講解相關糖尿病方面的用藥方法、發(fā)病原因,并就如何預防并發(fā)癥、以及監(jiān)測血糖的方法與日常注意事項,給予護理方面的指導。
對于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個性化的護理方案。重視和患者進行親切的交談與密切溝通,充分了解患者對于糖尿病疾病的認識,了解患者的正常護理需求,通過認真剖析講解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加強患者自我護理的重要意義,幫助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同時,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護理干預,以幫助患者重樹康復的信心[2]。在手術結束后,另外向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指導患者加強血糖監(jiān)測,重視科學運動,重視飲食調解等,加強術后的康復練習,在康復期,要囑咐患者及其家屬在出院以后的注意事項[3],并交代時常進行檢查,以實現(xiàn)早日康復。
在手術以后的3個月內(nèi),分別對于該兩組患者進行隨訪,然后記錄和比較該兩組患者在手術前后的餐后2 h以及空腹血糖指標水平,并將兩組患者的手術前后自我護理行為能力進行對比。
將全部研究數(shù)據(jù)運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綜合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數(shù)(率)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運用均數(shù)±標準差形式表示,t檢驗,如果P值在0.05以下,說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過對患者術后3個月隨訪,觀察組患者在餐前空腹血糖指標分別為(6.1±1.4)mmol/L 和(7.9±1.8)mmol/L,該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指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036,P<0.05)。 詳見表 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早餐前空腹血糖指標對比(mmol/L)
經(jīng)過術后隨訪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得分為(90.33±13.27)分,又明顯低高于對照組的自我護理能力(78.29±12.14)分,該兩組患者的術后自我護理能力得分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379,P<0.05)。
個性化護理是指護理人員通過和患者的密切交流,依據(jù)患者的疾病和情感等具體情況,結合患者的年齡和文化程度等各項指標,給予人性化的關懷,從而滿足患者得自身需要與精神訴求[4-5],由于這種護理方式,并不局限在疾病自身,而是著重傾向于針對患者給予個體的關注,所以,在以往的臨床實踐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而對于并發(fā)有糖尿病的骨科患者,必須及時監(jiān)測和控制好患者血糖指標,這對促進患者的康復,就有著非常重要作用[6]。
此外,引發(fā)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那就是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生活方式,所以必須通過個性化的護理過程,讓使患者自覺改變疾病認知和行為,從而達到有效治療,并積極預防的作用。本研究中,經(jīng)過對患者術后3個月隨訪,觀察組患者在餐前空腹血糖指標分別為(6.1±1.4)mmol/L 和(7.9±1.8)mmol/L,該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指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036,P<0.05)。和王欣國、李玲等研究結果[7-8]基本相符,也說明個性化護理對于患者血糖控制大有裨益。
此外,個性化的護理在提升患者的自護能力,并建立患者的自我管理信心等方面,均能發(fā)揮較好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經(jīng)過術后3個月隨訪,觀察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得分為(90.33±13.27)分,又明顯低高于對照組的自我護理能力(78.29±12.14)分,該兩組患者的術后自我護理能力得分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379,P<0.05),這又和李敏等研究結果[9]基本相符,由此可見,科學完善的個性化護理,能夠比常規(guī)護理有著更好的效果,對于患者的術后康復質量提高更為有利。
[1]李淑英,徐英華,任艷玲,等.個性化護理模式在骨科糖尿病患者圍術期的應用效果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3,18(31):220.
[2]楊敏娟,伍霞菊,徐瑞生.老年糖尿病患者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圍手術期護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13,29(1):146.
[3]張程,沈芳菲.對48例手術治療合并糖尿病骨科疾病患者進行圍手術期護理的效果觀察[J].生物技術世界.2015,11(6):295.
[4]Yang ZJ,Liu J,Ge JP,et al.Preval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the 2007-2008 China national diabetes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study.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3,12(2):581.
[5]李霞,張賽春.個性化護理在糖尿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22(7):107.
[6]周彩虹.糖尿病護理中知識教育對預后的作用觀察[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17(3):232.
[7]王欣國,徐燕,丁曄,等.城市社區(qū)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知識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護理研究.2013,8(20):269.
[8]李玲.糖尿病患者全髖關節(jié)置換的圍手術期護理[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13,14(5):199.
[9]李敏.60例骨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骨科手術圍手術期護理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5(1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