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藝術團體心理危機干預對災后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改善效果*

      2015-04-10 09:40:48鐘佼妤孫宏偉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5年10期
      關鍵詞:兒童心理團體輔導

      孫 琳 鐘佼妤 孫宏偉

      中國.濰坊醫(yī)學院(山東濰坊) 261053 △通訊作者 E-mail:linsun2013@wfmc.edu.cn E-mail:sunhongwei@wfmc.edu.cn

      “5.12”汶川地震和“4.20”雅安地震后,幾千萬受災人群心理上留下巨大創(chuàng)傷。這種心理創(chuàng)傷若不能得到及時恰當的干預處理,將會給受災人群的身心健康造成永久性傷害。因此,災后人群的心理危機干預,成為社會各界的著重關注點。

      災難心理危機干預(Disaster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指為受到重大災難影響的人員提供緊急心理援助,幫助他們恢復各項適應功能,預防和緩解心理創(chuàng)傷帶來的各種可能的消極后果[1];是對有心理危機的人群提供的一種短期幫助行為,其目的是通過激發(fā)那些經歷個人危機、遭受挫折或處于困境和將要發(fā)生危險的當事人的個體潛能,來恢復或重新建立危機爆發(fā)前的心理平衡[2-3]。心理危機干預在國外被廣泛應用于各種自然災難和人為災害,有效的心理危機干預可以幫助當事人實現(xiàn)人生向好轉折[4]。有研究表明,災難親歷者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適應障礙和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如果危機發(fā)生后得不到適當的干預,約12%的當事人會出現(xiàn)自殺行為[5]。特別是尚處于身心發(fā)育期階段的學齡期兒童,心理承受能力和應對重大突發(fā)事件的能力較弱。突發(fā)的自然災害或親身感受到突發(fā)事件,會對其心理發(fā)育和心理成長造成重大影響[6]。有研究顯示,地震17 個月后青少年PTSD 的發(fā)生率是9.4%[7-8]。因此,針對災后兒童(Post- earthquake children)心理輔導有效性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義。兒童心理危機干預首先應該明確他們并不是病患者,而是需要開發(fā)他們的內在資源[9]。對于受到嚴重身心創(chuàng)傷的災區(qū)兒童,心理危機干預主要分為三類:第一,對于災區(qū)的普通兒童,主要問題是安全感降低。第二,對于有親人受傷或逝世的兒童,主要問題是歸屬與愛的缺失。第三,對于身體受到傷害以致殘疾的兒童,主要問題是如何面對不完美的自己[10]。

      以言語為媒介實施現(xiàn)代心理治療并不能解決一切心理問題,而藝術治療(Art therapy)通過各種藝術媒介(繪畫、音樂、舞蹈、戲劇等)進行心理咨詢與心理輔導,是一種非語言性心理治療,通過藝術形式了解來訪者的內心世界,幫助來訪者表達內心的感受,并且可以讓患者產生自由聯(lián)想來調節(jié)和穩(wěn)定情感,消除負性情緒,治愈精神疾病,這能讓治療師靈活運用不同的表現(xiàn)性手法,達到與患者心靈上的溝通[11-14]。目前,藝術療法在西方國家已經得到廣泛應用,成為心理咨詢和治療的主要技術之一。

      本課題的研究旨在通過調查問卷了解震后災區(qū)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在團體情境中以藝術活動為媒介,綜合運用藝術療法的多種心理危機干預技術對兒童進行輔導和干預,探索相對合理、有效的應對災難和危機的心理干預方法,為未來以兒童為中心的心理創(chuàng)傷危機干預提供理論科學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表1 團體危機干預的活動安排

      1.1 對象

      根據本研究設計的要求,采用方便取樣的方法選取親歷“4.20”雅安地震的重災區(qū)-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大同村、飛仙村、火炬村、仁加村)三年級以上兒童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通過了濰坊醫(yī)學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并且在告知兒童及家長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及方案后,獲得兒童及家長的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最初自愿報名的兒童有70人,通過量表前測和男女比例篩選以及團隊干預的有效性[15-16],最終納入60人作為研究對象。入組標準為:①親身經歷“4.20”雅安地震,且地震后一直居住在本地未離開過的兒童;②通過初步接觸與觀察,初步判斷主動參與研究的兒童的認知能力和行為有無明顯障礙;③能夠保證全程參與;④SAS、SDS、SCL-90 3 種量表測試參與研究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得分高于臨界值或得分雖然在“正常”范圍內但接近臨界值的兒童;⑤無嚴重軀體疾病或精神病性問題。將被試隨機分入藝術團體干預組和對照組,其中藝術團體干預組30 名(男生18 名,女生12名),平均年齡(11.3±1.2)歲;對照組30 名(男生15 名,女生15 名),平均年齡(11.6±1.1)歲。

      1.2 方法

      1.2.1 焦慮自評量表(SAS)[17]采用吳文源修訂的,該量表共20 個項目、4 級評分的自評量表,分值越高,焦慮傾向越明顯。其中50~59 分為輕度焦慮,60~69 分為中度焦慮,70 分以上為重度焦慮。

      1.2.2 抑郁自評量表(SDS)[17]采用舒良修訂的,該量表共20 個題目,分別反映出抑郁心情,身體癥狀,精神運動行為及心理方面的癥狀體驗。分界值為53 分,53~62 為輕度抑郁,63~72 為中度抑郁,72 以上為重度抑郁,低于53 分屬正常群體。

      1.2.3 癥狀自評量表(SCL-90) 采用陳昌惠[17]修訂的,該量表共計90 個項目,包括軀體性、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等9 個癥狀因子。采用0~5 級計分。

      1.3 藝術團體心理危機干預的設計與實施

      干預地點選擇在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的社工站點。采用藝術團體干預組與對照組前后測設計,在2014年2月21 日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SCL-90、SAS、SDS 干預前測試,之后隨機分為藝術團體干預組和對照組,對藝術團體干預組進行2 個月藝術團體心理危機干預,每月干預4 次,每次1 小時,共計干預8 次;干預結束后,于2014年4月27 日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上述量表后測以評估干預效果。對照組不做任何處理。

      本團體危機干預方案綜合運用多種藝術表達方式(繪畫療法、舞蹈療法、音樂療法、沙盤游戲等)幫助災后兒童改善其心理健康狀況,降低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緩解創(chuàng)傷后應激反應,協(xié)助成員重建積極主動的交往關系。團體的性質為結構化、封閉式的發(fā)展性團體,設團體領導者1 名和團體協(xié)助者兩名。

      團體輔導方案分為團體建立階段(第一次團體危機干預)、團體過渡階段(第二次團體危機干預)、團體工作階段(第三、四、五、六、七次團體危機干預)和團體結束階段(第八次團體危機干預)4 個階段。

      每次團體危機干預分為3 個階段:熱身階段、藝術創(chuàng)作和藝術療法體驗階段、分享反饋階段(具體干預活動安排見表1)。

      1.4 統(tǒng)計處理

      采用SPSS 16.0 軟件,通過獨立樣本t 檢驗對兩組前測與干預后測結果進行比較,通過配對t 檢驗比較兩組的前測差異與干預后測差異并計算效應量。

      2 結 果

      2.1 各量表前后測的組內和組間評分比較

      藝術團體心理危機干預前,藝術團體干預組與對照組間SAS、SDS、SCL-90 總指數、SCL-90 陽項痛苦水平和SCL-90 陽項均分的得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藝術團體干預組以上各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且藝術團體干預組的后測分數顯著低于前測,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對照組前后測分數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各量表前后測的組內和組間評分比較及差異性檢驗(±s)

      表2 各量表前后測的組內和組間評分比較及差異性檢驗(±s)

      注:* P <0.05,**P <0.01,***P <0.001,下同

      對照組藝術團體干預組t量 表 ①前測 ②后測 t ③前測 ④后測 t Cohen's d ③① ④②SAS 53.3±6.4 51.7±4.5 0.79 53.4±5.7 36.4±4.4 9.17*** -3.59 0.03 -9.51***SDS 58.3±5.9 57.9±6.0 0.15 55.2±4.7 43.0±6.8 5.75*** -2.42 -1.59 -6.40***SCL-90 總指數 2.2±0.2 2.2±0.2 0.52 2.2±0.4 1.5±0.3 5.67*** -2.67 -0.28 -7.07***陽項痛苦水平 3.5±0.7 3.5±0.6 0.12 3.6±0.5 2.9±0.4 4.10*** -1.17 0.31 -3.09**陽項均分 2.9±0.5 2.9±0.5 0.33 2.9±0.4 1.7±0.6 5.50*** -2.00 -0.19 -5.28***

      2.2 SCL-90 量表各因子前后測評分比較

      藝術團體心理危機干預前,藝術團體干預組與對照組間SCL-90 量表的各因子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藝術團體干預組SCL-90 量表的各因子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且藝術團體干預組的后測得分均顯著低于前測,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對照組前后測分數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SCL-90 癥狀自評量表10 個因子得分前后測比較及差異性檢驗(±s)

      表3 SCL-90 癥狀自評量表10 個因子得分前后測比較及差異性檢驗(±s)

      對照組藝術團體干預組t量 表 ①前測 ②后測 t ③前測 ④后測 t Cohen's d ③① ④②軀體性 23.5±5.2 22.5±4.4 0.53 21.9±5.6 13.3±3.8 4.94*** -2.33 -0.81 -6.16***強迫癥狀 21.5±3.9 20.3±2.7 0.98 21.1±4.2 15.5±3.8 3.88** -1.52 -0.27 -4.03***人際關系 21.2±3.4 20.8±3.1 0.34 21.9±4.7 15.5±4.3 3.93** -1.47 0.49 -3.88**抑郁 28.4±3.8 26.9±3.3 1.18 28.5±5.4 17.9±3.4 6.44*** -2.75 0.04 -7.27***焦慮 22.7±4.3 22.8±3.9 -0.09 22.2±3.5 16.3±4.0 4.34*** -1.72 -0.33 -4.55***敵對 14.9±4.5 15.1±4.3 -0.08 14.4±4.4 9.0±4.2 3.44** -1.48 -0.33 -3.93**恐怖 15.9±1.5 15.8±1.7 0.11 14.5±2.8 9.1±2.8 5.31*** -2.96 -1.65 -7.83***偏執(zhí) 14.1±4.2 14.2±4.0 -0.09 13.9±3.9 10.6±4.4 2.14* -0.88 -0.13 -2.33*精神病性 20.7±2.6 19.6±2.2 1.21 21.3±4.5 14.9±4.2 3.98*** -1.46 0.44 -3.85**其他 15.6±4.0 16.0±3.9 -0.28 15.9±4.0 11.2±3.8 3.28** -1.29 0.18 -3.41*

      3 討 論

      3.1 災后兒童心理健康的基本狀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災后兒童在地震發(fā)生近9 個月后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其中,人際關系敏感和恐怖癥狀表現(xiàn)最為明顯;其次,是焦慮、抑郁和敵對癥狀;偏執(zhí)、精神病性、強迫和其他癥狀較平均,軀體性癥狀表現(xiàn)最不明顯。這與以往的調查結果一致[6]。由此可見,親歷震災的兒童心理健康基本狀況有一定的可預測性。同時,也可看出兒童身心發(fā)展的階段性特點與在此階段對所遭受的外界刺激的反應有一定的共同性。

      此外,對災后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改善還在初期探索階段,缺乏與其相關的心理危機干預的實踐檢驗,而且對所需的干預輔導人員要求較高,故災后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改善情況尚不明顯。已有研究顯示災后兒童團體心理危機干預偏向于創(chuàng)傷嚴重程度不高的兒童,個別訪談治療又偏向創(chuàng)傷或心理健康狀況極差的兒童,而中間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并未得到有效的干預與輔導[18-19]。

      3.2 藝術團體心理危機干預在災后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干預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為期2 個月共計8 次藝術團體危機干預后,藝術團體干預組兒童在SAS、SDS 和SCL-90 上的得分顯著降低,且藝術團體干預組的SAS、SDS 總分從干預前顯著高于量表理論平均分下降到干預后顯著低于量表平均分,而對照組的得分在干預前后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在SCL-90 量表上,藝術團體干預組的兒童在各因子的得分干預后均有明顯減少,陽性項目數和陽項均分也有所降低,而對照組的得分在干預前后不存在顯著性差異。這表明,以改善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為目的的藝術團體心理危機干預活動,能夠從整體上緩解受地震影響并出現(xiàn)心理健康危機和不平衡的兒童的心理狀況,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結果與國內已有的研究都證明,藝術療法在治療和改善心理問題方面有良好的療效。本團體心理危機干預采用了多種藝術療法且效果顯著,可能與藝術療法和團體輔導雙方結合有關。首先,在藝術療法中,來訪者在心理咨詢師的推動下用繪畫、音樂、舞蹈、戲劇和沙盤游戲等藝術媒介進行創(chuàng)作,其本身就是非常有效的情緒宣泄方式,并且通過藝術作品調和情緒、探索感情、促進自我意識、管理行為、發(fā)展社會技能、改善現(xiàn)實取向并且減輕焦慮和增加自尊。對于年幼的兒童來說,玩耍是他們的天性,語言表達能力較弱,所以這些藝術性的活動正好成為兒童情緒表達的途徑。其次,是團體干預的場地和氛圍的作用。經歷過地震的兒童缺乏安全感,情緒也時常不穩(wěn)定,團體干預所創(chuàng)造的安全環(huán)境和自由輕松的氛圍能有效緩解兒童內心的焦慮和恐懼。同時,團體成員的陪伴也有利于緩解兒童的孤獨感,讓其有歸屬感,獲得一定的團體支持。在團體中兒童的分享、交流、溝通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的改善。

      3.3 對藝術團體危機干預的探索與體會

      經過為期兩個月的藝術團體危機干預,8 次干預活動都達到了預期目標,每一項活動也進行得輕松愉快,參與干預的兒童也反應良好。期間,沒有兒童脫離團體的情況出現(xiàn),從側面證明了以藝術活動為媒介的團體危機干預對災后兒童具有吸引力,為以后在各種災難后實施藝術團體危機干預提供了可行性的資料支持。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對藝術團體危機干預有以下幾點體會:首先,地震經歷將持續(xù)影響著災區(qū)兒童的心理與生活。尤其是PTSD 很可能成為長期、慢性癥狀,并且引發(fā)其它的心理疾病。對于災后兒童心理反應尤其是PTSD 的長期性研究,應是我國災后兒童研究的一大關注重點。其次,藝術療法對兒童有巨大的吸引力。因為繪畫、音樂、舞蹈、戲劇、沙盤游戲等活動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想象和趣味的過程,尤其是對有創(chuàng)傷經歷的兒童,如能通過創(chuàng)作的作品回顧和整理過去的創(chuàng)傷過程,可收到很好的治療效果。第三,熟悉感的破壞可能是兒童心理危機的主要原因,在團體危機干預或團體輔導中,充分發(fā)揮團體輔導的優(yōu)勢,安全的環(huán)境和自由的團體氛圍為兒童從事創(chuàng)造性、表達性藝術的創(chuàng)作過程提供相應保障,使兒童全身心投入到相關的創(chuàng)作活動中,以期具有突破性的發(fā)揮和展現(xiàn)[20]。第四,創(chuàng)作過程遠遠大于創(chuàng)作作品的價值。在藝術療法的治療中,創(chuàng)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內心情緒的宣泄方式和個體潛意識的投射。因此,對于成員的作品,沒有優(yōu)劣之分,治療師所做的是透過作品解讀投射的情緒,并激發(fā)團體成員間的情感共鳴。第五,藝術團體危機干預的實施過程中,藝術活動的應用沒有特定的順序。藝術活動僅僅是一種溝通成員與團體干預人員的媒介,起著橋梁的作用,只要能在適當的階段選擇恰當的藝術活動并有效達到團體目標即可。第六,團體干預的引導者最好是心理學專業(yè)人員。團體的建立與分離是需要有專業(yè)知識的心理咨詢者才能處理好的,引導人員的專業(yè)性影響整個團體干預的效果;但團體干預輔助人員可以是非心理專業(yè)人員,然也需了解和掌握團體輔導的基本技能,如營造自由的團體氛圍、提供安全舒適的環(huán)境等。第七,人是社會物種,團體的形成不僅帶給每個兒童新鮮感,也在無形中給予兒童一定量的社會支持。

      4 未來研究方向

      藝術團體心理危機干預對地震災后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的改善有明顯的積極效果。災后兒童對藝術團體心理危機干預的評價很高,藝術團體心理危機干預適合在經歷各種類型災難的兒童中推廣使用。本次藝術團體心理危機干預不足之處是僅進行了干預前后的對比而沒有能夠在干預結束后進行間隔一定時間的追蹤測量。但本研究得到了很多硬性支持,具有長期在災區(qū)進行心理輔導的場地條件和實施人員,所以在干預結束后,將繼續(xù)在災區(qū)進行間隔一定時間的追蹤測量,并對參與研究的對照組兒童進行全套的藝術團體危機干預。此外,將這種藝術團體危機干預方案推廣到地震災區(qū)的各個社工站點,適當增加干預的范圍和次數,延長干預的時間,以期長久改善兒童心理健康狀況。

      [1]程奇.國外災難心理危機干預研究綜述[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1(2):50-53

      [2]季建林,徐俊冕.危機干預的理論與實踐[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1994,4(02):116-118

      [3]黃媛,張敏強.地震災難中的心理應激反應及相應的心理危機干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17(2):231-232

      [4]王玲,劉學蘭.心理咨詢[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5:2-3

      [5]季建林,趙靜波.危機干預與自殺預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6]施紅梅,祝捷,邱卓英,等.自然災害引發(fā)的兒童心理障礙及其心理康復[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8(7):683-686

      [7]時勘.災后心理自助手冊[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8]趙丞智,李俊福,王明山,等.地震后17 個月受災青少年PTSD 及其相關因素[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1,15(03):145-147

      [9]芭芭拉·魯賓·韋恩瑞伯,艾琳·布羅契著.黃惠美,李巧雙譯.危機干預與創(chuàng)傷反應理論與實務[M].廣州:廣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3:4-5

      [10]王海英,唐佶.災后兒童心理問題的干預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60(4):138-141

      [11]翟書濤.表達性心理治療簡介[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1995,5(06):348-349

      [12]閆俊,崔玉華.藝術療法[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53,13(4):240-241

      [13]楊東,蔣茜.藝術療法-操作技法與經典案例[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

      [14]翁賽崢.音樂療法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干預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10):1542-1544

      [15]劉玎,盧寧,何建飛,等.團體輔導對網絡成癮大學生網絡使用及學習管理的改善效果[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3,27(07):496-501

      [16]周圓,崔麗瑩,吳艷霞.團體輔導:理論、設計與實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17]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31-35,194-196,235-238

      [18]賈曉波,陳世平.學校心理輔導實用教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

      [19]樊富珉.團體心理咨詢[M].北京:高教教育出版社,2005:4-4

      [20]王放.班級團體輔導改善高職學生人際交往困難的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5):620-621

      猜你喜歡
      兒童心理團體輔導
      中國隊獲第63屆IMO團體總分第一名
      中等數學(2022年8期)2022-10-24 02:06:56
      愛與職責——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中國德育(2022年18期)2022-10-14 09:22:42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2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甘肅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4
      國內留守兒童心理彈性Meta分析
      團體無償獻血難成主流
      美團體打廣告抗議“中國制造”
      和諧班子——團體活力的絕對優(yōu)勢
      對聯(lián)(2011年2期)2011-09-14 02:52:28
      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輔導
      中國火炬(2009年6期)2009-07-24 14:38:00
      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輔導
      中國火炬(2009年9期)2009-07-24 14:36:42
      栖霞市| 句容市| 延寿县| 南宁市| 宿迁市| 东丽区| 吴堡县| 桂阳县| 游戏| 绍兴市| 巫溪县| 河北省| 淮阳县| 石景山区| 宁安市| 崇仁县| 纳雍县| 喀喇沁旗| 井冈山市| 雷州市| 宜良县| 甘谷县| 延边| 天气| 黄浦区| 左贡县| 革吉县| 扶风县| 岳普湖县| 涿州市| 元氏县| 罗源县| 如皋市| 和林格尔县| 阿拉善左旗| 太仆寺旗| 宜兰市| 安宁市| 民乐县| 会同县| 桦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