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霞
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文的合奏。繪本里蘊含了多方面、多層次教育內涵和教育信息,關鍵看我們教師如何來解讀,如何來運用。通過初讀、再讀、三讀《好餓的毛毛蟲》這個繪本,主要從藝術、科學和健康三個領域,充分挖掘繪本中所蘊含的教育內容。
繪本多元解讀教育內容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文的合奏。它有豐富的內容、精美的畫面,深受幼兒的喜愛,也博得了我們老師的青睞,老師們在自己的教育活動中,也越來越多地引入繪本。如《好餓好餓的毛毛蟲》就是一本非常優(yōu)秀的繪本,這本書的內容講述了一顆小小的蛋躺在葉子上,從蛋里爬出一條又小又餓的毛毛蟲。毛毛蟲吃了許多許多東西,它變成了一條又肥又大的毛毛蟲,它造了一間小房子,叫做“繭”,把自己包在里頭。它在里頭住了兩個多星期,把繭咬破一個洞,鉆了出來……毛毛蟲變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如何將這繪本中蘊含的豐富的教育內涵挖掘出來,適用于我們的教學活動中?就需要我們老師對這本書進行深入的多元的解讀。那么如何準確多元解讀繪本?我們經歷了初讀、再讀、三讀繪本的過程,對《好餓的毛毛蟲》這本書進行了多元解讀。
一、初讀繪本
在初讀《好餓的毛毛蟲》這本書時,我們主要從繪本中的文字、圖畫、書籍裝幀三方面,深入感受并理解繪本的故事特點與內涵。書中文字很少且非常簡潔,富有樂趣,幼兒很容易理解和接受?!逗灭I的毛毛蟲》這本書的作者埃瑞卡爾,不僅是一名作家還是一位富有繪畫功底的藝術工作者。這本書中圖畫在色彩上絢麗夸張,線條組合巧妙又簡潔,形態(tài)上多變又富有趣味作者運用了拼貼的技巧,凸顯出層次感,并且色彩給幼兒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另外書的印刷和設計都非常精美。
二、再讀繪本
再讀《好餓的毛毛蟲》時,我們對繪本的教育內涵和主流教育價值進行了認真分析和理解,我們發(fā)現這本書中包含了時間、數字、水果、色彩,健康的飲食,還有毛毛蟲變蝴蝶等非常多的教育內容,涵蓋了多領域多方面的教育內涵。
首先,我們認為書中五花八樣的食物一下子就能吸引孩子們的眼球,從毛毛蟲的成長過程中,發(fā)現毛毛蟲不合理的飲食規(guī)律,根據這一內容,可以設計成中班的常識活動,讓幼兒學習簡單、合理的配餐方法。另外畫面中毛毛蟲從圓洞里面鉆進爬出的動作很有趣,根據這個內容也可以設計成中班的體育活動,模仿毛毛蟲走路,發(fā)展幼兒的下肢力量和動作的協調性。
其次,《好餓的毛毛蟲》是一本功能性很強的認識書,書中的頁面設計別具匠心,隨著毛毛蟲每一天吃食的增多,頁面逐漸由窄變寬。通過這個表現手法,直觀地將星期這個概念呈現給了幼兒。在書中有關毛毛蟲吃水果的情節(jié),隨著毛毛蟲每天吃的水果的數量的增加,頁面由窄變寬,清晰直觀地呈現出數量的變化。即每天吃的水果的數量都比前一天多一個,1添上1是2,2添上1是3,3添上1是4,X添上1是X……而這正是數的形成中的核心概念。所以可以利用這個繪本來開展一次引導中班孩子復習數的形成的數學活動,而且繪本中豐富,精致的食物圖畫,是中班幼兒熟悉并且喜愛的東西,可以制作成幼兒操作材料,在活動中幫助孩子學習理解數的形成概念。另外在繪本書中除了星期時間概念、數的形成還有數物對應、毛毛蟲蛻變的過程等科學領域知識點。
最后,《好餓的毛毛蟲》繪本書中畫面色彩絢麗夸張,給孩子們以視覺沖擊,我們可以從色彩入手開展欣賞活動,提升孩子們對色彩的認識和運用,感受色彩在繪畫中的重要作用;還可以讓孩子們領略簡單而又抽象的線條組合所帶給我們的抽象美藝術美??此坪唵蔚乃误w,既能滿足孩子們剪紙的興趣同時又激發(fā)孩子探索的需求,那么鏤空剪紙以及后面涉及的再現剪紙又孕育而生,提高了剪紙的技能,可以激發(fā)孩子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作能力。
所以我們認為,這本繪本書除了可以進行語言領域教學以外,還可以應用于幼兒園的科學、健康、藝術領域的教學。
三、三讀繪本
經歷了對繪本的初讀和再讀,大家對繪本《好餓的毛毛蟲》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三讀繪本就是我們在認識理解繪本內容的基礎上對繪本進行應用,我們選擇了在科學、藝術、健康領域進行教育活動設計并開展實踐活動。
我們在大班開展了認識星期時間概念,首先讓幼兒回顧書中毛毛蟲吃食物的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在書中發(fā)現毛毛蟲變得又肥又大的原理,了解毛毛蟲每一天吃的食物和每一天吃食物的順序,幫毛毛蟲制作一星期的食譜表、給毛毛蟲設置星期鬧鐘到叫醒毛毛蟲起床的過程,潛移默化地將一星期有七天的這個概念和星期的順序呈現給幼兒。此外,我好設計了一個擴展活動,請孩子回家制作一星期晚餐食譜表,對星期這個概念做進一步的鞏固。
在中班開展了健康常識活動,首先引導幼兒發(fā)現毛毛蟲吃了很多很多的食物,就是為了快快長大,變成蝴蝶。那么小朋友們要吃什么樣的食物才能快快長大呢?最后通過毛毛蟲的經驗的遷移,為毛毛蟲設計一份營養(yǎng)的午餐,讓幼兒知道應該選擇營養(yǎng)、健康的食物,學習簡單的搭配。還在大中小分別開展了體育活動。在體育活動中,幼兒扮演毛毛蟲的角色趣味性很強,深受孩子的喜歡。幼兒探索出了很多毛毛蟲走路的動作,如爬行、下蹲走、合作連續(xù)蹲走等動作,通過實踐我們發(fā)現爬行的動作適合在小班幼兒,適宜在小班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下蹲行走的動作有一定難度中、大班幼兒能夠完成,適合在中大班開展體育教學活動。
我們根據大中小班孩子的發(fā)展需要選擇《好餓毛毛蟲》這本書中的部分內容,制定了不同的教育目標開展藝術粘貼活動。如在小班,我們根據毛毛蟲初期階段的形態(tài),設計開展了一個一個連續(xù)粘貼活動;在中班根據毛毛蟲活動時的動態(tài)形象開展又重疊粘貼的活動;在大班根據繪本書中毛毛蟲破繭成蝶后的樣子,開展左右對稱粘貼活動。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將繪本中所蘊含的藝術領域的教育作用發(fā)揮到極致。
通過初讀、再讀、三讀這樣一個過程,我們對《好餓的毛毛蟲》進行了深入的多元解讀,主要從藝術、科學和健康三個領域,充分挖掘了繪本中所蘊含的教育內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