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菲,姜 玲,方 明,陳飛虎,葛金芳
(1.安徽省立醫(yī)院藥劑科,安徽 合肥 230001;2.安徽醫(yī)科大學藥學院,安徽合肥 230032)
神經(jīng)母細胞瘤SH-SY5Y,常常發(fā)病于小孩,臨床中發(fā)現(xiàn)部分患者的腫瘤可以進一步分化成熟,甚至自主消失,因此被稱為是誘導分化的標準模型。全反式維甲酸(ATRA)是一類經(jīng)典的細胞誘導分化劑,可在體外誘導神經(jīng)母細胞瘤分化成熟[1],不過因為它不易溶于水、不良反應多等多種原因,它的深層次研究也被諸多的因素局限。在實驗前期,我們通過改造它的極性基團,合成出一系列新型的維甲酸衍生物[2],其中一種衍生物ATPR在抑制腫瘤細胞株增殖以及誘導分化上有著極強的生物學活性[3-4]。本研究通過觀察 SH-SY5Y 在 ATPR 作用前后增殖以及分化的變化情況,并同步觀察RARβ mRNA的表達,研究它的相關分子作用機制。
1.1 細胞株材料及主要試劑 細胞株由安徽醫(yī)科大學臨床藥理實驗室饋贈。主要試劑:DMEM培養(yǎng)液來源于Hyclone公司;小牛血清來源于鄭州九龍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青霉素購自杭州民生藥業(yè)有限公司;鏈霉素購自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TRA、二甲基亞砜、MTT、溴化乙錠、核糖核酸酶、碘化丙啶(PI)購自Sigma公司;鼠抗人NSE抗體購自北京博奧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免疫組化二抗試劑盒購自上海金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CR逆轉錄試劑盒和擴增試劑盒均為Promage公司產(chǎn)品。
1.2 細胞分組及培養(yǎng) SH-SY5Y在37℃、5%CO2濃度的培養(yǎng)箱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主要分組為:溶劑對照組(含0.05%無水乙醇),空白對照組(加入等體積DMEM 培養(yǎng)基),ATPR 組(10-9~10-4mol·L-1),維甲酸陽性對照組(10-5mol·L-1)。
1.3 MTT法檢測抑制率 于96孔培養(yǎng)板中接種每毫升1×104個濃度的細胞。72 h培養(yǎng)之后,向其添加20μLMTT,繼續(xù)培養(yǎng)4 h,除去上層清液,并于每孔中添加150μL的DMSO,混合均勻,置于酶聯(lián)免疫檢測儀上用490 nm的波長測定,并用試劑對照組進行校零,每組設置5個復孔,重復3次實驗,得到數(shù)據(jù),取平均值。
1.4 細胞形態(tài)學觀察 六孔板中每毫升分別接種1×104個細胞,細胞貼壁后用 ATPR(10-9~10-5mol·L-1)、陽性對照藥 ATRA 10-5mol·L-1、等體積的DMEM的空白對照以及含0.05%無水乙醇的溶劑對照組加在每個孔內(nèi),于10%FCS的DMEM培養(yǎng)體系中培育。72 h后,收集玻片,甲醛溶液固,染液染色,運用顯微鏡查看相關細胞的形態(tài),并進行拍照記錄。
1.5 細胞分化的檢測 在六孔板中每毫升分別接種1×104個細胞,給藥方法同“1.4”項下,72 h后,于37℃的PBS中漂洗,在4℃環(huán)境下用多聚甲醛固定20 min,再次漂洗,加入3%H2O2在室溫中避光反應10 min,充分洗滌,隨后在濕盒中將BSA添加于蓋玻片上,繼續(xù)反應30 min,將1∶400比例稀釋后的糖分解烯醇酶-抗作用液滴加至各組蓋玻片上,37℃培養(yǎng)1 h,PBS振蕩清洗。用相應的二抗(IgG/Bio)在常溫中反應30 min至1 h,振蕩清洗,滴加鏈霉卵白素(SABC),常溫培養(yǎng)20~30 min,PBS漂洗3次,最后用DAB顯色5~10 min,蒸餾水漂洗,乙醇脫水,二甲苯進行透過操作,使用中性樹脂密封,置于顯微鏡下進行查看,并拍照留存。實驗過程中以2%BSA代替一抗作為陰性對照。
1.6 細胞DNA倍體分析 細胞培養(yǎng)以及給藥同“1.4”,用PBS清洗2次,70%冰乙醇 -20℃冰箱固定過夜的方法處理收集到的細胞,細胞離心棄上層清液,并對所剩物用PI 100 mg·L-1以及RNase 50 mg·L-1,在4℃避光環(huán)境下染色30 min。采用流式細胞儀并利用modfitLT分析軟件對3×104以上細胞進行周期分析。
1.7 RT-PCR 根據(jù)實驗的需要,設置分組為:加有等量體積的DMEM的空白對照組、加有0.05%無水乙醇的溶劑對照組、加有 ATRA 10-5mol·L-1的陽性對照組以及加有 ATPR 10-5mol·L-1的實驗組。反應3 d后采集細胞,進而檢測ATPR對細胞中的RARβ的效果。PCR反應參數(shù):94℃預變性5 min,變性 40 s,50 ℃ (RARβ)、56 ℃(GAPDH),退火40 s,72℃延伸1 min,共35個循環(huán)后72℃延伸10 min。進行3次實驗,并用其結果平均值進行分析。
1.8 統(tǒng)計分析 利用SPSS 13.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其中數(shù)據(jù)都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多組資料之間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多組之間兩兩比較采用 LSD-t檢驗的方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ATPR在細胞增殖中的影響 不同濃度的ATPR作用細胞72 h后,我們發(fā)現(xiàn)ATPR能抑制細胞的增殖,其中,10-4mol·L-1抑制效應最明顯,最大抑制率達79.3%。和空白組相比,溶劑對照組A490變化不明顯,進一步證明細胞增殖變化的差異受無水乙醇溶劑的影響較小,見表1。
表1 ATPR對SH-SY5Y細胞增殖的影響
2.2 細胞形態(tài)觀察 SH-SY5Y反應時間72 h于吉姆薩染料染色后,在倒置顯微鏡下觀測:空白組細胞大部分都是呈小梭形,部分呈淚滴形、三角形狀。ATPR實驗組可以發(fā)現(xiàn)細胞慢慢形成相似于樹突、軸突的神經(jīng)突出,細胞整體的形狀也逐步轉變?yōu)榻墒斓念惗噙呅螒B(tài)的神經(jīng)節(jié)細胞。隨藥物濃度的增加,細胞形態(tài)的改變越明顯,其中,10-5mol·L-1的濃度最顯著(圖1)。
2.3 分化指標的檢測 我們通過免疫學檢測,發(fā)現(xiàn)NSE表達發(fā)生變化,對照組反應產(chǎn)物為分布不均勻的淺棕色細小顆粒,顯色幾乎呈陰性。而使用藥物72 h后,免疫反應顯色由陰性轉變成陽性,產(chǎn)物變成深棕色,大部分存在于細胞質(zhì)當中,近核位置分布偏多,在細胞核的內(nèi)部同樣存在大小不一的細小產(chǎn)物。同時檢測發(fā)現(xiàn),增大藥物濃度,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表達增多,當藥物濃度達到10-5mo·L-1時,表現(xiàn)最明顯(圖2)。
圖1 不同濃度ATPR作用于SH-SY5Y細胞72 h形態(tài)學變化(400×)
圖2 不同濃度ATPR作用于SH-SY5Y細胞NSE的影響
2.4 細胞DNA倍體變化 藥物作用SH-SY5Y細胞72 h后,與空白組相比,我們發(fā)現(xiàn) ATPR 10-5、10-6mol·L-1G1期細胞同步上升,所占的百分比也有明顯的提升,相應的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要求(P<0.01),ATPR 10-5mol·L-1S 期的細胞相對減少,相應的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要求(P<0.01),此外,G2/M期細胞基本不變,細胞周期進程受到影響,并且在G0/G1期停留。詳細情況如圖3所示。
2.5 ATPR對SH-SY5Y細胞中RARβ的影響
圖3 不同濃度ATPR對SH-SY5Y細胞周期的影響
ATPR(10-5mol·L-1)作用 72 h 后,SH-SY5Y細胞的RARβmRNA表達量增加,加藥組與對照組之間的差異顯著(P<0.05)。
ATRA是具有代表性的細胞分化誘導劑,對細胞諸多方面有著很好的調(diào)節(jié)作用[5-6],不過它的最低中毒劑量較低,容易產(chǎn)生中毒反應,因此,越來越多的合成化學家希望能找到一種優(yōu)良的衍生物。本實驗研究新合成的衍生物——ATPR對腫瘤細胞株SH-SY5Y的影響,通過MTT檢測發(fā)現(xiàn),不同濃度的ATPR對SH-SY5Y細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本實驗中選取的最大藥物濃度為10-4mol·L-1,結果發(fā)現(xiàn)細胞出現(xiàn)皺縮、凋亡,推測此時藥物對細胞的抑制主要表現(xiàn)為細胞毒作用,而在10-5mol·L-1時,誘導分化作用占主導形態(tài)的改變可以客觀的表明誘導分化劑的作用效果,是分化的典型標志。吉姆薩染色發(fā)現(xiàn)細胞的密集度有了顯著的降低,不斷有神經(jīng)突起形成,細胞向成熟的神經(jīng)節(jié)細胞分化,藥物的濃度越大,細胞形態(tài)的改變也就越大。
圖4 ATPR對SH-SY5Y維甲酸受體RARβ的影響
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在正常情況下常常分布在神經(jīng)元和周圍神經(jīng)組織中,甚至是在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組織當中也有存在[7],一般細胞被破壞時釋放出來,是針對于神經(jīng)母細胞瘤的一種高敏感和特異的指示物[8]。通過這次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ATPR對SH-SY5Y細胞中的NSE有顯著的上調(diào)機制,而在所有的用藥濃度中,10-5mol·L-1的藥物濃度的作用最為明顯。
腫瘤細胞大部分存在于S期,而分化細胞主要存在于G0/G1期,因此細胞周期被阻滯于G0/G1期是細胞分化的重要特征,使用藥物后,處于G0/G1期的細胞越來越多,S期的細胞逐漸減少,周期明顯停滯在G0/G1期。
大量的研究表明,維甲酸的誘導分化與RARβ的影響有很大聯(lián)系,RARβ的低表達或者不表達對細胞的不良分化可能存在著相關因果[9-10]。實驗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維甲酸作用干涉后,RARβ含量逐漸增加,基本符合此前的研究報道[11],同時我們也認為維甲酸在SH-SY5Y中的作用可能是利用RARβ受體實現(xiàn)的,其有可能是研究分化機制的一類標志物[12]。這次實驗細胞在維甲酸干涉后RARβ反應增強,進一步表明RARβ在ATPR作用于SH-SY5Y時有密切關系。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ATPR在一定濃度范圍內(nèi)能夠抑制SH-SY5Y增殖,上調(diào)RARβmRNA的表達,誘導其向正常成熟細胞分化。隨著研究的深入,ATPR在神經(jīng)母細胞瘤的臨床應用中將得到廣泛的使用,但其對神經(jīng)母細胞瘤誘導分化的機制是否與其它基因有關仍需進一步探討。
[1] Murakami M,Ito H,Hagiwara K,et al.ATRA inhibits ceramide kinase transcription in a human neuroblastoma cell line,SH - SY5Y cells:the role of COUP - TFI[J].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2010,112(2):511 -520.
[2] Shen J,Shi JB,Chen FH,et al.Synthesis and anti- tumor activity of all- trans retinoic acid derivatives[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9,20(7):809 -811.
[3] 洪凡青,陳飛虎,王 璐,等.新型維甲酸衍生物體外誘導白血病細胞分化的研究[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46(5):443-446.
[4] 汪 楠,陳飛虎,葛金芳,等.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維甲酸酯對MCF-7細胞增殖和分化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3,29(6):767 -772.
[5] Guidoboni M,Zancai P,Cariad R,et al.Retinoic acid inhibits the proliferative response induced by CD40 activation and interleukin- 4 in mantle cell lymphoma[J].Cancer Res,2005,65(2):587-595.
[6] Singh AT,Evens AM,Anderson RJ,et al.All trans retinoic acid nanodisks enhance retinoic acid receptor mediated apoptosis and cell cycle arrest in mantle cell lymphoma[J].British J of Haematol,2010,150(2):158 -169.
[7] 王世杰,李曉春,孔少云.血清NSE對晚期早產(chǎn)兒窒息腦損傷早期評價的意義[J].安徽醫(yī)藥,2013,17(1):91 -92.
[8] Riley RD,Heney D,Jones DR,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molecular and biological tumor markers in neuroblastoma[J].Clin Cancer Res,2004,10(1):4 -12
[9] Fernandez- Martinez AB,Lucio FJ.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ransactivation by intracellular prostaglandin E-2-activated prostaglandin E -2 receptors.Role in retinoic acid receptorβ up - regulation[J].Biochimicaet Biophysica Acta,2013,1833(9):2029-2038.
[10] Kato Y,Salubides BC,Wang XF,et al.Antitumor effect of the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LAQ824 in combination with13-cisretinoic acid in human malignant melanoma[J].Mol Cancer Ther,2007,6(1):70 -81.
[11] Sakane C,Shidoji Y.Reversible upregulation of tropomyosin-related kinase receptor B by geranylgeranoic acid in human neuroblastoma SH - SY5Y cells[J].Journal of NeuroOncology,2011,104(3):705-713.
[12] Joshi S,Guleria R,Pan J,et al.Retinoic acid receptors and tissue-transglutaminase mediate short-term effect of retinoic acid 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neuroblastoma SH - SY5Y cells[J].Oncogene,2006,25(2):240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