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摘 要】 高效課堂是新課程改革中一個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手段。在本文中,筆者就結合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實例,就如何構建高效的生物課堂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在高效課堂教學理念的指導下,能夠一改往日低效甚至無效的課堂教學現(xiàn)狀,推動生物教學活動朝著更加健康科學高效的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新課改;素質教育
改進教學理念,構建高效課堂是當前新課程改革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生物學科作為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課程,在如今的新課改大潮下,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也受到了一定的挑戰(zhàn),如何對生物教學進行改革,如何構建高效的生物課堂成為了擺在每個生物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傳統(tǒng)模式下的生物課堂教學之所以屢次陷入低效、無效教學的泥沼,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學過程中片面強調教師的教,忽視學生的學,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沒有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要想構建高效的生物課堂,教師一定要建立起“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學活動中時刻關注學生的體會,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效果設計和調整教學方略。例如,筆者在給學生講“減數(shù)分裂”這節(jié)的內容時,按照教學計劃,本節(jié)內容要分為兩個課時來講授,第一課時主要講解精子的形成,第二課時再講解卵細胞的形成。由于這兩課時的內容在過程上十分相似,筆者考慮到,如果上完第一課時的內容以后,再按部就班地開展第二課時,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厭煩的心理。于是,筆者在上完第一課內容以后對第二課時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了調整,把原本的講授式教學模式改成了引導自學式模式。首先,筆者在上課的一開始就請一位學生上來在黑板上把上節(jié)課講過的精子的形成過程簡要的寫出來,接下來再給出一些時間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內容,找出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卵細胞形成過程與上節(jié)課講的精子的形成過程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然后,筆者再帶領學生把之前學生在黑板上寫下來的精子的形成過程進行改動,使之變成卵細胞的形成過程,最后再進行總結和歸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都保持著強勁的學習勁頭,最后的教學效果也十分理想。本次教學活動之所以取得成功,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貫徹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想學生所想,從而把學生的積極性有效調動起來,進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化。
二、恰當運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
隨著教學條件的不斷改進,現(xiàn)代化的教育技術手段開始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日常的教學工作中。生物學科本身就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像是細胞分裂、基因工程等內容,運用多媒體和網(wǎng)絡工具等現(xiàn)代化教育手段開展教學工作的效果會顯著優(yōu)于單純的圖片、模型等傳統(tǒng)教學手段。因此,恰當?shù)倪\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對于構建高效的生物課堂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例如,筆者在給學生講“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的內容時,就運用了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具,以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展示了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的動態(tài)過程,這樣一來,原本抽象復雜的細胞分裂過程瞬間變得生動直觀起來,這樣不僅學生學起來輕松,同時,在有趣的動畫、美妙音樂的映襯下,原本有些嚴肅的生物課堂也變得更加輕松有趣,在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下,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容易被激發(fā)起來,主觀能動性更能夠得到發(fā)揮,這樣,整體學習效果也會大大提升。
三、積極利用生物實驗手段
生物學科是一門實驗學科,生物學科形成的根基就在于各種各樣的生物實驗。透過實驗,可以將一些生物概念、原理、規(guī)律等抽象化的知識進行具體化的還原,使得學生有機會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這樣勢必會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把握知識的內涵和外延,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通過生物實驗的開展,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親自動手的能力。例如,筆者在給學生講“光合作用”這部分的知識時,就以實驗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親自動手對葉綠體中的葉綠色進行提取和分離,這樣通過實驗的手段來獲得光合作用中有關色素的知識,可以讓學生親自體會知識的形成過程,并且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還學會了提出問題、 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這對于學生自身的成長無疑具有重大的意義。
四、構建開放性問題情境
課堂教學活動是否高效,其中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看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思維水平的高低,思維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為其它能力的培養(yǎng)打好基礎。為了激活學生的思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有意識地構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情境。在開放的問題情境下,學生的思維也會處于一個開放的狀態(tài),這樣,思維活動會變得更加活躍,思維的水平也會有效提升。例如,在講到“轉基因”的問題時,筆者就給學生提了這樣一個開放性的問題:“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由于這個問題沒有統(tǒng)一化的標準答案,這樣,學生的思維也就有了更大的發(fā)揮空間。在問題的啟發(fā)和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開始圍繞著這個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雖然直到最后也沒有獲得統(tǒng)一的結論,但這種開放的結尾卻給學生留下了更大的思維價值。
課堂教學是當前高中生物教學活動的主要教學形式,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會直接影響到生物教學活動的整體質量,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我們要努力突破落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大膽對教學活動進行改革,從生物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入手,積極貫徹高效課堂理念,讓生物課堂不再是教師灌輸知識的場所,而成為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的陣地。
【參考文獻】
[1]谷飛.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實施策略[J].成功(教育),2013年02期
[2]陸忠華.淺談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年12期
[3]楊學新.淺談高中生物研究性學習的實踐[J].生物學雜志,2002年05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馬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