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小方 郭英
在鶴壁市老城區(qū)西南隅美麗的楓嶺公園北側(cè),坐落著一所有50年辦學歷史的特色學?!Q壁市山城區(qū)第八小學(以下簡稱“第八小學”)。在傳承深厚文化底蘊和優(yōu)良辦學傳統(tǒng)的同時,學校發(fā)揚“八小精神品格”:把愛灑向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樂學、會學、健康、全面地發(fā)展。學校堅持校園文化建設與特色活動開展并重的辦學思路,讓一草一木都會說話,一磚一石都能育人,讓每一次活動都打上獨具八小風格的烙印。
讓文化雨露浸潤校園
校園文化建設是抓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礎。第八小學利用有利的地理和人文條件,打造出潔凈、和諧、充滿濃厚文化意蘊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
在精神文化中徜徉。精神文化影響著一所學校的精神面貌和辦學品質(zhì),是師生共同成長和學校長期發(fā)展的精神動力。學校教師堅持著“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職業(yè)信念,把言傳身教放在育人的首位,用自己的一舉一動教育學生。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宗旨,校風、教風、學風,以及“八小精神品格”,無不成為八小人的精神動力和行為準則。學校教師自主設計的?;?,簡單中透著真誠,真誠中透著真愛,象征著八小升騰不息的活力和無限美好的前景。綜合樓墻上學生獲獎的各種精美圖片激勵著學生們?yōu)樽约旱哪繕撕屠硐攵ζ床?。校報《春暉》的誕生,成為展示師生風采的舞臺,宣傳學校精神的窗口,它使八小人的精神世界更豐富多彩,使八小師生前進的腳步更強健有力。
在國學經(jīng)典里漫步。人們常說“熟讀《三字經(jīng)》,可知千古事”。學校北面教學樓的走廊兩側(cè)墻壁上是中國古代啟蒙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牌文,它短小精悍、瑯瑯上口,其內(nèi)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民間傳說。低年級的學生晨讀及放學路隊時都能大聲朗讀,從中領(lǐng)會做人的道理。東面與南面走廊學校選擇了儒家經(jīng)典《論語》,它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讓孩子們從小讀《論語》會幫助他們樹立質(zhì)樸的生活觀和遠大的理想抱負。新建教學綜合樓的走廊學校則精心挑選了適合小學生學習的中國歷代古詩文,這些中國古典文學典范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作用,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用特色活動涵養(yǎng)德性
“春之韻”古詩文誦讀。中華古詩文歷史源遠流長,是人類對自然界和社會、人生的一種特殊感悟和認知,是真、善、美的藝術(shù)結(jié)晶。讓學生從小誦讀古詩詞,不僅能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培養(yǎng)對文學的興趣愛好,打下扎實的文學功底,提高人文素養(yǎng),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陶冶他們的情操和審美情趣。四月,春意盎然的校園里,“春之韻”古詩文誦讀比賽拉開了序幕:從“四書”中的做人道理,到康有為的《少年中國說》,臺上的學生慷慨激昂、意氣風發(fā),臺下的學生心靈震撼、有所感悟。但是僅停留在知識層面是不夠的,只有親身經(jīng)歷、體驗過,認識才能深刻、難忘。因此,學校盡可能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接觸社會、接觸自然、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如節(jié)假日讓學生去社區(qū)、敬老院做志愿服務,讓學生幫助家長做家務等,增強孩子們的道德意識以及生存和適應能力。
濃濃“親子運動會”。迎著和煦的春風,沐浴著溫暖的陽光,每年3月,學校把家長邀請過來,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參加一年一度的“親子運動會”。運動會還沒有開始,家長和孩子就摩拳擦掌做著各種準備?!叭龡l腿”走路項目(學生和家長的一條腿綁在一起)開始了,四(3)班的姚蓓蓓和媽媽雖然起步晚了,但他們后來居上,喊著拍子步調(diào)一致地前進,最后竟然追上了前面的選手,獲得了第一名。李心儀和爸爸摔倒了,他們爬起來繼續(xù)完成比賽,李心儀沒有因比賽失敗而氣餒,她說:“我和爸爸體驗了一次摔倒的過程,明白了摔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再爬起來?!苯酉聛淼摹坝H子接力跑”“趕豬跑”等活動項目讓孩子和家長共同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下午。此時此刻,父母和孩子的心貼得更近,校園中處處彌漫著濃濃的親情氣息。
“八音盒”里展風姿。為了營造和諧、詩情畫意的校園環(huán)境,給更多的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學校成立了“八音盒”藝術(shù)團。藝術(shù)團由舞蹈班、美術(shù)班、合唱班、主持人班、笛子特色班組成。每到周三、周四下午第三節(jié)課,優(yōu)美的音樂聲飄蕩在整個校園,朗朗的誦讀聲不絕于耳,明快的笛音給炎炎夏日送來絲絲清涼,沁人心脾、爽快舒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的身心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成長的煩惱也拋之九霄云外了。
特色竹笛放異彩。為了給學生搭建更廣闊的成長平臺,使學生受到藝術(shù)的熏陶,掌握一技之長,學校從二年級到六年級學生全部普及竹笛教學,每天紅領(lǐng)巾廣播站悠揚的笛子名曲鈴聲,給校園注入了濃厚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2013年10月,學校邀請河南省竹笛葫蘆絲協(xié)會專家到校為師生指導竹笛教育工作,同年,學校被授予河南省竹笛、葫蘆絲學會指定教學基地的稱號。2014年6月,在無錫中國竹笛特色教育學校聯(lián)盟第五屆年會中,學校申請加入該聯(lián)盟,成為全國六所加盟學校之一。2014年9月,學校師生手持百根竹笛參加了鶴壁市“淇水悠悠”中國詩河命名現(xiàn)場表演,受到社會各界好評。
“德不優(yōu)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庇藶楸?,德育為首,這是八小人堅定不移的辦學思路,也是學生成長學校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意蘊濃厚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豐富多彩的校園特色活動,既培養(yǎng)了學生高雅的才情,又涵養(yǎng)了學生高尚的德性,這種堅持校園文化建設與特色活動開展并重的發(fā)展思路,正是對“八小精神品格”的最好闡釋。
【牛小方,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qū)第八小學校長;郭英,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qū)第八小學工會主席】
責任編輯/邱 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