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民
(河北省灤平縣鄧廠鄉(xiāng)中心校 河北承德 068250)
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
郭海民
(河北省灤平縣鄧廠鄉(xiāng)中心校 河北承德 068250)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小學階段的基礎教育得到了家長與教育管理者的關(guān)注。語文,是小學生的必修學科,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直接影響了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小學生,正處于語言思維開發(fā)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的語文能力培養(yǎng)活動,會影響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提高。開發(fā)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代化,是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的職責所在。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現(xiàn)狀 方法
近些年來,我國的教育改革力度不斷增大。在新的教育改革過程中,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讓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認識到教學思想與方法改革的重要性。課堂教學思想的轉(zhuǎn)變以及教學活動的改革,是提高教學效率與質(zhì)量的必然選擇。許多小學語文教師仍然利用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開展教學,影響了一代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投身于教學改革中,給小學生呈現(xiàn)更加享受的語文課堂,才能讓教學活動為小學生服務。
1.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不明確
在最新實施的新課程標準中,具有明確的小學語文教學總目標以及分目標。這些教學目標的制定與提出,會給小學語文教師更加明確的指導。就小學語文教學的總目標來講,教師需要引導小學生意識到語文學習對于生活的重要性,并掌握正確的語言知識。更要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傳承中國文化,促進小學生掌握本民族思想與文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利用語文教學培養(yǎng)小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是,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并沒有重視這些教學目標,仍然將小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作為自己的教學目標,極大地影響了教學活動的科學性。
2.語文教學方法相對落后
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教師接受了新的教學思想與方法,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開拓新的教學方法。然而,在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得到廣泛應用的同時,仍然有教師利用落后的教學手段。不同的教師具有不同的教學風格,一種教學手段會因為教師的不同而產(chǎn)生完全不同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一邊創(chuàng)新,一邊嘗試,一邊總結(jié),找到最適合自己與學生的教學方法。但一些教師只關(guān)注方法的創(chuàng)新性,沒有關(guān)注學生的接受性,使得自己的語文教學活動從創(chuàng)新回歸到了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仍然盛行。
3.教學資源沒有得到有效利用
每一個地區(qū),都有一定的特色化教學資源。不同的地區(qū)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也有著較大的差異,這表現(xiàn)在硬件教學條件以及人文教學環(huán)境兩個方面。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qū)ι磉叺慕虒W資源進行有效利用,能夠促進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提高教學效率。像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廣泛應用的今天,許多教師還沒有重視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的作用,忽視了其教育輔助作用在教學活動中的發(fā)揮,讓教學資源無故被浪費。
做好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教師要考慮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更要觀察與思考身邊可以應用的教學資源,向著科學的教學目標進發(fā)。
1.制定科學的語文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提高語文教學過程的科學度,就要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在教學目標的引導下進行教學設計與實施,教學實踐活動的指向性更加明確。過于寬泛的語文教學目標不利用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在具體教學內(nèi)容的基礎上,教師要建立具體的教學目標。學生需要了解與掌握哪些知識,在讀寫方面得到多大程度的提高,情感上有何提升等。
比如在講解《小熊住山洞》的時候,教師要先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分析,對比新教學標準中提出的教學目標設置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首先,從基礎知識上,小學生應當通過本課學習習得“熊、春、夏、秋、冬、山洞”這些字詞。其次,在聽說方面,學生應當能夠流暢地朗讀全文,復述文章故事。最后,在情感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意識到動物與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性,通過自己身邊的小事去保護森林、保護大自然。這樣的教學目標設定,會讓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得到正確的引導,也能夠促進小學生通過語文學習獲得綜合素質(zhì)上的提升。
2.創(chuàng)設民主開放的學習氛圍
死板的教學氛圍,會抵制小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形成與發(fā)展,也不利于小學生思考能力的提高。民主、和諧與開放的學習氛圍,是課程改革中所提供的學習氛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教師需要關(guān)注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新。首先,教師要與小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中,學生與教師是被管理者與管理者的關(guān)系。當代教師要學會與小學生做朋友,深入到小學生的生活與學習中,與學生平等對話。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小學生更多時間與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熱情。
像在講解《小壁虎借尾巴》的時候,教師可以與小學生討論這樣的問題,“如果你是小壁虎,你會向誰借尾巴呢?”師生就這一問題交換意見,有利于課堂氛圍的開放。教師要肯定小學生們奇思妙想的想法,學會肯定小學生,讓小學生具有主體意識,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3.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讓小學生參與到語文課堂中,對于小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從理論上來講,如果每一節(jié)課都有十分之七的學生全身心地參與進來,那么這節(jié)課就是一節(jié)高效的課。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未必在學,即使在學,大部分學生也是被動地學習。當代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合作探究,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比如在以“我最好的朋友”作為題目進行寫作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自己最好的朋友,分享朋友間的趣事,讓學生在合作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參與到課堂中來。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學活動的效率對于學生的個人能力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更多地去思考教學有效性問題,充分研究新的教學方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讓教學效益得以實現(xiàn)。開展有效教學,讓小學生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得到新的技能,才能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1]常麗艷.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模式探究[J].才智,2013,28:186.
[2]丁建欣.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赤子(中旬),2013,11:108-109.
[3]王紅梅,姜在林.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提升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442.
[4]顧秀華.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因素及對策[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2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