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小菊
【關鍵詞】 課堂;教學效率;備課;精神;
問題
【中圖分類號】 G620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2—0040—01
學生是情緒感受處于最敏感的時期,也是健康情感和積極心態(tài)形成的最佳時期。所以教育需要激情,教師需要激情,課堂更需要激情。只有教師精神飽滿,情緒高漲,才能調動學生的熱情,激活課堂,才能使學生對你的課堂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教和學的效率。那么,教師如何讓課堂充滿激情呢,本文就筆者的實踐經驗談幾點看法。
一、備課必須充分,這是用激情上課的前提條件
教師課前要充分備課,吃透教材,明確目標,理清教路。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對教學方法的設計,對教學重點的落實,教學難點的突破,還有哪些學生需要引導,哪些學生需要激勵,哪些學生善讀,哪些學生善表達,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只有抓住教學中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最佳時機,才能保證教師在課堂上張弛有度,揮灑自如,才能使課堂激情飛揚。隨著教育現代化的推進,計算機的普及和互聯網的出現,許多學校的班級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施,課堂教學中開始普遍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所以備課的形式和方式有了很大的拓展,同時使課堂設計的難度系數提高了很多,教師要清楚多媒體教學集聲光色影等多種表現手段于一體的特點,同時更要充分考慮課堂內容如何才能有效把握,充分考慮選擇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能用得“精”、用得“準”。
二、精神必須飽滿,這是用激情上課的必備條件
有了充分備課的基礎,有了爛熟于心的思路,有了豐富多彩的手段,上好一堂課已勢在必得。但任何一個教師在走進課堂,登上講臺的時候,一定要充滿信心,神采奕奕,對自己充滿信心,讓學生在視覺上有“眼前一亮”的感覺,這是精神狀態(tài)良好的前提。教師抑揚頓挫的語調,鏗鏘有力的聲音,揮灑自如的舉止,還有那雙會說話的眼睛,都對學生有一定的感染,而學生一旦情緒高漲,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就會增強,這樣整個課堂激情四射,輻射到每個學生身上,教學效果就會事半功倍。如果教師一直用同一種語氣,同一種表情來面對孩子們,即使再美,也有審美疲勞的時候。生活需要激情,工作需要激情,富有激情的課堂才是優(yōu)質的課堂。老師在課堂上手舞足蹈,聲音、表情多變,會讓學生感覺是在欣賞一個故事小品,不知不覺把學生都帶進了課堂的意境中去,讓他們感覺學習并不枯燥,相反,還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如果在一個課堂上教師表情冷漠,語言蒼白,那么學生們也就會表情呆滯,精神萎靡,懨懨欲睡,這樣的一堂課效果可想而知了。
三、提問要有技巧,這是用激情上課的重要手段
新課程改革使課堂教學有了顯著變化,其重要標志之一就是課堂上老師的提問更開放,學生思維空間更廣闊,對話式的教學模式被強化。但是,一個教師如果不能把自己的問題層層深入地有序組織起來,不能把學生無序的問題,甚至有時看上去無理的問題隨機應變地引向深層,就很難駕馭課堂。課堂教學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信息傳遞、師生交流溝通的過程,教師精心設計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以問題為中心組織課堂教學,是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究,培養(yǎng)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師輸送信息,并獲得信息反饋的主要途徑。教師提問的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獲得知識和找到獲取知識的方法,教師如果在提問時能神態(tài)自然,以激勵的眼神和親切的話語鼓勵每一個學生,學生就會積極參與到問題思考當中。當然每個學生的認識水平和理解能力不一樣,思考的結果千差萬別,無論答案怎樣,教師要公平、公正地去肯定。另外,提問要照顧不同層面的學生,不能只問尖子生而忽略了其他學生,要讓所有的學生在課堂上找到各自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后進生和不善言談的學生,教師更要用“愛心、細心和耐心”幫助他們,讓其也有成就感,從而樹立信心,增加激情。
總之,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如果沒有激情,怎么能夠喚醒鼓舞人呢,只有教師有激情,學生才可能有激情。所以我們都要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學生,熱愛自己的課堂,讓每堂課都精神飽滿,充滿激情。有了師生共同的激情,就足以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有了師生共同的激情,生命中最動人的樂章就會在課堂上奏響,用豐富的語言感染學生,用熱切的神態(tài)激勵學生,確保我們的每一堂課是鮮活的,生動的,有生命力的,讓我們的師生因激情而美麗,讓我們的課堂因激情而精彩。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