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剛
漯河市郾城區(qū)人民檢察院,河南 漯河462300
新刑事訴訟法的修改使得辯護、證據(jù)、偵查、強制措施等制度產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還確立了四種特別程序。這些制度變化不僅使檢察工作面臨新的機遇,也讓其遭受一系列重大挑戰(zhàn)。下面筆者就刑事訴訟法修改對基層院刑事檢察工作的影響和對策略談一管之見:
“尊重和保障人權”入法,對整部刑訴法的基本原則、制度、程序均起到了提綱挈領的指導作用,在多項具體規(guī)定和制度完善中加以貫徹和體現(xiàn),這就要求檢察干警在執(zhí)法理念上要有一個“質”的飛躍,即必須徹底扭轉“重實體、輕程序”、“重打擊、輕保護”、“重辦案、輕效果”的傳統(tǒng)觀念,在具體辦理案件過程中,要堅持做到懲治犯罪與保障人權并重,把保障人權原則自覺貫穿執(zhí)法辦案始終。
一是對逮捕條件進行了細化和完善,在嚴格逮捕條件的同時,體現(xiàn)了慎捕、少捕精神,大大增強了工作中的可操作性。二是完善了逮捕程序,把訊(詢)問、聽取意見程序進行了效力提高、明確完善,更好地維護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增強了審查逮捕程序的司法審查性。三是完善了證據(jù)制度,對偵查監(jiān)督部門干警的審訊能力、應辯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證據(jù)分析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有關偵查措施及相關救濟監(jiān)督機制完善的新規(guī)定,對提升偵查監(jiān)督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主要針對強制措施期滿不釋放、不解除或不變更、不退還保證金;查封、扣押、凍結與案件無關財物;不解除查封、扣押、凍結財物;私分、挪用、貪污、調換、違規(guī)使用前述查封、扣押、凍結財物等違法情形進行監(jiān)督.
在未成年人案件中增加了附條件不起訴制度,即對可能判處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并有悔罪表現(xiàn)的未成年人不予起訴。該不起訴制度其實就是把改造罪犯、矯治罪犯的功能前置到起訴階段。一旦檢察機關決定不起訴,在六個月到一年的考驗期間,檢察機關要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進行考察,極有可能會要求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每周進行社區(qū)勞動,并指定特別人與其談話,責令其定期進行思想行為匯報等。考驗期結束后,還需專門審查其接受考察、改造、幫教和治療情況,以確定是否對其提起公訴。這一新規(guī)使得檢察機關在不減少工作量的情況下,事實上賦予了審查起訴工作以矯治失足未成年人的新功能。
新刑訴法明確規(guī)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并強調由檢察機關承擔有罪的證明責任,在此基礎上,用“五條八款”比較完整地確立了“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明確了非法證據(jù)的范圍和排除原則以及程序和要求。即對于非法言詞證據(jù)適用絕對排除,對于非法實物證據(jù)適用相對排除。同時,新刑訴法規(guī)定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應當排除的證據(jù),都應依法予以排除。庭審確認為非法證據(jù),或控方不能對證據(jù)的合法性加以證明,或者已提供的相關證據(jù)不夠確實、充分的,該證據(jù)也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jù)。
一是放寬了當事人和解案件相對不起訴的條件,擴大了檢察機關相對起訴權。二是賦予了人民檢察院對提出抗訴的再審案件被告人采取強制措施的權力。解決了檢察機關再審抗訴后有時難以保證被告人到案的問題,有利于進一步發(fā)揮檢察機關審判監(jiān)督職能。同時,也給檢察機關的抗訴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1.不斷加強學習,奠定理論基礎
新刑訴法修改和增加的內容多且雜,貫穿于各個階段、各項制度之中,所以要準確應對,必須全面系統(tǒng)地學習相關規(guī)定,重點掌握有關法條,特別是與本職工作息息相關的具體條文,要熟記貫通,逐漸形成辦案模式。在工作中,可采取組織集中培訓、邀請求專家精講、業(yè)務知識競賽、典型案例研討等多種形式,豐富學習內容,提升學習效果,努力打造“學習型”的檢察隊伍。
2.不斷完善司法理念,確立觀念基礎
司法理念是司法活動的意識根基,只有不斷完善司法理念,才能使新刑訴法的各項規(guī)定,特別是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權益意識真正貫穿其中,這就要求我們要按照高檢院的要求,“強化五種意識,堅持六個并重”,那就是要在理念層面,牢固樹立如下意識:一要強化人權意識,堅持懲治犯罪與保障人權并重。二要強化程序意識,堅持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并重。三要強化證據(jù)意識,堅持全面客觀收集審查證據(jù)與堅決依法排除非法證據(jù)并重。檢察官的客觀性義務又可稱作“檢察官的客觀公正義務”,即檢察官為實現(xiàn)司法公正這一目標,在刑事司法過程中不能先入為主地站在當事人的立場,而應該站在客觀的立場上進行檢察活動,努力發(fā)現(xiàn)案件的事實真相。檢察官的客觀性義務是被不同法系的國家和地區(qū)普遍接受并被國際準則所確認的一項重要法律原則和制度,也是檢察官在司法活動中極其重要的行為準則。在我國,相關法律已對檢察官的這一客觀性義務有了較為明確的立法規(guī)定,對檢察官具有相應的法律要求,因此,要在司法實踐過程中,秉持客觀公正立場,認真落實檢察官客觀性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