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奇紅
摘要: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研究指導初中生寫好半命題作文的策略很有必要,也很有意義。本文從指導學生寫好半命題作文要達到的目標和提出指導學生寫好半命題作文的策略入手,探討了指導學生半命題作文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作文教學;半命題作文;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20-040-1一、指導學生寫好半命題作文要達到的目標
1.指導學生掌握儲備素材的方法,養(yǎng)成觀察生活、積累素材的習慣。因為半命題作文需要學生補全標題,而補題的關鍵,是能夠牽引出學生已有的生活素材,從而從容地寫作,所以儲備素材是指導學生寫好半命題作文的第一步。因此,通過寫日記、周記的形式,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原始素材;再通過指導篩選素材、細化素材和儲備素材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寫作“素材庫”。
2.指導學生掌握寫作半命題作文的策略。在指導學生寫作實踐中,通過第一步,學生有了寫作的“源泉”;第二步研究半命題作文的寫作策略,從以下方面展開:解“題”——補“題”——救“題”;重點研究半命題作文補題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研究過程中,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豐富作文教學的內容;通過激勵機制和評比活動,去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學生能多觀察、多練筆,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二、提出指導學生寫好半命題作文的策略
1.關注限制,認真品讀。從命題本身來看,可分為以下三種情況:①命題偏向于提示選材(內容)。如《我的老師》,這應該是一篇寫人敘事的文章,在內容上,應該寫老師的有關事情。當然,對“老師”一詞的理解,我們可以把思維放寬一點,不能僅限于課堂教學中老師。這樣的題目還有《今日家事》、《的滋味》等。②命題偏向于提示立意。如《這也是一種美麗》,題目已明確了這篇文章的立意,其關鍵是考生對“美麗”的解讀,此外“美麗”是一種內涵:堅強、膽識、恒心、寬容、大氣、尊重等,并非單純的表象的“美麗”。這樣的題目還有《美的瞬間》《那一次,我讀懂了》。③命題是一個較為寬泛的話題。如《臺階》,這樣的題目既無對內容的提示,又無對立意太多的限制,這需要考生通過多角度的思考,來確定選擇材料,確立中心。這樣的題目還有《雨中》、《選擇》、《我眼中的》等。
面對一則命題,考生要認真研究文題中提示語的要求,吃透命題中詞語的意思或含義。半命題作文中,大部分考題都進行了明確的限制。這種限制,也正是命題者考查考生是否準確扣題的重要依據。攻克帶限制的詞句極為重要。
如半命題作文《也美麗》,首先需要將題目補充完整。補充的內容應該著眼于哪些呢?關鍵點就在于一個“也”。“也”字表現出了一種出乎意料的效果,也就是說前面所要補充的材料與“美麗”之間不可能是一種必然的聯系。所以在補充題目中除了那些公認的美麗的事物、美麗的精神之外,需要我們換個角度,逆向思考,比如,人們往往對失敗、分手、放棄、遺憾等沒有好感,甚至討厭,由此我們可逆向立意為《失敗也美麗》、《分手也美麗》等。
2.添加語素,開闊思路??紙錾?,要想讓自己的作文脫穎而出,我們可以在立意上求突破,使立意深刻、新穎,也可以在內容上下功夫,尋找新鮮獨特的材料,而要做到這些,對命題,特別是開放式、獨詞式的命題作文時,若采用添加語素的方法構思,視野會豁然開闊。添加語素的角度越多,篩選的余地就越大;添加語素的角度越巧妙,寫作的內容就越新穎。
在構思的過程中,考生一般要經過寬想和精選兩個思維過程。寬想,即面對題目中的關鍵詞,首先要進行輻射性思維,多角度的聯想、想象,并將與話題有關的思想、具體材料大致羅列下來,從而找到源頭活水。精選,即面對羅列的材料要根據中心進行精心選擇,多中選優(yōu),優(yōu)中選深,深中選新。一篇作文只能表現一個主題,要防止“意多亂文”。如果需要選擇文體,則應根據立意、材料,自己的知識儲備及寫作喜好等加以確定,寫記敘文,重點是把自己親歷之事或耳聞目睹之事用細致的筆墨表達出來。如何添加語素,開闊思路?如《的滋味》,看到這一題目,假如匆匆填上“咖啡“、“中藥”、“甲魚”、“黃瓜”等詞語,且只是就其滋味寫滋味,必然俗氣淺薄。如能扣住“滋味”的深刻內涵,掘而深之,那文章的立意就會高人一籌。如寫出《打工的滋味》、《得獎的滋味》、《當干部的滋昧》、《掏污水溝的滋昧》,則既深又新。再進一步,如能逆向填題:《作弊的滋味》(心驚肉跳)、《說謊的滋味》(惶惶不安)、《挨批的滋味》(打翻五味瓶),則文章的新鮮度、吸引力就更與眾不同。
3.積累素材,建立題庫。①挖掘“源泉”。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親人和老師、同學;利用周末時間或假期時間,走進社區(qū),走進社會,多參加社區(qū)或社會的志愿者活動,積累生活素材。指導學生寫周記或日記,記下自己經歷的事或身邊發(fā)生的事。引導學生適當進行作文的片段訓練,也是素材積累的一個重要“源泉”。②整理素材。每一個月和一個學期,指導學生對所寫的周記、日記和作文片段進行篩選,按要求分類。如一般可把周記內容分成情感類、經歷體驗類和感悟哲理類。③加工素材。學生積累了素材之后,指導學生對素材進行加工,由“量化”到“細化”,比如,進一步修改語言,加入細節(jié)描寫,有意識地使用一點寫作手法(抑筆、對比),進一步梳理結構保持結構清晰、有明晰的線索,提煉中心,安排好詳略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