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博
商標注冊無效制度的體系化研究
曹 博
商標注冊無效制度是商標確權法律體系中的一項重要制度,與異議制度一起,糾正主管機關審查工作中的失誤,保障注冊商標符合商標法的要求,進而為商標保護提供堅實的基礎,促成商標法立法目的的實現(xiàn)。對我國注冊商標無效制度進行體系化解讀,可得出如下認識:商標注冊無效分為絕對無效和相對無效,二者的構成要件、啟動程序、申請時限均不相同;我國注冊商標無效制度在無效事由、抗辯事由、效力補正等方面存在一些缺陷,有待完善。
商標注冊無效 絕對無效 相對無效 不使用抗辯
依據(jù)學者的見解,人們尋找法律背后合理性基礎的沖動是法律發(fā)展體系化的動力:“人類力求將公平正義以可靠而且可以理解的方法實現(xiàn)在人間的努力,已促使法律學采用體系思維向體系化的方向運動。”①黃茂榮著:《法學方法與現(xiàn)代民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406頁。而體系化在法學研究中的技術價值,在于其“總結功能、發(fā)展功能、約束功能和移植功能”②參見李琛著:《論知識產(chǎn)權法的體系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8-32頁。,體系化的研究方法對理解、評價和完善各項法律制度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本文將采用體系化的思考方法,從商標注冊無效制度在商標法中的地位和作用、無效制度與商標法相關制度的關系、商標法各相關制度的銜接協(xié)調(diào),以及商標注冊無效制度與民事行為無效制度的理論淵源等方面,對我國注冊商標無效制度進行深入研究,揭示其理論依據(jù)、立法理由,檢視其進步與不足,并提出改進和完善的建議。
(一)商標注冊無效制度在商標法中的地位
商標法以“商標權”作為制度設計的起點,綜觀商標法的所有制度,除一些原則性的規(guī)定外,大體可分為兩個體系:一是確權,即通過審查授權、異議、無效程序來確認商標權;二是保護,即對依法確認之商標權通過法律保護,禁止假冒、仿冒等侵權行為,對商標權人提供救濟。
確權制度包括商標標識制度、注冊申請制度、審查核準制度、異議制度、無效宣告制度和注冊商標撤銷制度。其中,審查核準制度規(guī)定審查程序,審查依據(jù),初步審定公告,異議,核準注冊,以及對商標局作出的不予注冊決定的復審和司法救濟。在這一程序中,異議既是向利害關系人提供的救濟程序,使之可以利用該程序保護自己的在先權利,也是讓利害關系人幫助審查機關發(fā)現(xiàn)和糾正審查失誤的程序。這部分規(guī)定與注冊商標無效宣告制度的關系十分密切。無效宣告實質(zhì)上就是對核準商標注冊決定效力的否定,是糾正商標核準注冊的失誤、保證商標注冊正確的最后一道程序。無效宣告與異議的區(qū)別在于,異議程序在核準注冊之前,其作用是防止不符合注冊條件的注冊申請被核準注冊;無效宣告程序在注冊之后,其作用是糾正已經(jīng)發(fā)生的注冊錯誤。概而言之,注冊商標無效制度屬于商標確權制度體系中的最后一道程序,該制度對于糾正商標注冊工作中的失誤,保證注冊商標實質(zhì)上的正確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商標注冊無效制度的必要性
既然商標法已設異議制度幫助審查機關糾正審查失誤,為什么還要設功能基本相同的無效宣告制度?對這一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分析:
首先,該制度是程序正義的體現(xiàn)。程序正義的一個要求就是爭議雙方都應有平等享受司法保護的權利。③“任何權益受判決結果影響的當事人有權獲得法庭審判的機會,并且應被告知控訴的性質(zhì)和理由……合理的告知、獲得法庭審判的機會以及提出主張和辯護等都體現(xiàn)在‘程序性正當程序’之中?!保瑓⒁姟恫既R克法律詞典》,英文版,“due process”條,轉(zhuǎn)引自陳瑞華著:《程序正義理論》,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頁?!禩RIPS協(xié)定》也要求有關獲得或維持知識產(chǎn)權的行政終決應受司法或準司法當局的審查。④《TRIPS協(xié)定》第62條。我國新商標法規(guī)定,利害關系人對初步審定公告的注冊申請?zhí)岢霎愖h的,如果商標局經(jīng)審查認為異議不成立,即可直接核準注冊,異議人不能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更不能向法院起訴;而如果商標局認為異議成立,駁回注冊申請,申請人則可以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對復審決定不服,還可以向法院起訴。如果不給予異議人申請注冊商標無效的程序權利,則雙方當事人的程序權利失衡,顯然違背程序正義的要求,也不符合《TRIPS協(xié)定》的要求。
其次,從商標確權的實際情況來看,無效宣告制度也是必須的。商標注冊審查頗為復雜,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否有應當駁回申請的事由,特別是相對事由,很多情況下不易判斷。因此,商標局在審查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判斷失誤往往難以避免,這也是各國商標法都規(guī)定有異議制度的實質(zhì)性原因。即使經(jīng)過異議程序,也難免有一些失誤仍然不能被發(fā)現(xiàn)和糾正,因為,異議期限只有自初步審定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很多利害關系人可能根本不知道他的商標已經(jīng)被他人申請注冊并初步審定,無從提出異議,就此剝奪他們尋求救濟的權利,未免不合情理。
第三,注冊商標是否會與自己在先注冊或在先使用的商標或其他在先商業(yè)標識在市場上產(chǎn)生混淆,在很多情況下,只有在經(jīng)營過程中才能顯現(xiàn)出來,三個月的異議期顯然無法適應這種客觀情況的需要。因此,在注冊之后安排一個無效程序就很有必要。
(三)商標注冊無效制度的作用
1..糾錯功能
如前所述,商標注冊申請的審查難免發(fā)生失誤,異議制度和商標注冊無效制度就是為了糾正審查失誤而設置的。通過無效程序,在社會公眾和利害關系人的參與下,對注冊商標是否符合商標法的規(guī)定,應當予以維持還是宣告注冊無效,能夠做出最接近正確的判斷。
2.權利救濟功能
從在先權利人的角度看,商標注冊無效制度是向在先權利(權益)人提供的一種權利救濟機制。在先權利(權益)人如果發(fā)現(xiàn)注冊商標侵害或者有可能侵害自己的在先權利(權益),可以提起無效請求,通過宣告注冊商標無效,恢復自己權利的圓滿狀態(tài)。
3. 權利確定功能
新《商標法》第45條規(guī)定,在先權利人和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注冊商標無效的期限是自商標注冊之日起五年,對惡意注冊的,馳名商標所有人不受五年的時間限制。即是說,除搶注馳名商標以外,商標注冊滿五年,其法律效力便確定下來,他人不得再以侵害在先權利為由申請宣告注冊無效,⑤因違反拒絕注冊的絕對條件和損害公共利益按《商標法》第44條宣告無效的,沒有五年期限的限制。商標注冊的效力因此得以確定,不可爭議。這對于穩(wěn)定商標注冊秩序和市場交易秩序都具有重要意義。
新商標法規(guī)定了兩種性質(zhì)不同的注冊商標無效。⑥商標注冊無效是新商標法采用的概念。在此之前,這一制度在我國商標法上被稱為注冊商標爭議裁定,如果商標注冊被認定違反商標法的規(guī)定需要否定其效力,則被稱為注冊商標的“撤銷”而不是無效。因為撤銷概念的使用與民法上撤銷的概念相抵牾,特別是與《商標法》第六章(商標使用的管理)所使用的撤銷在適用對象和效力上都存在根本區(qū)別,在同一部法律中,用同一個名詞表達兩個性質(zhì)和效力都不相同的概念,不僅易產(chǎn)生混淆,也不利于法律的理解和執(zhí)行,因而在新商標法中對這之進行了調(diào)整。下面將結合民法中民事行為無效和可撤銷理論對其體系性與合理性展開討論。
(一)絕對無效的民事行為和相對無效的民事行為
按照民法原理,民事行為包括民事法律行為、無效民事行為、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以下簡稱可撤銷的民事行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欠缺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不能按行為人的意思表示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為是無效的民事行為,無效民事行為又被稱為絕對無效的民事行為。可撤銷的民事行為是指民事行為欠缺法律規(guī)定的有效要件,因該行為受到損害的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該民事行為,使其權利義務的內(nèi)容發(fā)生改變,或者效力歸于消滅的民事行為,可撤銷民事行為又稱為相對無效的民事行為。
關于民事行為無效與可撤銷的實質(zhì)區(qū)別,學理上普遍認為,對于欠缺有效要件的民事行為,如果有關公益,則使之無效,如僅有關私益,則使之可撤銷。⑦參見王澤鑒著:《民法總則》,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377頁。
(二)商標注冊絕對無效
按民法原理,房地產(chǎn)登記、商標注冊等行為,雖然有行政機關的行為介入,但本質(zhì)上屬于民事主體依法獲取民事權利的民事行為,《民法通則》的相關規(guī)定和民法學的相關理論,應當可以指導對商標注冊無效等相關制度的分析。
新《商標法》第44條規(guī)定,對于違反本法第10、11、12條規(guī)定,或者以欺騙的或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商標局應當依職權或應請求宣告商標注冊無效。細加探查即可發(fā)現(xiàn),新《商標法》第44條規(guī)定的商標注冊的情形,均是直接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商標注冊,而不是對相對人私人利益的損害。為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商標注冊秩序,法律賦予商標局依其職權宣告商標注冊無效的權力。為了發(fā)揮公眾在監(jiān)督商標注冊工作、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方面的作用和積極性,法律同時規(guī)定,“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宣告該注冊商標無效。”對此類注冊商標,無論是依職權還是依申請宣告無效,都沒有時間的限制。
(三)商標注冊相對無效
新《商標法》第45條規(guī)定,對于違反本法第13條第2款和第3款、第15條、第16條第1款、第30條、第31條、第32條規(guī)定的,自商標注冊之日起5年內(nèi),在先權利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宣告該注冊商標無效。對惡意注冊的,不受5年時間的限制。通觀《商標法》第45條規(guī)定的注冊商標無效事由,都是損害他人在先權利或者在先存在的正當利益的行為,而不直接涉及公共利益和商標注冊秩序。因此,此類事由雖然可以引起注冊商標無效的法律后果,但是,無效宣告程序必須經(jīng)由受注冊商標損害的相對人申請啟動,商標局不能依職權宣告注冊無效,相對人申請無效亦有期限的限制。
比較《商標法》第44條與第45條規(guī)定的兩種注冊商標無效宣告制度,可以發(fā)現(xiàn)二者在無效事由、無效宣告程序的啟動主體和啟動時限方面存在明顯差別。第44條規(guī)定的無效事由涉及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商標局可以依職權啟動無效宣告程序,其他任何社會主體也可以請求宣告注冊無效,且無時間限制。第45條規(guī)定的無效事由,損害的是相關民事主體的私人利益,不直接關乎社會公共利益,⑧我們認為,民事領域的任何違法行為,不管直接針對的是公共利益還是私人利益,都會對社會生活秩序和公序良俗產(chǎn)生不利影響,即都會對社會公共利益造成一定的損害,盡管這種損害可能很微小。因此,這里采取“不直接關乎社會公共利益”的表述。商標局不能自主啟動無效宣告程序,其他民事主體也不能提出無效宣告請求,而只能由在先權利人或利害關系人提出請求,啟動該程序,提出請求的時間亦限制在自商標注冊之日起5年以內(nèi)。⑨對《商標法》第45條規(guī)定的無效宣告,存在一種特殊情況,即惡意注冊的,馳名商標所有人請求無效宣告不受5年的時間限制,這一問題在后文將進行討論,此處暫且按下不表。但是,兩種無效宣告的法律效果是一樣的,即“該注冊商標專用權視為自始即不存在”??梢?,新商標法關于注冊商標無效制度的規(guī)定,整體上與民法絕對無效民事行為和相對無效民事行為的理論相一致,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值得稱許,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進一步完善。
作為商標確權制度體系中的一部分,商標注冊無效制度與確權制度體系在商標注冊的條件、標準問題上以及維持商標權效力的條件和理念上必須保持一致。商標權作為一項民事權利,其效力的存廢還應當與民法上民事法律行為效力的原理相一致。用上述標準檢視我國商標注冊無效制度,并借鑒域外立法經(jīng)驗,可以發(fā)現(xiàn)新商標法中的商標注冊無效制度存在以下問題:
(一)未對據(jù)以提出無效請求的在先商標科以使用要求
新商標法在賦予在先權利人和利害關系人無效宣告請求權時,并未賦予商標注冊人要求其提供據(jù)以提出無效請求的商標的使用證據(jù)的權利,與三年不使用撤銷制度的精神相抵牾,⑩筆者認為,從民法理論上講,這里的“撤銷”應為“注銷”。注銷與撤銷的主要區(qū)別是被注銷的商標注冊無瑕疵,注銷不是對注冊效力的否定,因而無溯及效力,而撤銷是對有瑕疵商標注冊的否定,因而溯及地消滅商標注冊的效力(相對無效)。為與新商標法的用語保持一致,本文仍用撤銷。其合理性存在疑問。實踐中,提出商標注冊無效請求的大多是在先商標權人或者在先商標使用人。歐共體商標條例、德國商標法和英國商標法均規(guī)定,請求宣告注冊無效的商標注冊人,在對方提出抗辯時,應當提供據(jù)以提出請求的注冊商標使用的證據(jù)或者不使用的正當理由,否則其請求將被駁回。①參見德國《商標法》第55條,英國《商標法》第48條,《歐共體商標條例》第57條。這樣的規(guī)定使商標注冊無效制度與注冊商標不使用滿法定期間任何人都可以申請撤銷制度保持了邏輯一致性。
各國商標法均確認了注冊商標不使用達到法定期間的撤銷制度,《TRIPS協(xié)定》對此也予以承認。這是由使用在先商標保護中的重要意義所決定的。商標法保護的并不是注冊簿上靜態(tài)的符號標志,而是商標通過使用產(chǎn)生的識別性和商譽,這已經(jīng)是我國商標法理論界的共識。沒有使用的商標不可能產(chǎn)生識別性,更不會形成商譽,法律沒有必要對其提供保護。關于連續(xù)不使用滿法定期限的注冊商標的法律狀態(tài),美國商標法推定為對商標權的放棄;法國商標法則規(guī)定為失權,而且這種失權是絕對的;俄羅斯則規(guī)定為注冊效力提前終止。②參見美國《商標法》第45條,法國《商標法》第714-5條,俄羅斯《商標、服務商標和商品原產(chǎn)地名稱法》第22條。這些立法揭示了連續(xù)不使用滿法定期限的注冊商標實際上已經(jīng)失效,不再受法律保護的實質(zhì),為將該制度的相關規(guī)定納入異議、無效和侵權責任制度中提供了依據(jù)——既然注冊商標因長期不使用已經(jīng)失權,不受法律保護,當然不能再據(jù)以阻止他人注冊,或者請求宣告他人的商標注冊無效,或者控告他人侵權。
(二)在各種不正當手段已有具體規(guī)定的情況下仍然將“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作為商標注冊無效的絕對事由
新《商標法》第44條第1款規(guī)定:“已經(jīng)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10條、第11條、第12條規(guī)定的,或者是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由商標局宣告該注冊商標無效;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宣告該注冊商標無效?!痹撘?guī)定將“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作為商標注冊絕對無效的事由之一。這一規(guī)定最早是1993年修訂商標法時針對搶注等不正當競爭行為規(guī)定的。1993年《商標法》第27條第1款規(guī)定,“已經(jīng)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8條規(guī)定的,或者是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由商標局撤銷該注冊商標;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995年頒布實施的《商標法實施細則》第25條列舉了5種“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行為:(1)虛構、隱瞞事實真相或者偽造申請書件及有關文件進行注冊的;(2)違反誠實信用原則,以復制、模仿、翻譯等方式,將他人已為公眾熟知的商標進行注冊的;(3)未經(jīng)授權,代理人以其名義將被代理人的商標進行注冊的;(4)侵犯他人合法的在先權利進行注冊的;(5)以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2001年《商標法》在對各種以不正當手段搶注商標的行為,包括上述《實施細則》第25條第(2)、(3)、(4)項所列舉的行為做了具體的禁止性規(guī)定,并在第31條作了兜底性規(guī)定的情況下,仍然在第41條第一款保留了“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規(guī)定。這在當時就引起學界以及法院與行政主管機關之間的爭議。事實上,1995年《商標法實施細則》所列舉的“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行為中的(2)、(3)、(4)項是平等當事人之間的權益之爭,就其性質(zhì)而言屬于商標注冊可撤銷(相對無效)的事由,新商標法將其納入第45條規(guī)定的無效事由中是正確的。第(1)項,即“虛構、隱瞞事實真相或者偽造申請書件及有關文件進行注冊的”,屬于欺騙注冊機關,擾亂注冊秩序的行為,事關公益,性質(zhì)上應作為商標注冊絕對無效的事由。
實際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已明確將與公益無關的手段排除在“其他不正當手段”的范圍之外:“人民法院在審理涉及撤銷注冊商標的行政案件時,審查判斷訴爭商標是否屬于以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要考慮其是否屬于欺騙手段以外的擾亂商標注冊秩序、損害公共利益、不正當占用公共資源或者以其他方式謀取不正當利益的手段。對于只是損害特定民事權益的情形,則要適用《商標法》第41條第2款、第3款及商標法的其他相應規(guī)定進行審查判斷?!雹邸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9條。
據(jù)此,為了使法律規(guī)范更加明確、清晰、周延,便于理解和執(zhí)行,應將商標注冊絕對無效事由中“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規(guī)定刪除,而代之以“虛構、隱瞞事實真相或者偽造申請書件及有關文件進行注冊的”。
(三)缺乏顯著性注冊商標無效的規(guī)定與第11條第2款的規(guī)定不協(xié)調(diào)
不滿足顯著性要求是請求宣告商標注冊無效的第一類事由之一。如前所述,顯著性的判斷是一項非常復雜的事情,審查員的主觀認識和審查對象的客觀狀態(tài)很難達到完全一致,發(fā)生判斷失誤難以避免。如果某一商標在注冊時不具備顯著性卻獲準注冊,但在注冊之后經(jīng)過使用取得了顯著性,是否仍要宣告無效?對此,應當從顯著性本身的特點來尋求答案。商標的顯著性并非一成不變,而是不斷變化,可能從不顯著變?yōu)轱@著,也可能從顯著變?yōu)椴伙@著。正因如此,新《商標法》第11條在規(guī)定缺乏顯著性的標志不得作為商標注冊之后,又特別規(guī)定“前款所列標志經(jīng)過使用取得顯著特征,并便于識別的,可以作為商標注冊”。這是法律對事實的認可與尊重。既然獲得顯著性的標志可以作為商標注冊,那么一個不具備顯著性的標志在注冊之后,通過使用獲得了顯著性,換言之,彌補了注冊條件的欠缺,就不應該再宣告其注冊無效。如果無視這種嗣后取得的顯著性,以注冊時的事實狀態(tài)為依據(jù)宣告該注冊無效,就是對通過誠實勞動建立起來的商標使用秩序的肆意踐踏??疾靽饬⒎ɡ?,德、日、意、英等多國商標法都規(guī)定,如果由于商標使用使其在注冊的商品或服務上取得了顯著性,則不得宣布該注冊無效。④參見德國《商標法》第50條,英國《商標法》第47條,日本《商標法》第47條第2款,意大利《商標法》第47條之二。為了保護這類在注冊之后通過使用取得顯著性的商標,尊重已經(jīng)形成的商標秩序,有必要在商標注冊絕對無效條款中明確已經(jīng)取得顯著性的商標不得被宣告無效。同理,對于商標注冊相對無效的情形,當在后注冊的商標經(jīng)過長期使用,已經(jīng)取得顯著性,能夠與在先注冊商標相區(qū)別,消費者不會產(chǎn)生混淆的,也不應被宣告無效。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第9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查判斷訴爭商標是否屬于通用名稱,一般以提出商標注冊申請時的事實狀態(tài)為準。如果申請時不屬于通用名稱,但在核準注冊時訴爭商標已經(jīng)成為通用名稱的,仍應認定其屬于本商品的通用名稱;雖在申請時屬于本商品的通用名稱,但在核準注冊時已經(jīng)不是通用名稱的,則不妨礙其取得注冊?!边@一認識實際上正是對嗣后取得顯著性的商標不應當宣告無效這種思路的認可。
(四) 馳名商標何以“不受5年時間限制”
商標注冊的相對無效意味著經(jīng)過5年的時限,在后注冊的商標將取得無可置疑的注冊商標專用權。但我國商標法中有一條例外規(guī)定,即冊時具有惡意,但是注冊之后積極使用、努力經(jīng)營該商標,產(chǎn)生了一定的信譽,這時,如果允許馳名商標所有人主張權利,宣告在后注冊商標無效,在后注冊人的經(jīng)營努力將付諸東流,被收入馳名商標所有人的囊中。這不能不讓人懷疑馳名商標所有人是在“放水養(yǎng)魚”,這是另一種惡意。“對惡意注冊的,馳名商標所有人不受5年的時間限制”,這一規(guī)定暗含的邏輯是:對惡意注冊其他在先商標或在先權利提起無效請求要受到5年的時間限制。歐共體商標條例、德國商標法、英國商標法中有關請求宣告商標注冊無效不受5年時間限制的條件,都只有“惡意注冊”,而沒有被惡意注冊的商標須是馳名商標的要求。⑥參見德國《商標法》第51條、英國《商標法》第48條、《歐共體商標條例》第54條。我國商標法的這一規(guī)定導致對馳名商標的侵犯與侵害公共利益具有同等的法律效果,與馳名商標的民事權利屬性和僅關涉私益的民事行為屬于可撤銷(相對無效)的民事行為,對可撤銷的民事行為提起撤銷請求要受5年時間限制的民法原理相沖突。
事實上,馳名商標所具有的法律價值僅表現(xiàn)為,在解決特定糾紛案件中,馳名商標因為馳名其禁止權的范圍較普通商標會適當擴大。擴大保護范圍的理據(jù)在于馳名商標的影響范圍較普通商標大,因而可能造成混淆、誤認或者被仿冒的范圍也相應較大,這與確定普通商標保護范圍的理據(jù)是一樣的,不存在對馳名商標特殊保護的問題。在法條中刻意強調(diào)針對惡意注冊馳名商標的無效請求不受5年時間限制,有悖于馳名商標的特性,無異于將馳名商標作為一種特殊商標給予特殊對待。
進而言之,對惡意注冊商標申請無效的權利就應該不受時間的限制嗎?這個問題值得討論?!皭阂狻彪m然直接違背民法的帝王規(guī)則——誠實信用原則,但是,傳統(tǒng)民法并未將惡意而為的民事行為歸入絕對無效的民事行為,而是將其保留在相對無效的民事行為之中,這意味著對其請求變更、撤銷的權利要受期限的限制。惡意搶注他人商標,與惡意占有他人財產(chǎn)具有相同的法律性質(zhì)。即使是馳名商標,被他人搶注之后,在長達5年的時間之內(nèi)不管不問,只能說明馳名商標所有人對搶注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而搶注人雖然在注
根據(jù)以上分析,對我國商標注冊無效制度提出如下完善建議:
1.將第44條第1款調(diào)整為:“已經(jīng)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10條、第11條、第12條規(guī)定的,或者以虛構、隱瞞事實真相或者偽造申請書件及有關文件進行注冊的,由商標局宣告該注冊商標無效;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宣告該注冊商標無效。對于以缺乏顯著性為由提起的無效請求,如果注冊商標通過使用已經(jīng)在注冊的商品或服務上取得了顯著性,則不得宣告該商標注冊無效。”
2.將第45條第1款調(diào)整為:“已經(jīng)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13條第2款和第3款、第15條、第16條第1款、第30條、第31條、第32條規(guī)定的,自商標注冊之日起五年內(nèi),在先權利人、標識利益所有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宣告該商標注冊無效。”
3.在第45條增加一款作為第2款:“如果提出無效請求時在先商標注冊已經(jīng)超過3年,被請求人可以要求無效請求人提供據(jù)以提出無效請求的在先注冊商標在提出無效請求前3年內(nèi)實際使用的證據(jù)。不能提供使用證據(jù),又沒有不使用的正當理由的,駁回其無效請求。以在先使用商標為依據(jù)請求宣告在后注冊商標無效的,被請求人可以要求請求人提供在先商標在提出無效請求前3年內(nèi)實際使用的證據(jù),不能提供使用證據(jù),又沒有不使用的正當理由的,駁回其無效請求?!?/p>
The invalidity system of trademark registr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to the legal system of trademark right verification, along w ith the opposition system, it could correct the m istakes of competent authority in exam ination process, ensure a registered trademark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rademark law, then provide solid foundation for trademark protection, contribut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egislative purpose of the trademark law. Through an systematic explanation on invalidity system of trademark registration in China,it can be concluded as follows: trademark invalidity is divided into absolute invalidity and relative invalidity, of which the constitutive requirements, starting procedure, time limit for application of them are quite different;there exist some defects need to be corrected in invalidity system of trademark registration in china, such as ground for invalidity and defense, effect correction.
invalidity of trademark registration; absolute invalidity; relative invalidity; non-use defense
曹博,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重慶市梁平縣人民法院院長助理
本文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反不正當競爭中的商業(yè)標識保護問題研究”(14BFX04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