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新華
[摘 要]快樂的語文課堂中,教師的教育教學模式發(fā)生了改變,教學理念獲得碰撞,課程觀念得到更新,教學效果有所提高??鞓氛n堂創(chuàng)設(shè)快樂的教學內(nèi)容,采用快樂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獲得知識并感受到快樂。
[關(guān)鍵詞]快樂課堂 教學內(nèi)容 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03-028
新課程改革向每一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要想構(gòu)建有效的語文課堂,開啟學生充滿生機活力的現(xiàn)代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中彰顯出自己的個性,就要讓快樂走進語文課堂。
一、創(chuàng)設(shè)快樂的教學內(nèi)容
教師每備一節(jié)課,都要深入鉆研教材,理解教材,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快樂因素,精心設(shè)計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靈活運用多種方法,用“教材情感”點燃興趣的火花,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尋找快樂教學的突破口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妙用導語是關(guān)鍵。課的開始,好的導語會像磁鐵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活躍課堂氣氛。如《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教學,教師一上臺,先唱起《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用快樂的歌聲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自然而又輕松愉快地進入了學習新課的角色中。再如《狼和小羊》一課,教師上課之前先講述:“有一只狼在小溪邊喝水,有一只小羊也在那兒喝水,當狼遇到羊的時候,它們之間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帶著好奇的心情來學習《狼和小羊》這個故事吧?!边\用講故事的方法,從一開始就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迅速進入了“樂學”境界。
2. 找準快樂教學的切入點
教師在研究教材時,要選擇好課文學習的切入點,然后集中精力解決它,這樣才能使語文課的目標清晰,效果顯著。一個好的切入點,能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叩擊出思維的火花。如《狼牙山五壯士》一課,其切入點在于課題,教學時,從題眼“壯士”切入,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不用“戰(zhàn)士、勇士”,而用“壯士”?這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能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感知全文,讓學生很快進入“樂中學,樂中求結(jié)果”的境界。
3. 運用快樂教學的語言材料
聽一堂好課,就像喝一杯好茶,余味無窮,令人回味,樂在其中,這與生動的課堂教學語言魅力有直接關(guān)系。教師優(yōu)美的語言同作品相融合會帶來奇妙的效果。如在教學生認識“森、眾、尖、歪”等字時,我是這樣教學的:“三塊木頭就是森,三個人就是眾,上小下大即為尖,不正就是歪?!苯處熿`動的語言深深地吸引著學生,使整個課堂都沉浸在愉快和享受中。
二、采用快樂的教學方式
新課標倡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語文課堂也應(yīng)該多放手,教師要采取豐富多變的教學策略,把課堂和學習的空間還給學生。
1.教學方式靈活多樣
教師應(yīng)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動機,創(chuàng)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如在教學《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這篇課文時,我找來天體、銀河、七大行星的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的時候,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當我提出:“你們還想知道宇宙中的什么呢?”學生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這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變苦為樂了。
2.教學手段形象直觀
快樂的語文課堂離不開多媒體技術(shù)的支撐。借助聲音、圖像、視頻等直觀手段,會讓語文課堂充滿美感、散發(fā)魅力。如《爬山虎的腳》的教學,可以先讓學生配樂朗讀課文,分析課文時,再出示爬山虎長長的藤蔓、細絲樣的根須、不同時段葉片顏色的投影圖片,由學生仔細觀察后講出爬山虎的特點,引導學生從小養(yǎng)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又如《愛蓮說》的教學,我直接把摘取的新鮮荷葉、荷花帶入課堂。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的個性不言自明。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開發(fā)出簡潔、實用、形象、直觀的教學資源,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拉近學生同社會生活的距離。
三、抓住要點,讓學生在朗讀中體驗快樂
朗讀是語文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優(yōu)勢所在,引導學生讀出情感的變化,才能使學生享受到朗讀的樂趣,受到情感的熏陶,產(chǎn)生獨特的體驗。
1.抓住重點詞句,指導學生讀出味道
如《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在教學中,我們抓住“貼”“擠壓”等重點詞語,引導學生反復品味,讓學生體會到孔隙的“窄小”。學生想象著畫面,朗讀起來也頗具韻味。
2.抓住平淡的文字,巧設(shè)情境,指導學生讀演結(jié)合
《菜園里》是一篇難度較大的識字課文,生字多、內(nèi)容平淡。但該文讀起來朗朗上口。在教學時,我拿出小竹板,引導學生邊演邊讀。竹板一打,學生激情高漲,都爭著表演。
3.抓住人物語言,指導學生體驗角色
如《爭論的故事》一課中兄弟倆爭論的話,《美麗的小路》中鴨先生和兔姑娘、鹿先生的對話等,都是極好的語言訓練材料。在教學時,我采用分小組讀、指名讀、角色表演讀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體驗讀書的快樂。
總而言之,要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就一定要把它變成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把學習的權(quán)利交給學生,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上飛揚,達到“學有所樂,學有所獲”的目的。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