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姝佩
摘 要:黨的十八大首次明確提出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了思想指導和精神力量。從理論和現(xiàn)實兩方面入手,概括性地探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的意義。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諧社會;意義
中圖分類號:D6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5-0249-02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諧社會理念的深入人心,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勢在必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反映,具有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難以比擬的優(yōu)越性,指明了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方向。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及功能定位
價值觀是反映人們內在訴求及深層信念的意識形態(tài)。任何社會都需要核心價值作為社會公示、共同追求和精神支柱。核心價值觀能否與時俱進,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從當代中國發(fā)展的現(xiàn)實來看,我們迫切需要提煉出適應時代要求、引領時代發(fā)展的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八大報告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新形勢、人民的新期待,明確回答了我們黨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tài),朝什么樣的目標繼續(xù)前進的重要問題,首次用24個字簡要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建設,“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盵1]這一表述囊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最本質內容,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神內核及其所遵循的根本原則,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是核心中的核心。
十八大報告采用“三個倡導”的形式,分別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xiàn)了國家層面、制度層面、公民道德層面的價值取向,兼容并包?!案粡?、民主、文明、和諧”,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價值理念。對“富強”的追求,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最大國情,既有當代價值,又有傳統(tǒng)意義?!懊裰鳌?、“文明”同樣是中華民族百年來孜孜以求的目標。“和諧”既包含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以和為貴”的處世風格,又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的實現(xiàn)。“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涵蓋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愿望。“自由”是以人為本的本質,是所有人追求的最高價值。“平等”是對普遍自由的一種維護,不平等的自由是特權。同時,社會主義的“自由平等”離不開“公正法治”。沒有“法治”,就無法實現(xiàn)社會主義民主,沒有“公正”就沒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想追求?!皭蹏?、敬業(yè)、誠信、友善”主要概括了公民道德層面的核心價值觀。“愛國”是公民政治道德的集中體現(xiàn),“敬業(yè)”是公民職業(yè)道德的核心要求,“誠信”和“友善”體現(xiàn)了個人德性和品格,是其他一切道德之本。社會主義核心道德價值與市場經濟良性發(fā)展,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緊密相連。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的實踐意義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旨在建設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是新時期我們黨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fā)提出的重大戰(zhàn)略任務。實現(xiàn)社會和諧,既需要雄厚的物質基礎、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撐、良好的文化條件。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鞏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和社會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奠定政治基礎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于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政治體制改革是我國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繼續(xù)積極穩(wěn)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fā)展個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2] 而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能夠保證政治體制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又能夠鞏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政治基礎,有利于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形成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動力和指南。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和糾正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背離社會主義價值目標的偏差,真正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廣泛的力量支持,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礎。改革只有圍繞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不動搖,才能保證改革的每一項措施符合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本質規(guī)定,確保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鞏固、發(fā)展和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精神和生命之魂。離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政治體制改革失去正確的方向,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將失去生機和活力。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夯實經濟基礎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健康發(fā)展,離不開正確的政治方向,即社會主義方向。堅持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方向,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只有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才能實現(xiàn)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才能確保市場經濟體制沿著社會主義方向穩(wěn)步前進,才能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夯實經濟基礎。
目前,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同時,國家的發(fā)展存在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健康有序發(fā)展,必須要克服市場經濟自身的缺點和負面作用,及其給人們思想帶來的消極影響。例如,市場機制的盲目性、收入分配的差距懸殊及其他不和諧因素。這些不和諧因素反映出人們的思想存在偏差,嚴重影響到市場經濟的健康發(fā)展,不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盛行;弄虛作假、唯利是圖、坑蒙拐騙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錢權交易、行賄受賄等腐敗現(xiàn)象層出不窮。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倡“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的價值理念,有利于建立良好、健康、有序的市場競爭機制;提倡“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價值理念,有利于規(guī)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主體的思想道德和行為?!爸挥袌猿稚鐣髁x核心價值體系,才能以科學發(fā)展觀和公平正義的原則去解決市場經濟帶來的矛盾,才能以對人類未來文明和后人負責的態(tài)度去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才能以人的全面自由發(fā)展要求去解決人的生活方式中物質追求與精神追求的矛盾,更好地形成社會的文明道德風尚,同心協(xié)力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盵3]endprint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和諧社會的構建筑牢思想道德基礎
思想道德建設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前提,也是國家穩(wěn)定的重要保障。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是否能夠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體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團結全體人民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中去,有利于鞏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道德基礎,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當前,我國的改革和發(fā)展進入關鍵時期,政治、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推進,社會矛盾凸顯,利益格局調整,人們的思想觀念深刻變化。上述因素對人們的思想認識既帶來了巨大活力,同時,又產生了空前沖擊。困此,如何在社會轉型時期,建構一個共同的、為全社會普遍接受的核心價值觀來統(tǒng)一人們的思想,至關重要。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符合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要求,又能激發(fā)人們積極向上,追求真善美的潛能,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質。只有取得全社會廣泛而深刻的價值認同,才能建成社會主義的堅實堡壘,抵御西方文化攻擊,形成全民族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筑堅實的思想道德基礎。
(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打好社會基礎
社會基礎包括社會公平和社會管理,社會公平強調社會對個人權利和義務的分配、財富收入的分配及其合理性。追求社會公平、正義一直是社會主義的一個基本目標和核心價值。社會管理是社會向心力的整合,是政府和社會組織為促進社會系統(tǒng)協(xié)調運轉,對社會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社會生活的不同領域以及社會發(fā)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組織、協(xié)調、監(jiān)督和控制的過程。社會基礎離不開公平、正義和法治,離不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理念,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方面。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改革開放的攻堅階段,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諸多的風險挑戰(zhàn),特別是我國政治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問題突出,經濟增長和環(huán)境資源的矛盾凸顯,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不強,城鄉(xiāng)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等問題不斷涌現(xiàn)。新時期、新形勢、新任務對社會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推動社會和諧發(fā)展的題中之義。
綜上所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集中體現(xiàn)。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形成維系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和道德風尚,使思想道德建設與時俱進。只有形成人民群眾普遍接受和掌握的核心價值觀,才能為人民所遵守和奉行,才能引領社會思潮、弘揚社會正氣、培育文明風尚,才能在全黨全社會形成團結奮斗的共同意志,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富?!?、“人民幸?!钡膬r值訴求,才能凝聚十三億中國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的共同理想基礎和精神紐帶,才能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為積極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奮斗,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2-11-18.
[2] 黃力之.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意義[N].光明日報,2007-02-20.
[責任編輯 安 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