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彩蓮
摘 ? ?要: 課外體育活動是為學生終身體育奠定基礎的重要保障之一,在學校教育和學校體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它既是學校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又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學校體育課程的延續(xù)和補充,又是達到學校體育教學目的的重要組織形式。在學校體育工作中,它對增強體質,鞏固和提高課內所學的體育運動技術和技能,發(fā)展良好的個性,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根據(jù)本校特點,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地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外體育活動,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會起到良好作用。建立和完善課外體育活動體系,培養(yǎng)大學生體育參與意識和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使學生綜合素質有所提高。
關鍵詞: 課外體育活動 ? ?意義 ? ?終身體育 ? ?綜合素質
一、課外體育活動的作用和意義
(一)學校體育課外活動能夠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課外體育活動無論在鍛煉時間、活動內容,還是鍛煉的實效性上,都遠遠超過體育課,因而它是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最佳形式。盡管課外體育活動缺乏教師直接的指導,但可以有效提高學生體育實踐水平和自我鍛煉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覺、主動參與鍛煉的意識與習慣,這是全面貫徹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基礎,也是終身體育的核心。另外,在參與課外群體競賽時,各級體育組織經常有目的、有組織地舉行各種形式趣味性的、小型多樣的群體活動,學生有選擇地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實踐,就能體會體育帶給人心理愉快的情感,激發(fā)體育興趣,逐步養(yǎng)成積極參與活動的習慣。體育競賽活動在調節(jié)心理、適應競爭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自信、團隊精神和意志品質等方面,將產生深遠影響。課外體育活動一般都是學生自行組織、學生自愿參加的,能有效提高學生干部、體育積極分子、廣大參與者的組織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生命在于運動?!薄帮埡蟀俨阶撸畹骄攀拧闭f明,一個人的身體要好,就要經常參加鍛煉。課外體育活動是學生學校課余生活的重要內容。1982年教育部發(fā)出《關于保證中小學生每天有1小時體育活動的通知》,要求學校開展多種課外體育活動,保證每個學生每天有1小時以上的體育活動時間,并要求搞好學校課余體育訓練,提高學生運動技術和成績。現(xiàn)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為廣泛開展體育活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證,其中第20條明確規(guī)定:“學校應當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外體育活動,開展課余訓練和體育競賽……”這些為課余體育活動的廣泛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證,為課余體育活動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二、課外體育與終身體育
教育就是養(yǎng)成習慣,體育教育過程應該說是使學生養(yǎng)成習慣、終身受益的過程。這一習慣的養(yǎng)成依賴什么?可以肯定地說,不是每周2學時的“必修”體育課就能實現(xiàn)的。習慣的養(yǎng)成和自覺意識的培養(yǎng),必須依賴自己。如果說體育課還是“必修”的話,那么課外體育就是一種突出學生個性特征的體育。二者的結合是相輔相成的。其模式為:擴大運動教材領域(包括消遣娛樂、健身、舞蹈等),對教材實踐彈性化,或在校內外建立俱樂部和社團組織等。課內課外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形成校園體育文化氛圍??梢詳嘌?,這種模式必將產生巨大的教育效益,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的形成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當學生進入社會轉換角色后,這種習慣和體育意識會隨著他們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在社會傳播,體現(xiàn)出向社會輻射的功能,對促進體育的社會化具有一定作用。這是促使我們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力量,還能培養(yǎng)不斷進取和挑戰(zhàn)自我的勇氣。只有熱愛運動,崇尚課外體育活動的人才能不斷拼搏進取,為自己的青春留下精彩、富有意義的一筆,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絢麗。
三、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一)課外體育活動是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課外體育活動挑戰(zhàn)極限是一種很重要的體育競技精神,體育競技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把人的體能推到一個極限。課外體育活動項目很多,比如說長跑項目是為了向人類耐力的極限發(fā)起挑戰(zhàn),養(yǎng)成敢于挑戰(zhàn)自我極限的習慣,具有挑戰(zhàn)自我極限的體驗對于我們的成長來說大有裨益,也是推動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動力。只要勇于挑戰(zhàn),你就會擊敗許多“不可能”,充分開發(fā)個人潛能。健康是人生第一財富,是成功的載體,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做保證,那么理想、事業(yè)、幸福、成功將不復存在。課外體育活動不僅可以讓我們的身體保持健康,而且是一種很好的調節(jié)方式,對引導大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樹立科學健身理念,激發(fā)終身體育意識起到很大的作用,能達到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的目的。課外體育活動鍛煉不僅有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而且具有解除大腦疲勞、振奮精神、調理心理狀態(tài)等神奇功效。由此證明大學生參與課余體育活動的目的越來越趨向身心健康。
(二)重視對大學生課外體育興趣和愛好的培養(yǎng)。學校要高度重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和指導,在指導和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體育活動時,要充分挖掘學生對運動的內在潛力和樂趣。加強體育基本知識的教學,開闊學生視野,讓學生參與活動及競賽的組織、編排、裁判工作。教會學生運用知識技能的方法及科學的健身方法,增強學生自我鍛煉的能力,這些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參與鍛煉的興趣。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設立各種運動協(xié)會,彌補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要求,使學生既提高運動技術,又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學會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終身體育意識。
四、關于加強課外體育活動改革的建議
(一)課外體育鍛煉的主要場所有限,設施落后。雖然近年來各大高校都加強了體育場地和設施的建設,但由于學校擴招、學校人數(shù)劇增,相對而言,體育場地、體育器材設施陳舊、落后,已經不能滿足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需求,成了阻礙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強場地、設施、器材建設,開發(fā)有利于大學生活動的體育項目,特別是娛樂性、健身性強的休閑項目,重在全體大學生的全面參與;改進宣傳手段,加大全民健身的宣傳力度,優(yōu)化體育教育環(huán)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意識,使學生認識到體育的價值。
(二)組織開展系列體育競賽活動,并對課外體育競賽進行改革。學校領導應非常重視學生課余體育運動,積極舉辦田徑運動會,各種球類比賽,健美操、啦啦操比賽、體育知識競賽等,從而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意志品質,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又豐富校園體育文化生活,為學生的課余生活注入活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互助精神。
(三)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構建良好的學校群體競賽體系。課外體育競賽的活動要面向全體大學生,但是課外體育競賽活動以點帶面地開展。通過大學生體育骨干分子在各個層面上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競賽活動,不但充分發(fā)揮了大學生參與工作的主動性,而且培養(yǎng)了他們的組織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都認為身體是學習的基礎,應該鍛煉身體,但學習、鍛煉的形式、方法要改變,以充分調動學生自覺鍛煉的積極性為前提,強化鍛煉效果,更好地為學習服務。
(四)建立健身指導員制度。各系部、體育協(xié)會及班級在組織開展學生課外體育活動時,體育教師要下系進行課外指導,確保各項體育課外活動的順利開展。當前,學校體育教育改革賦予課外體育活動新的任務。大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學校是養(yǎng)成體育鍛煉習慣的重要場所。這樣學校的引導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學校要加大對課外體育活動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的投入力度,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把課外體育活動推上一個新的發(fā)展臺階,振興整個學校的體育事業(yè)。
五.結語
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學校體育的目標,培養(yǎng)適應社會的高級人才,高校體育應建立課外體育教育體系,努力營造適宜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培養(yǎng)大學生的體育意識和終身體育鍛煉習慣。
參考文獻:
[1]康春蘭.關于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調查研究[J].井岡山師范學院(自然科學),2004.
[2]戴光牽.安徽:開發(fā)課外體育領域功能、營造學生素質教育天地.
[3]王蕾.大連工業(yè)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方地、器材、師資、氣候等多種原因的影響,學生的課外體積極性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