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珍+劉俠
摘 要:目的:探討心臟外科手術切口感染原因,提出防護對策。方法 將心臟外科一年內出現(xiàn)的8例手術切口進行原因分析。結果:年齡、性別、肥胖、糖尿病、手術時間與切口感染有關。結論:針對手術切口感染的原因分別采取措施,在術前、術中、術后加強護理,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發(fā)生率。
關鍵詞:心臟術后 ? 成人 ?切口感染
中圖分類號:R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0(c)-0234-02
心臟手術后切口感染危害大,術后切口感染可使切口延遲愈合、裂開,甚至引起全身性感染,增加患者經(jīng)濟負擔,收集我科2012年1~12月切口感染的8例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導致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在臨床采取相應預防和護理措施,有效地減少了切口感染的發(fā)生。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我院成人心臟外科2012年1月至12月手術1078臺,出現(xiàn)手術切口感染8例,其中男4例,女4例,.平均年齡41歲,平均體重 67.5KG.。年齡≥45歲的7人,占總人數(shù)87.5%。包括單瓣膜置換術5例,雙瓣置換3例,先心病6例,冠脈搭橋3例子,術前糖尿病史6人。BIM≥282人。
1.2 方法
根據(jù)科室上報院感信息,統(tǒng)計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類、感染醫(yī)院因素、醫(yī)院感染的診斷參照衛(wèi)生部《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
2 調查結果
見表1
3 討論
3.1 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
(1)病人因素:①年齡越高,免疫力越下降,新陳代謝減慢,細胞更新速度減慢,不利切開愈合。②糖尿病較容易導致切口愈合不良、延遲愈合。糖尿病人的清潔傷口感染率為10.7%,非糖尿病人的清潔傷口感染率為1.8%。③BMI超過28定義為肥胖,患者皮下脂肪豐富,皮下血供不足,影響愈合。此外,肥胖患者體表面積大,皮膚張力大及易致使切口裂開,導致脂肪液化出現(xiàn)傷口愈合不良及感染。④男性患者大多有吸煙史,術前吸煙對切口感染的發(fā)生并無直接作用,但胸骨正中切口的選擇上方為氣管通道,需要引起重視.⑤心胸外科術前患者病程長,術后角色強化,減少早起下床活動,使心縱引流管帶管時間延長,增加感染機率。⑥病人缺乏衛(wèi)生及疾病相關知識。⑦患者病程長,營養(yǎng)不良等。
(2)醫(yī)務人員相關因素:①手術的影響:心臟外科采取低溫體外循環(huán),術式復雜,體外循環(huán)時間過長,術中傷口消毒不到位,縫合技術及縫線使用等。②環(huán)境的影響:首先手術室空氣細菌含量與切口感染發(fā)生率相關,據(jù)文獻報告空氣中浮游菌總數(shù)達到700~1800 cfu/m3時,感染率顯著升高,若降至180 cfu/m3以下,則感染危險大為降低. 同時手術室流動人員控制不佳;其次是病區(qū)環(huán)境,人員過多導致交叉感染。③無菌操作是預防手術切口感染的關鍵,很多醫(yī)護人員對感染的認知程度不足。④其他因素:季節(jié)也是手術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張衛(wèi)東等對47133例手術病調查顯示,四季的手術切口醫(yī)院感染發(fā)病率分別為2.02%,2.82%,1.94%,1.99%,夏季的發(fā)病率明顯高于其他季節(jié)。夏季天氣悶熱濕度大,切口分泌物增加等均可導致切口感染率增加。
4 預防護理措施
4.1 術前準備
(1)入院準備。
患者入院即行衛(wèi)生處置,包括洗澡、洗頭、穿病服等。早晚開窗通風30 min,物體表面每日1∶500 ppm84消毒水擦拭兩次,做到一床一巾,地面每日使用1∶1000 ppm84消毒水噴灑拖地兩次.有效降低空氣內浮游細菌數(shù)。夏季每日沐浴,冬季隔天沐浴, 病服每日更換及時送洗。
(2)術前準備。
術前一日常規(guī)手術野15cm內備皮,采用濕刮的方法。備皮后清潔沐浴,手術部位用肥皂清洗3~4次,流水沖洗。據(jù)調查術前沒有沐浴的病人,清潔傷口的感染率為23%,肥皂沐浴為21%,消毒肥皂沐浴僅為1.3%。需注意的是女病人盡量避免月經(jīng)期手術。
(3)控制血糖。
術后應激性血糖增高常見,近年來有研究表明,急性高血糖癥對危重病人的預后有巨大的負面影響,應激性高血糖不僅導致機體分解代謝增加,負氮平衡,傷口愈合不良及感染升高,還嚴重影響機體內環(huán)境,增加患者病死率。術前通過監(jiān)測空腹及餐后2h血糖,手術前空腹血糖控制至(7.1+_1.2)mmol/L后再考慮手術治療。
(4)其他。
控制體重,安排肥胖病人合理膳食,減少高脂肪高熱量食物攝入,控制體重。營養(yǎng)不良、體型消瘦的患者指導飲食,加強營養(yǎng)。吸煙病人術前戒煙2周。
(5)營養(yǎng)不良患者指導飲食,加強營養(yǎng)。
4.2 術中預防
(1)手術野均采用0.5%醋酸氯已定消毒,并使用手術切口貼膜覆蓋手術區(qū)皮膚。術畢切口采取全新免拆線拉鏈型皮膚縫合器,皮膚對合整齊,術后無拆線,有效降低切口感染風險及線頭反應。
(2)合理使用抗生素為降低切口感染率。針對G-球菌選藥,術前30 min~2h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如手術時間過長(>4 h)或超過使用抗生素的半衰期應補用一次。
(3)術后返回層流控溫病房ICU,使層流與自動控制室溫裝置配套,保持空氣時時凈化。
4.3 術后護理
(1)抗生素使用: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避免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2)患者返回病房前更換床單位、被服,保持床單位整潔。大小便器一人一用。感染病人盡量安排單間居住,病房內放置快速手消毒液,接觸病人前后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有創(chuàng)操作戴手套,控制病房流動人員,規(guī)范探視時間,維護良好病室環(huán)境。
(3)引流管的護理 每班記引流量、顏色和性狀。引流瓶夏季每日更換,冬季隔日更換。注意留置時間,過長不利于切口愈合,同時時間越長可增加微生物進入機體的機會導致切口感染,應及時提醒醫(yī)生拔管。endprint
(4)控制血糖 監(jiān)測餐后及空腹血糖, 積極配合醫(yī)生使用胰島素治療,必要時??茣\,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5)術后24 h在換藥室進行切口換藥,觀察切口及引流。換藥室3次/天光催化消毒,每次半小時。換藥包小包裝,一人一用。感染病人換藥后更換墊單,開窗30 min。
(6)健康宣教:①告知病人及家屬衛(wèi)生知識,協(xié)助病人洗頭,減少水侵入傷口敷料。調節(jié)病室溫度,減少汗液侵入傷口可能性。②術后加強營養(yǎng),計算熱卡、合理調配膳食,增強機體抵抗能力,促進傷口愈合。指導鼓勵病人多進高蛋白高熱量飲食,增強機體抵抗力.肥胖病人,糖尿病病人采取少量多次高蛋白飲食。③對于消瘦、肥胖和胸部豐滿女病人予以胸帶,降低手術切口張力,減少因咳嗽導致傷口裂開的可能性。
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與心胸外科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采取有效的,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可降低切口感染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 孫艷平.心血管外科術后醫(yī)院感染前瞻性調查[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會雜志 ?1994,4﹙3﹚:149.
[2] Lima M ?et al.Combined Left Pulmonary crtery slin ttramsposition and tracheal. Lobe resection through a median sternotomy:a case report Peadiatr Med Chir2009(31):252.
[3] 陳世平.醫(yī)院空氣微生物學檢驗.劉勝文主編.實用醫(yī)院感染管理手冊.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lián)合出版社,1992:119-120,
[4] 張衛(wèi)東,范秋萍,張會琴,等.手術切口醫(yī)院感染的分部與長期趨勢[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12):1349-51.
[5] 耿麗華.醫(yī)院感染實用護理手冊[S].北京 科技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257.
[6] Laird AM,Miller,Kilgo,PD, et,al。Relationship of ?ealiy hyperglycemia to mortality in trauma a patients J trauma.2004,56(5):1058—1062.
[7] 張洪鳳.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后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及預防[J].中華醫(yī)院感染雜志,2007,17(1)40-41.endprint
(4)控制血糖 監(jiān)測餐后及空腹血糖, 積極配合醫(yī)生使用胰島素治療,必要時??茣\,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5)術后24 h在換藥室進行切口換藥,觀察切口及引流。換藥室3次/天光催化消毒,每次半小時。換藥包小包裝,一人一用。感染病人換藥后更換墊單,開窗30 min。
(6)健康宣教:①告知病人及家屬衛(wèi)生知識,協(xié)助病人洗頭,減少水侵入傷口敷料。調節(jié)病室溫度,減少汗液侵入傷口可能性。②術后加強營養(yǎng),計算熱卡、合理調配膳食,增強機體抵抗能力,促進傷口愈合。指導鼓勵病人多進高蛋白高熱量飲食,增強機體抵抗力.肥胖病人,糖尿病病人采取少量多次高蛋白飲食。③對于消瘦、肥胖和胸部豐滿女病人予以胸帶,降低手術切口張力,減少因咳嗽導致傷口裂開的可能性。
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與心胸外科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采取有效的,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可降低切口感染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 孫艷平.心血管外科術后醫(yī)院感染前瞻性調查[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會雜志 ?1994,4﹙3﹚:149.
[2] Lima M ?et al.Combined Left Pulmonary crtery slin ttramsposition and tracheal. Lobe resection through a median sternotomy:a case report Peadiatr Med Chir2009(31):252.
[3] 陳世平.醫(yī)院空氣微生物學檢驗.劉勝文主編.實用醫(yī)院感染管理手冊.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lián)合出版社,1992:119-120,
[4] 張衛(wèi)東,范秋萍,張會琴,等.手術切口醫(yī)院感染的分部與長期趨勢[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12):1349-51.
[5] 耿麗華.醫(yī)院感染實用護理手冊[S].北京 科技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257.
[6] Laird AM,Miller,Kilgo,PD, et,al。Relationship of ?ealiy hyperglycemia to mortality in trauma a patients J trauma.2004,56(5):1058—1062.
[7] 張洪鳳.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后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及預防[J].中華醫(yī)院感染雜志,2007,17(1)40-41.endprint
(4)控制血糖 監(jiān)測餐后及空腹血糖, 積極配合醫(yī)生使用胰島素治療,必要時專科會診,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5)術后24 h在換藥室進行切口換藥,觀察切口及引流。換藥室3次/天光催化消毒,每次半小時。換藥包小包裝,一人一用。感染病人換藥后更換墊單,開窗30 min。
(6)健康宣教:①告知病人及家屬衛(wèi)生知識,協(xié)助病人洗頭,減少水侵入傷口敷料。調節(jié)病室溫度,減少汗液侵入傷口可能性。②術后加強營養(yǎng),計算熱卡、合理調配膳食,增強機體抵抗能力,促進傷口愈合。指導鼓勵病人多進高蛋白高熱量飲食,增強機體抵抗力.肥胖病人,糖尿病病人采取少量多次高蛋白飲食。③對于消瘦、肥胖和胸部豐滿女病人予以胸帶,降低手術切口張力,減少因咳嗽導致傷口裂開的可能性。
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與心胸外科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采取有效的,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可降低切口感染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 孫艷平.心血管外科術后醫(yī)院感染前瞻性調查[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會雜志 ?1994,4﹙3﹚:149.
[2] Lima M ?et al.Combined Left Pulmonary crtery slin ttramsposition and tracheal. Lobe resection through a median sternotomy:a case report Peadiatr Med Chir2009(31):252.
[3] 陳世平.醫(yī)院空氣微生物學檢驗.劉勝文主編.實用醫(yī)院感染管理手冊.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lián)合出版社,1992:119-120,
[4] 張衛(wèi)東,范秋萍,張會琴,等.手術切口醫(yī)院感染的分部與長期趨勢[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12):1349-51.
[5] 耿麗華.醫(yī)院感染實用護理手冊[S].北京 科技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257.
[6] Laird AM,Miller,Kilgo,PD, et,al。Relationship of ?ealiy hyperglycemia to mortality in trauma a patients J trauma.2004,56(5):1058—1062.
[7] 張洪鳳.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后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及預防[J].中華醫(yī)院感染雜志,2007,17(1)40-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