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曉東
〔關(guān)鍵詞〕 語文教學;朗讀;教學效
率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22—0054—01
一、朗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從認知規(guī)律的角度來講,讀應是學生最容易接受,最容易掌握的方法,教會學生朗讀,讓學生大膽地去讀,去說,不但是學生學會知識的表現(xiàn),也是學生學習興趣的表現(xiàn)。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加強學生的語文朗讀訓練來培養(yǎng)學習語文的興趣,以改善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實際應用能力。從而提高語文學習的成績。
二、朗讀可以培養(yǎng)語感
語言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時候不是靠掌握語言規(guī)則,而是靠語感能力。因為語感能力的提高,意味著語言直覺思維能力的形成,它在理解語言,判斷語言正誤、優(yōu)劣上比理性思維來得敏捷。反復誦讀名家作品就是模仿典范語言,接受其影響。誦讀,把文章讀得瑯瑯上口,對文章里的詞匯、詞語搭配、句子的格式、語言氣勢與格調(diào)已經(jīng)十分熟悉,這樣,良好的語感就基本形成了。通過誦讀培養(yǎng)語感,提高語言能力,這是學習語文的傳統(tǒng)經(jīng)驗和基本規(guī)律。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培養(yǎng)良好語感是至關(guān)重要的。學生有了語感,就可以加深對語言本身內(nèi)涵及韻味的理解。一個人講話是否流暢,生動,是否言簡意賅,是否情感充沛這些都可以從平日的朗讀中體現(xiàn)出來。朗讀有助于提高寫作水平。
當前的學生考試與評價中,作文的分值是越來越大,透露出一個信息就是學生要有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一篇好的作文往往涉及許多方面,比如要文體規(guī)范、語句通順,人生觀、價值觀等方方面面。但要寫出這樣的一段文字,讓學生在短期內(nèi)取得明顯的進步是不可能的。有很多學生在作文時常有下筆忘意,無從著手的情形。究其原因,就是朗讀訓練少了,學生通過反復朗讀,有助于詞匯與句子的積累,學生大腦里就儲存有足夠的材料和信息,寫作時就能迅速提取一些有用的信息。所以,學生若經(jīng)過長期的朗讀,積累豐富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其寫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三、朗讀還可以增強記憶力
人們常說小時候的記憶力很好,在中小學時背過很多課文,至今記憶深刻。實際上在中小學所背誦的課文大多數(shù)是在熟讀的前提下進行的。據(jù)資料介紹,在學生識記的過程中,所利用的感官越多,通常效率越高。據(jù)研究表明,在記憶的過程中,每增加一種感官,記憶效率提高25%。人的學習通過視覺獲得的知識占83%,聽覺占11%,嗅覺占3.5%,觸覺占1.5%,味覺占1%。由于在朗讀的同時做到了眼見、口說、耳聽的三個步驟,因而朗讀過程就是一個充分調(diào)動朗讀者視覺、聽覺、動覺的過程,可以達到綜合記憶的效果。所以記的東西當然要比看或?qū)懰浀臇|西牢固得多。
四、 朗讀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根據(jù)文章的不同內(nèi)容、體裁和不同的教學程序去選擇朗讀方式,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皶x百遍,其義自見”,例如,我要求學生打了預備鈴就齊讀當天要講的課文,這樣在課文分析之前,通過齊讀讓學生熟悉內(nèi)容,有利于老師對課文的分析講解;在課文分析之后,再借齊讀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教育教學,我們應教得其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讓學生樂在其中,學在其中,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激勵方法。想方設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努力提高課堂效率。如在班中為學生都取個偉人名字,平日常用這個名字打招呼,并進行簡單的交流,使學生感覺到課上所學的語言知識在課后得以運用,激發(fā)他們學知識的興趣。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學生默讀、朗讀、齊讀、精讀、重點讀等各種形式的讀,來感知作者的主要寫法,在讀中品味文章的“美”,在讀中陶冶學生的性情,學生既領(lǐng)會了文章的主旨,又在師友合作探究中,經(jīng)過學生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對知識點的掌握,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朗讀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可引導學生在課堂讀,也可讓其在家里讀,也可以制作小視頻,放在電視、廣播或電腦里讓大家點評讀。 學?;蚰昙壱部梢蚤_展朗讀比賽。教師可以預先列出部分課文或讓學生尋找自己最喜歡的童話、寓言、詩歌或課文等讀物作為朗讀作品。讓學生進行比賽,對表現(xiàn)突出且一致認為優(yōu)秀的學生予以獎勵,對其他參賽者進行鼓勵。這樣可以充分展現(xiàn)學生體驗到自己的能力得到師生肯定,朗讀積極性會更高,學習興趣會更濃。
總之,朗讀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而又簡便易行的一種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它的作用,就可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笙 編輯:劉於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