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濤
[摘要] 該文通過對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發(fā)病機制、治療藥物及手術方式進行簡要概述,并就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臨床用藥情況與不良反應、傳統(tǒng)AF內固定術應用局限性、PVP手術與PKP手術應用過程及效果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 骨質疏松;椎體骨折;相關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 R68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6(c)-0193-02
骨質疏松癥屬于常見的骨折疾病,多發(fā)于老年群體,其主要分為兩類,即原發(fā)性骨質疏松與繼發(fā)性骨質疏松,其中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發(fā)病率相對較高。骨質疏松發(fā)病因素主要有絕經(jīng)期、老齡化、家族病史、體重過低、長期酗酒、運動量少、營養(yǎng)缺乏、吸煙習慣等,其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腰椎疼痛、骨折脆性大、脊椎變性或骨折等,其中椎體骨折是骨質疏松嚴重性癥狀,因此受到醫(yī)學者們的廣泛關注,并對其進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顯著性的研究成果。
1 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發(fā)病機制
骨質疏松癥主要是人體骨量有所降低,骨頭微結構受到破壞,從而增加了骨頭脆性,引發(fā)全身性骨折疾病,尤其是椎體骨折,嚴重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當患者并發(fā)骨質疏松癥狀時,不僅會丟失骨質,降低骨礦物含量,同時會導致骨骼受損、骨頭難以修復、骨小梁中斷,骨微結構被損壞,骨頭強度大大降低,從而引發(fā)椎體骨折癥狀[1]。通常情況下,當女性患者處于絕經(jīng)期時,其骨量會明顯降低,每年丟失的骨量大約有0.5%~10%,主要是患者絕經(jīng)之后,雌激素有所降低,而骨吸收功能有所增強,導致骨量快速丟失,從而引發(fā)骨質疏松癥狀。相關研究表明[2],與年輕女性相比,超過60歲女性患者骨小梁間的空隙明顯擴大,甚至出現(xiàn)骨小梁丟失現(xiàn)象,使得椎體骨折發(fā)生率大大提高,發(fā)病率達到了16%~30%。
2 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臨床治療進展
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臨床治療目的主要是為了使患者骨不連癥狀得到改善,骨折部位得到愈合,同時減少臨床并發(fā)癥狀,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避免椎體再次骨折。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治療方法有兩種,即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
2.1 藥物治療
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治療藥物主要有利塞膦酸鹽、阿侖膦酸鹽、降鈣素、氟制劑、SERM等。相關研究表明[3],利塞膦酸鹽、阿侖膦酸鹽能夠對骨吸收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時能夠使椎體骨折發(fā)生率有所降低,而降鈣素中,鮭魚降鈣素應用較為廣泛,在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而引發(fā)的高鈣血癥、骨痛等疾病中也具有顯著性的治療效果。在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臨床治療中,給予常規(guī)鈣劑,并加以鮭魚降鈣素進行治療,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感與臨床癥狀,使患者椎體活動功能得到有效恢復,而骨關節(jié)與腰椎疼痛感也得到有效改善,骨密度在治療后也明顯提高[4]。為了使患者骨密度得到有效提高,臨床上主張采用聯(lián)合用藥方案,如雌激素與阿倫磷酸鹽聯(lián)合使用,能夠使患者骨密度得到顯著性提高。又如,阿侖膦酸鈉與鮭魚降鈣素聯(lián)合使用,能夠使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患者疼痛感得到有效緩解,治療效果較為顯著。但是聯(lián)合用藥相關研究較為缺乏,導致其在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治療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國外醫(yī)學研究者則表明[5],聯(lián)合用藥容易出現(xiàn)各種不良反應,抑制骨形成,且療程較長,治療費用較高,并發(fā)癥較多,難以在臨床治療中推廣使用。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醫(yī)學研究者們開始對中藥在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治療中的效果進行了研究,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在給予患者常規(guī)鈣劑進行治療的基礎上,加以全斷板龜?shù)ぼ文z囊進行治療,不僅能夠增加腰椎部位的骨量,同時使脊柱部位的骨密度大大提高,在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防治中具有顯著性療效[3]。
2.2 外科手術治療進展
2.2.1 AF內固定術 臨床研究認為,若患者骨質疏松癥狀較為輕微,且存在脊髓壓迫、椎體失穩(wěn)等癥狀,則可給予AF內固定術進行治療,其手術操作要點如下:①置入螺釘。頸腰椎后路將椎體骨折部位充分暴露出來,以明確螺釘置入點與置入深度,利用平頭鉆進行鉆孔,無需進行攻絲,以避免患者骨量丟失。同時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患者本身的椎弓根高度與正常人相比較高,而寬度與正常人相比較大,所以在進行內固定手術時,要確保螺釘鉆孔的有效性[6]。②椎體復位。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骨量有所減少,而骨高度也會有所喪失,這時可通過AF內固定術進行縱向牽拉,以使椎體恢復到原有的高度。如果患者骨高度嚴重喪失,則必須在骨折椎體處植入適量的骨粒進行填充,使其椎體高度得到有效恢復。如果患者椎體骨折爆裂,在置入適宜的螺釘之后,可于骨折椎體椎板位置,將椎弓根處的孔道撥開,使其后緣骨塊得到有效恢復,然后在進行內固定手術[7]。③植骨融合。內固定手術結束后,可在關節(jié)橫突與關節(jié)突間隙中植入自體骨進行融合,并依據(jù)患者椎體骨折情況,對植骨量進行有效控制。術后應給予夾板、石膏等外固定措施,并鼓勵患者進行康復鍛煉。但是AF內固定術創(chuàng)傷性較大,容易出現(xiàn)螺釘松動現(xiàn)象,嚴重影響到骨折部位的愈合效果,同時要求患者必須有較強的手術耐受性。
2.2.2 PVP手術與PKP手術 PVP與PKP手術是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的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具有椎體強度功能恢復良好、骨折部位穩(wěn)定性高,有效緩解患者疼痛感等應用優(yōu)點,在臨床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5]。PVP與PKP手術操作要點主要表現(xiàn)在:①手術適應證。骨折疏松性骨折患者存在顯著性疼痛感、脊椎活動功能受到限制,但是未存在神經(jīng)功能損傷癥狀;椎體部位并發(fā)有血管瘤、骨髓瘤、轉移瘤、骨腫瘤等病癥;脊椎骨折復發(fā),脊椎后凸骨折、脊椎畸形骨折等[8]。②手術禁忌證。存在凝血功能障礙、合并嚴重性內科疾病、耐受性較差等患者;爆裂性椎體骨折伴發(fā)有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患者;脊椎骨折穿刺并發(fā)感染癥狀患者;有過高脂血癥、下肢靜脈血栓、全身性靜脈血栓等病史患者;椎體壓縮較為嚴重,無法進行穿刺患者[9]。③圍術期處理?;颊咴谑中g前必須進行各項常規(guī)檢查,以查看患者有無凝血功能障礙、腎臟功能不全及穿刺感染等情況,同時將患者血糖控制在10 mmol/L以下,而收縮壓控制在160 mmHg以下。對患者外傷病史進行調查和分析,并給予磁共振、X線、CT等檢查措施,利用MRI區(qū)分舊椎體骨折與新椎體骨折。④PVP手術操作。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患者在手術時應呈仰臥體位,并將頸椎前部及椎弓根等部位作為手術入路。術前通過X線、CT、MRI等檢查措施,以明確椎體骨折位置、手術穿刺點、穿刺深度、穿刺角度,然后利用克氏針進行手術定位,同時在患者體表標注記號。鋪上消毒巾后,注射適量的1%利多卡因,進行局部麻醉,然后在C型臂觀察下,將穿刺針置入到骨膜處進行定位,而針尖則在椎弓根象限上,同時在C型臂輔助下,順著椎弓根進針,直到針尖轉移到椎體后緣部位,通過投影可發(fā)現(xiàn)針尖處于“牛眼征”范圍內,繼而再將針轉移到椎體骨折部位,這時針尖不能進入到椎體前部不超過1/3。骨水泥呈黏稠狀或者牙膏狀時,利用注射器將骨水泥緩緩推入,在骨水泥基本成型且能夠彎曲時,需及時利用穿刺針將其注入到椎體骨折部位,并利用透視影像進行觀察,若骨水泥未出現(xiàn)任何滲漏現(xiàn)象,可繼續(xù)注入[10]。在骨水泥完成硬化成型后,可將穿刺針旋轉取出,并對局部進行壓迫。⑤PKP手術操作。在透視影像輔助下,順著椎體方向植入穿刺針,直到椎體前部不超過1/3處,然后將針芯取出,留下針外管,然后再置入擴張器進行擴張,當擴張結束后,應及時將擴張器取出,并在外鞘設置T型通道。利用骨鉆對骨質通道進行有效疏通,如果通道內有大量骨碎屑,應利用鉆頭將其從骨質通道內清除出來[11]。球囊后緣處設置造影注射儀器,首先讓球囊呈真空狀態(tài),然后順著骨質通道將其植入到椎體前部不超過1/3處,并在透視影像輔助下將球囊擴張。依據(jù)透視影像或者球囊壓力下降情況,可對椎體骨折部位康復情況進行準確判斷,然后將球囊取出,注入適量的骨水泥。⑥臨床療效。臨床研究表明,PVP手術與PKP手術在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治療中具有顯著性的治療效果,術后24 h患者椎體疼痛感得到有效緩解,而與PVP手術相比,PKP手術在椎體康復及高度恢復上的效果更為顯著,同時能夠避免椎體出現(xiàn)后凸或畸形等癥狀[12]。兩種手術方式都具有良好的疼痛緩解效果,在手術過程中,通過在椎體骨折處注入適量的骨水泥,使得骨折部位得到有效固定,而脊椎穩(wěn)定性也得到提高,同時穿刺結束后,椎體內部壓力明顯降低,所以患者椎體疼痛感能夠得到有效緩解。endprint
3 結語
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作為骨質疏松癥的嚴重性并發(fā)癥,常見于老年群體,對老年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影響。因此,要求醫(yī)學研究著對其臨床治療方法進行深入研究,以減少椎體骨折癥狀,降低患者死亡率。但是由于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多為原發(fā)性疾病,臨床治療較為困難,在采取藥物治療措施時,療程相對較長,治療費用較高,預后效果不理想。而隨著外科手術的發(fā)展,PVP、PKP等微創(chuàng)手術在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中得到廣泛的應用,通過對椎體骨折部位進行重建和固定,能夠糾正患者椎體畸形政治,促進骨折部位愈合,恢復患者站立功能及行走功能,同時在椎體再次骨折預防上也具有顯著性作用。
[參考文獻]
[1] 尹利軍,許建文.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臨床相關研究進展[J].廣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11,12(4):176-177.
[2] 劉東光,周輝,金永明,等.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PVP術后相鄰椎體骨折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0,23(12):87-88.
[3] Moore JM,Poonnoose S,McDonald M.Kyphoplasty as a usefultechnique for complicated haemangiomas[J]. Clin Neurosci,2012,19(9):129-130.
[4] 申勇,劉法敬,張英澤,等.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PVP術后非手術椎體骨折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10,9(12):184-185.
[5] 江紅衛(wèi),崔學文,黃永輝,等.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2,12(23):90-92.
[6] 柴儀,劉法敬,申勇.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高齡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7(18):86-88.
[7] Marco RA,Meyer BC,Kushwaha VP.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s treated with posterior decompression and pedicle screw instru—mentation supplemented with balloon—assisted vertebroplasty andcalcium phosphate reconstruction Surgicaltechniquel[J]. BoneJoint Surg Am,2010, 2(1):68-70.
[8] 魏玉鋒,劉志杰.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的療效及并發(fā)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7(16):138-139.
[9] 張毅,黃象望,沈雄杰,等.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臨床特點與對策[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0,7(26):165-166.
[10] 趙玉波.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治療的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3,22(17):87-88.
[11] Chew C,Craig L,Edwards R,et al.Safety and efficacy of percutaneons vertebroplasty in malignancya systematic review [J].ClinRadiol,201l,66(1):78-80.
[12] 金翔,馬勇,呂錦瑜,等.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J].中醫(yī)正骨,2010,22(7):56-60.
(收稿日期:2014-03-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