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江等
摘要:隨著高校研究生規(guī)模的擴大,校、院二級管理模式已成為當前研究生教育的主流。在實行二級管理過程中,一些院校面臨著人員經費、責任劃分、信息溝通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領導,建章立制,明確責任,提高效率。關鍵詞:研究生管理;校院二級管理;研究生教育中圖分類號:G643.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4)10-0016-03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研究生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研究生招生規(guī)模的逐年擴大和研究生教育類型的多元化[1],傳統(tǒng)的研究生一級管理模式已經不適合當下的研究生教育,實行校、院二級研究生管理模式已成為客觀現(xiàn)實的需要。國內的許多院校已經完成了或正在經由研究生一級管理模式向二級管理模式的過渡。在這種形勢下,如何明確不同管理部門的責任和權力,做到校、院的統(tǒng)分有機結合,如何高效地提高研究生管理效率和質量,已成為新形勢下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者們需要思考的問題。二、研究生校院二級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1經費和人員不足
近幾年,由于高校擴招,在校研究生的數量逐年增加。然而與研究生數量增加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多數高校迫于人事制度、編制等問題,其研究生管理隊伍數量仍然保持穩(wěn)定。在這種情況下,各二級學院只能指派少數教師兼職做研究生秘書,負責所有研究生的各項工作,甚至是其他行政事務工作。這無疑增加了現(xiàn)有管理隊伍的工作負擔,管理質量也得不到充分保障。
在經費保障方面,一般是由研究生院按計劃把一年的研究生經費撥付到二級學院,由學院根據實際情況支配。這些經費包括研究生課程課時費、研究生課程實驗費、研究生業(yè)務費、學生活動經費、管理費等項目。課程建設費、實習基地建設費一般由學校專項撥付。但改革過程中遇到的情況是研究生院往往不愿意把經費撥付到二級學院或者撥付經費不充足,導致二級學院在開展工作時往往捉襟見肘,不得不考慮開辟其他經費渠道,比如學科經費等。
2責任劃分不清 職責分工明確是實行有效管理的必然要求, 也是實行二級管理過程中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學校層面一般負責制定研究生管理制度、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研究生培養(yǎng)經費的撥付等工作。學院層面一般負責執(zhí)行學校的研究生規(guī)章制度和發(fā)展計劃,制定和實施學院的相關研究生制度和培養(yǎng)計劃,負責具體的研究生日常管理等工作[2]。雖然各高校對各個研究生培養(yǎng)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都進行了相對明確的劃分,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然涉及到一些事先沒有明文規(guī)定的、應急的、突發(fā)性的事件或階段性的任務。此時由于責任不明確,往往容易出現(xiàn)相互推諉、扯皮等現(xiàn)象,勢必降低管理和工作效率。如何對各相關部門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劃和管理, 如何建立一種彈性的管理機制,仍然是二級管理面臨的最大難題。
3信息溝通不暢
隨著研究生人數的快速增長和培養(yǎng)方式的多樣化,研究生招生、培養(yǎng)、學位、學生工作等部門與學院之間的信息交換量越來越大,單靠傳統(tǒng)的手工作業(yè)已不能滿足信息實時交流的需要。研究生院與學院之間的信息溝通問題成了管理中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其次是研究生院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問題。如基于管理的需要,招生部門有招生信息庫、培養(yǎng)部門有教學信息庫、教育管理部門有學生管理信息庫、就業(yè)部門有畢業(yè)生信息庫,每個部門的信息庫都是直接面向學院,信息庫的數據校對工作主要由學院研究生工作人員來完成,對于同一批研究生的信息數據校對工作,每個學院需要重復做好幾遍,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研究生院各部門都單獨對各學院進行工作安排,也造成了事實上的學院研究生工作人員的重復工作[3]。
在學院層面,目前面臨的問題是信息到達學院后不能及時有效地傳達給導師和研究生,學院與導師、學院與研究生之間的信息交流與溝通不暢。如部分導師調課沒有提前通知,致使教務秘書無法及時通知學生,學生的信息也很難傳達給導師。
4德育缺失 對研究生的管理,過去一直沿襲著導師負責制,在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導師所面對的學生成倍增加,教學科研壓力也不斷加大,有的導師自身的社會事務繁忙,無暇顧及到每一個研究生,勢必會造成對研究生進行德育、人格教育力度的缺失[3]。研究生秘書或輔導員由于把主要精力都用在日常事務的工作方面,也無法對數量眾多的研究生進行德育教育,從而導致了研究生德育的缺失。
5領導重視不夠
由于受傳統(tǒng)的研究生院一級管理模式的影響,二級學院對研究生的教育管理重視程度普遍不高,尤其體現(xiàn)在研究生數量少的二級學院。這些二級學院的領導往往覺得研究生工作相比其他學院工作,比如本科生教學、管理工作,科研工作、專業(yè)建設工作等,不是中心工作和主要工作,在工作重要性排序上就把研究生工作放在了后面。一旦領導的重視程度不足,下面的具體工作人員就不可能對工作有充足的熱情和責任感。
因此,二級學院研究生工作拖沓、停滯不前就成為經?,F(xiàn)象。由于研究生院和二級學院是平級單位,當二級學院具體研究生工作落實不利時,研究生學院甚至為了引起二級學院領導的重視不得不請校長來協(xié)調,做學院領導的工作。
6基層工作積極性不足
目前,由于二級管理模式尚屬過渡期,致使許多教育及管理工作存在重復和空檔,二級學院依然沒有很大的教育管理自主權[4]。各二級學院只是疲于應付或承接一級管理部門下達的各類任務,工作上缺乏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清晰的工作思路。再者,至今尚有部分高校對二級學院下設的研究生秘書、輔導員崗位不予承認,基層研究生管理人員、尤其是兼職人員的補貼跟不上,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導致了基層研究生管理人員缺乏必要的責任意識和工作積極性。三、加強研究生校院二級管理的幾點建議
1加強領導,統(tǒng)一規(guī)劃
要貫徹落實二級管理,就必須加強領導,轉變領導固有的思想觀念,組織好相關人員的學習,使他們認識到二級管理對于學校向“研究型大學”發(fā)展的重要影響,對于學科建設等其他工作的重要影響[3]。與此同時,還應加強制定和研究校院二級管理的統(tǒng)一規(guī)劃,作為牽頭部門的研究生院不能閉門造車,而是需要走出去學習交流,必要時會同各二級培養(yǎng)單位把研究生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計劃之類的目標設計好,研究透。
2建章立制,重在執(zhí)行
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是實行規(guī)范化管理的前提。作為上層部門,研究生院要整合各種信息,以統(tǒng)一的口徑對學院工作進行指導和協(xié)調,并把它作為一種工作模式加以貫徹。同時,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的管理規(guī)章制度,根據情況變化修訂《導師手冊》《研究生手冊》,使教育管理的各項工作流程進一步明晰,使對具體工作中各種問題的處理都有章可循,盡量避免主觀隨意性[5]。
有好的制度如果不執(zhí)行也是枉然。作為基層部門,二級學院要徹底執(zhí)行和落實好各項規(guī)章制度。同時,在執(zhí)行制度的具體工作中可以探索制度的適用性及合理性,及時與研究生院就執(zhí)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方法等進行反饋和溝通,以便更好地完善制度。
3明確責任,有效溝通
研究生院有關職能部門和學院要理順關系,明確職責,分工協(xié)作。研究生學院和二級學院不是單純的領導和被領導、管理與被管理、上級和下級的關系,二者有共同的目標就是如何更好地服務于研究生教育和培養(yǎng),只不過二者是研究生管理教育的兩個層面。研究生學院是宏觀層面,更多考慮政策、規(guī)劃的制定,重大事件的決策,對二級學院工作進行必要的指導和控制。二級學院是微觀層面,更多地考慮貫徹和執(zhí)行各項政策、制度,切實落實好研究生培養(yǎng)的各項具體工作。需要指出的是研究生學院不能“統(tǒng)”得太死,要讓各二級學院有一定的自主權,保持相對的獨立性。同時,二級學院在開展具體工作時需要不違背“大原則”,在此條件下,結合學院特色,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
保持良好順暢的溝通是開展校院二級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學校和學院可以通過多種手段來保持有效的溝通,比如QQ群[6]、飛信群、微博、短信等方式,但是筆者認為作為傳統(tǒng)溝通方式之一的“電話”仍然是保持高效溝通的首選。因為其他的溝通方式都依賴于網絡輔助,如果要聯(lián)系的人不在線,恐怕無法及時傳達信息,只有打電話最直接,最能在短時間內找到聯(lián)系人。在溝通的過程中,二級學院的研究生秘書特別重要,秘書是研究生院和導師、學生聯(lián)系的重要紐帶。作為研究生秘書一定要勤于溝通,該通知的事情一定要傳達到位,努力了解研究生和導師的業(yè)務情況,努力使研究生教育及管理工作科學化、規(guī)范化、高效化,適應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提高研究生教育及管理水平和質量[1]。
4搭建平臺,提高效率
研究生管理是一個綜合性的事務,大體分為招生和信息管理、教學和培養(yǎng)管理(包括培養(yǎng)計劃制定、選課、上課、成績、實習等)、論文和學位管理(包括開題、中期、審查、答辯等)以及學生工作管理。在管理過程中涉及到的對象有研究生院、二級學院、研究生導師和學生本人。面對眾多的管理對象和繁雜的管理事務,傳統(tǒng)的管理方法已難以支撐并且效率低下,引入和搭建基于網絡和不同用戶的“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平臺”就顯得非常重要。通過平臺的引入,不僅可以高效管理研究生的各項事務,而且還能避免因“走后門,講人情”等人為因素所帶來的不公平,有利于減輕基層研究生秘書和輔導員的工作負擔,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
總之,實施研究生校、院二級管理模式,就是明確學校研究生管理部門和院系各自的職責和工作重點,制定和執(zhí)行好各項制度規(guī)劃,保持校院、導師和學生間的有效溝通,搭建必要的管理平臺,提高管理效率。同時,根據研究生教育的特質,處理好學術自由與行政控制的關系,兼顧自主管理與組織目標,在管理中,把二者很好地結合起來,建立科學的監(jiān)督、控制及激勵機制,共同提高研究生的培養(yǎng)質量。
參考文獻:
[1]燕燕,關洪全,顏頎,王凌志.對二級學院研究生教育及管理工作的思考[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1,(5):494-496.
[2]牟宏晶,張輝.碩士研究生校院二級管理模式的探討[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6):169-171.
[3]王恒亮,宋華明.研究生教育校院二級管理的難點與對策[J].揚州大學學報,2009,(3):73-76.
[4]邵凱雋.改革研究生教育二級管理工作的幾點思索與實踐[J].溫州醫(yī)學院學報,2009,(6):631-633.
[5]陳躍芳.關于加強二級學院研究生管理的探討[J].遼寧工學院學報,2007,(4):96-98.
[6]姜飛,孫靜.QQ在高校研究生管理中的應用[J].才智,201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