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春光
中學時期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加強對此階段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十分必要。政治課是中學生的必學科目之一,其教學方法、批評方式、教學模式都直接影響到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質(zhì)量。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開展,教師的課堂教學理念與模式都發(fā)生了一些變化,然而,由于我國思想品德教學方法比較落后,陳舊的教學方式致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較為低下,且這種情況一直沒有得到改觀。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將自己在教學中積累的經(jīng)驗總結如下,并提出一些新的見解。
一、強化中學思想品德教學的必要性
政治是初中生的必修科目之一,該課程最大的作用在于能很好地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通過與生活相結合的事例教學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從而提升綜合素質(zhì)。由于初中生處于青春期,對各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性格也較為叛逆,此階段的思想教育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此外,初中生的思想比較幼稚,想法不成熟,易誤入歧途,因此,更需要政治教師通過書本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結合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教會他們懂得沉著冷靜、明辨是非,不矯揉造作,遇到挫折不放棄,能抵制各種誘惑。綜上所述,強化中學思想品德教學十分必要,且意義重大。
二、中學思想品德教學存在的問題
1.尚未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
中學課堂一節(jié)課的時間一般為45分鐘,在短短的一節(jié)課內(nèi)教師須完成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因此與學生交流的機會較少,上課即來下課即走,幾乎不認識所教班級的學生,提問時都以花名冊為主,且部分教師尚未制訂出可行而有效的教學計劃,在課堂上無法做到教學思路的“一條線”,無法在課堂上建立起良好的、融洽的師生關系,不利于思想品德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2.師生對學科的不重視
隨著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雖然國家越來越重視素質(zhì)教育,然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學生還是重點學習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在考試中所占分數(shù)比例較大的科目。加上部分學校甚至未開設思想品德課,思想品德學科的地位受到嚴重威脅。種種原因?qū)е聦υ搶W科的重視力度不足,使思想品德教學陷入了尷尬局面。
3.教學方法落后
目前,大多數(shù)學校的思想品德教學依舊以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為主,教學方法單一,課堂缺乏創(chuàng)新,學生興趣低下。思想品德課本身具有的教育功能未能發(fā)揮出來,學生很難理解思想品德課的真正意義,無法達到教學的預期目標。
4.單一的課堂評價模式
思想品德課的價值在于通過學習讓學生獲得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然而,部分學校教授思想品德就是為了應付考試,教師們也尚未意識到課程本身的價值,因此,在進行課程評價時也只看學生的分數(shù)。單一的課堂評價模式不僅不適合該門課程,也不適合現(xiàn)今時代發(fā)展的需要。
5.教材掌握不夠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理解課程目標,并通過創(chuàng)新多種教學方法盡可能地達到教學目標,然而由于重視力度不夠,很多思想品德教師在教授課程時只是照本宣科地念教材,根本沒有掌握教材的真正內(nèi)涵,教學效果也不理想。
三、中學思想品德教學策略分析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應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為高效開展教學奠定基礎。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課堂的交流與互動。此外,學生也會將教師視為朋友,在產(chǎn)生心里障礙時及時與教師溝通,幫助自己消除心中的抑郁和煩悶,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增進師生感情,還能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2.制訂教學目標
教師應根據(jù)每節(jié)課所涉及的知識點制訂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要貫穿整個課堂,最好能體現(xiàn)教學評的一致性。此外,教學目標還應與生活相結合,讓知識落到實處,例如在學習“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一課時,教師制訂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習和了解法律的基本含義,讓學生感受到法律的威嚴,明白法不可違。教師還可利用PPT為學生展示一些違法犯法的事件,并鼓勵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教師再作點評。
3.聯(lián)系實際,深入學科實踐
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學習任何一種本領都應具有的精神,學習思想品德也是一樣。教師應在教學中結合種種實例,做到理論與現(xiàn)實相結合,以社會為依托為學生講解知識,幫助學生了解社會的復雜,提升學生判斷對錯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從而確保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此外,教師還應帶領學生邁出校門、走進社會,感受社會、了解社會,組織學生到企業(yè)、機關、單位參觀學習,聽取成功人士的講座,關注發(fā)生在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并加以分析討論,從而真正實現(xiàn)知識的“學以致用”。
4.鞏固、強化思想品德課的地位
學校領導須采取措施讓師生了解開展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的重要性,以此來鞏固和強化課程的地位。學校應將政治學科與其他學科一起作為學習和考查的對象,在考查中還應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實踐能力結合起來,以此達到提升課程地位的目的。
5.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教師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應拋棄傳統(tǒng)的、與新課程理念不適應的教學模式,將課堂教學中常用的合作學習法、小組學習法、探究學習法應用其中,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還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水平。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學,例如在學習“友好交往禮為先”一課時,教師可讓學生通過小組學習法、合作學習法等方式交流互動,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又如在“過健康、安全的生活”一課中,教師可采用探究教學法與學生一起探究身邊不健康、不安全的事例,并闡述這些事例的危害。這樣的課堂更富有活力,教師所講述的知識點更容易理解與掌握,最終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目的,可謂一舉二得。
6.重新梳理、分析教材
教師應重新審視教材,分析、總結教材,歸納出種種符合時代發(fā)展需要的、滿足新課程要求的教學策略,總結出更多先進的教學方法,梳理出課本知識與知識之間、課本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關聯(lián)性,注重將教學活動與評價融為一體,提升教學質(zhì)量。
7.采用多樣化的課堂評價模式
課堂評價是對課堂既定目標、學生學習情況以及課堂教學情況的分析和評論,從中了解不足,找出改進措施。思想品德課堂評價應遵循多樣化原則,通過不同的評價方法展開。一方面,由于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教師應采用分層評價模式,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情況給予不同的評價,尊重每一位學生,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課堂學習質(zhì)量。另一方面,教師還應通過綜合評價進行課堂教學評價,即不能僅依靠分數(shù)來判定學生的學習情況,還應分析學生的整體情況,對學生進行全面考核,確保評價的正確性與科學性。
四、總結
政治學科因其在升學考試中所占比重不大等原因易被師生冷落,殊不知,思想品德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中學時期正值成長的關鍵時期,應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為學生的成長指明方向。因此,做好思想品德教學工作十分必要,教師須結合學生的特點和時代的需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路徑,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以上是筆者在教學中的一些心得和建議,希望能和廣大思想品德教師一起切磋交流,共同提升中學思想品德的教學水平。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藍青學校)
(責任編輯:徐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