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柏
作為教師,我們在課堂上講得口干舌燥,最希望的就是學生學得津津有味。然而歷史學科是一門學習“過去”的學科,它的枯燥乏味使學生缺乏學習的熱情,這一現狀值得我們歷史教師深思。本文結合蘇州地方史,對激發(fā)學生歷史學習積極性的認識和實踐進行論述,希望可以在此方面引起大家的重視。
從古至今,人們對于興趣都是十分重視的。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笨鬃右舱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τ趯W習而言,興趣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往往天不如人愿,我們的學生并非對歷史教學有很濃厚的興趣和很強烈的積極性,所以課堂氣氛經常死氣沉沉,如一潭死水。下文首先簡述中學生的歷史學習現狀。
一、中學生歷史學習現狀
筆者曾經就全校范圍內做過一個調查,發(fā)現就歷史學習的興致而言,學生有三類情況:
1.喜歡歷史,愛學歷史
這種情況的學生是極少數的,只占到了總人數的10%。這部分學生本身就喜歡歷史,他們從小學階段就對歷史情有獨鐘,有的是受到父母、祖父母的影響,有的是在歷史學習中不知不覺對歷史產生了興趣。
2.不喜歡學習歷史
據調查,60%的學生不喜歡學習歷史。歷史課沒有數學課嚴密的邏輯性,沒有語文課詩意的優(yōu)美,又不符合學生求新求異的年齡特點,加之中考中所占的分數較低,所以中學生大多數不喜歡學習歷史,在歷史課上不是走神,就是開小差,很少有學生主動去學習歷史。
3.既不喜歡也不排斥歷史
有一部分學生不管是對于歷史,還是對于其他學科,都存在一種既不喜歡也不排斥的心態(tài),老師催得緊,他們會看書、復習,老師不催,他們就放縱自己。這類缺乏自主意識、缺乏上進心等消極心態(tài)的學生約占30%。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歷史教師該怎么辦?學習積極性是學生在學習上的內在動力,激勵、喚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上好歷史課、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怎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筆者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二、如何激發(fā)中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1.分組學習,合作競爭
我們在教學中一般都會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但是很多時候老師授課并不會利用學習小組很好地組織合作學習,更不用說競爭了。但是如果我們想要激發(fā)中學生的歷史學習積極性,就必須充分利用學習小組,讓學生從閉門造車式的“個人學習”轉變?yōu)榛ネㄓ袩o的“小組學習”,在小組中交流、合作、競爭,共同提高。如,在講“輝煌的隋唐文化”的時候,讓學生分組對隋唐文化進行分類歸納,看哪個組歸納得比較全面,比較科學。如此一來,調動了學生的進取心和競爭意識,也融洽了交流與合作。
2.聲像圖文,彰顯趣味
多媒體是很好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工具,關鍵是要看我們是否能充分利用多媒體。有很多教師在利用多媒體的時候基本上將多媒體等同于電子黑板,只是將課本上的歷史知識平移到了大屏幕上,這樣根本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所以我們應改變這一方式,將歷史知識貫穿到多媒體的聲像圖文中,使動態(tài)的視頻、引人注目的圖像等等彰顯趣味,讓學生在多媒體的展示中集中注意力,激發(fā)歷史情感,激起學習的積極性。比如講《馬關條約》時,涉及開放沙市、重慶(最西端)、蘇州、杭州為商埠,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當時的地圖,找一些蘇州商埠的圖片,由于是本土化的東西,學生比較感興趣,加之圖片展示,會使學生印象更為深刻。
3.第二課堂,拓展視野
第二課堂是在歷史課堂之外對歷史知識進行鞏固和補充的重要陣地。不同于歷史課堂,第二課堂以活動為主,是各種各樣的歷史課外活動的集中,更受學生的喜愛。學生對于歷史缺乏興趣,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我們可以從第二課堂入手,先以學生喜歡的方式激發(fā)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逐漸愛上歷史。而且第二課堂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能開闊視野,從深度和廣度方面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以歷史故事會、辯論會、蘇州歷史考古等多種多樣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例如在新課標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教學之后,教師要求學生課下詢問自己的爺爺奶奶,抗日戰(zhàn)爭時候的蘇州是什么樣的,也可以拜訪抗日英雄,搜集抗日英雄的抗日事跡,舉辦抗日戰(zhàn)爭圖片展、故事會,讓學生對那個年代中國所遭受的災難有一個更為深入的了解,從而激起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教學的生動性。歷史知識競賽也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我校曾舉行“狂歡節(jié)吳文化知識大PK”活動,共由必答題“蘇州閑話——說一說”、搶答題“蘇州物什——搶一搶”、風險題“蘇州日腳——品一品”三個部分組成,初二年級12個班級選出的12支代表隊在臺上激烈角逐搶答資格,吳儂軟語、蘇州城門、伍子胥、昆曲評彈、本幫菜這些蘇州老百姓耳熟能詳的蘇州元素在園區(qū)十中莘莘學子的嘴中滾珠倒豆般講解闡述出來,臺上臺下老師、同學歡聲笑語快樂融成一片!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大被激發(fā)出來。
上文從中學生歷史學習現狀入手,對如何激發(fā)中學生歷史學習積極性進行了三個方面的探究。激發(fā)學生歷史學習積極性的方法必然不止這三種,教師在歷史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和手段來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積極性和主動性,保持課堂教學輕松愉快、生動活潑,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獲得知識的信息渠道。因為這些不僅是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的過程,也是促進學生對歷史的理解和感悟過程。
參考文獻:
張靈紅.歷史教育中的移情[D].浙江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