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晶
摘 要:高中作文需不需要指導,怎樣指導?怎樣上好高中作文指導課?這是高中語文老師一直在探索和實踐的問題。面對高中學生作文的現(xiàn)狀,教師不僅需要指導高中生的寫作,而且必須是高效的指導。利用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寫作素養(yǎng)。
關鍵詞:課前探究;課堂展示;課堂訓練
多年的高中作文教學讓我們一線語文教師感到,作文的高效指導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靈感,開發(fā)學生的情商,促使學生較快地進入審題立意的環(huán)節(jié)。利用小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進行作文指導,擯棄過去語文教師“一言堂”的指導課模式,把課堂作文課分課前探究、課堂展示、課后訓練三步完成,突出探究,落實在課堂訓練。
一、作文課堂小組自主合作探究實踐的背景
1.高中作文課現(xiàn)狀
從學生平時的作文中我們發(fā)現(xiàn),無論是學生的考場作文還是兩周一次的練筆作文,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立意和結構問題,這充分證明了教師指導的必要性。
2.作文指導現(xiàn)狀
傳統(tǒng)的做法中,學生只是在每次寫作前接受臨時的、短時間的指導。這樣的指導對個別的學生有點撥的作用,這些學生必須是平時讀書多、感悟多的學生。但當我們的指導面對大多數(shù)同學時,就必須調動每一個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接受規(guī)范性的寫作訓練,從模仿到寫作,將課外探究與課堂展示寫作結合起來。
3.小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
小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是目前在中學廣泛應用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它秉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學生的被動“學”變?yōu)橹鲃印皩W”;變過去的“要我學”的被動課堂機制為“我要學”的積極學習心態(tài)。
二、“小組合作”模式下的作文教學探索
“小組自主合作探究”下的作文課堂教學分課前探究、課堂展示、課后訓練三步完成,突出探究,重在課堂展示提高,落實在課后訓練。
第一步:小組課前探究
教師課前指導和作文導學案相結合。小組課前探究具體操作有兩種方法:一是發(fā)放“作文導學案”。導學案提供相關作文知識,詳盡而又利于保存,可以作為作文資料長期使用。二是布置作文的審題立意練習,教師針對小組長進行指導,作文課前利用自習課完成。在指導小組審題時,重在分配小組成員的探究任務,不提供具體立意,全組組員各自寫出自己的立意,再經(jīng)過討論形成小組自己的統(tǒng)一的立意。并且要形成文字,寫在導學案或作文本上,以備課堂展示。學有余力的組員可以寫出本立意的評述段。學生分組討論的立意要形成文字以備課堂展示。
第二步:課堂教學展示
課間十分鐘,全班所有小組在前后黑板展示本組的作文最佳立意。課堂展示,一個組員闡述小組觀點,并接受各組的質疑;展示質疑完畢,各小組組長給本組評出的最佳立意的小組投票畫星號;得到星號的小組再次展示,投票的小組說明該組立意好在哪里。經(jīng)過三輪展示和質疑,各組完成了對本次作文的審題立意,評出基本符合作文要求的最佳立意,最后教師加以點評和總結。
作文課上做到:學生多說,老師少說;學生多講,老師少講;學生質疑,學生回答;學生點評,學生認可,老師點評。運用“小組合作”的模式進行作文課堂教學,一方面減輕了老師課堂的工作量,而更主要的是,學生課下的努力在教學過程中得到了認可,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真正成了課堂和學習的主人。
第三步:落實鞏固,課堂寫作訓練及作文講評運用“小組合作”
審題立意是口頭展示,隨堂寫作訓練則是書面展示,步驟基本相同。
【練筆講評】課后作文課堂講評重在提出小組評價機制。
操作流程:開學第一周即提出評價機制,以高二(4)班為例,劃分為九個學習小組,每篇習作我按照等級分為優(yōu)+、優(yōu)、合格和修改,上課時分發(fā)給大家,小組內(nèi)交流、點評。推選一篇佳作,教師課堂用課件展示,鼓勵各組學生發(fā)言、點評,讓學生發(fā)現(xiàn)優(yōu)點,找出不足。
在點評中,學生要學會讓別人信服自己的觀點,因而也提高了他們議論、思維、演講方面的能力。為此,我們每個教學班都有學習小組的“發(fā)言加分”評價機制,給發(fā)言的小組和組員分別加分,小組長分值1分,組員分值3分,以鼓勵組員多發(fā)言和點評,激發(fā)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的積極性。
利用小組合作上好作文課是一次有意義的教學嘗試,故步自封,缺乏創(chuàng)新只能永遠原地踏步,停滯不前。而維持高中作文的現(xiàn)狀是我們有責任心的教師所不愿看到的。我愿繼續(xù)探索小組合作下的作文課堂教學,以期給未來的學子以更有實效的作文指導。
參考文獻:
巢宗祺.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解讀.1版.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04.
(作者單位 河南省三門峽市實驗高中)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