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財稅體制改革
與原《預算法》相比,新《預算法》具有以下五大變化:一是允許省一級政府發(fā)行地方政府債券用于建設投資;二是要求預算在規(guī)定時限內進行全面公開,并要求政府部門在規(guī)定時限內公開部門預算;三是預算要按經濟和功能進行細化分類;四是要求確立全口徑預算體系;五是對于市場競爭能有效調節(jié)的事項,不設立專項轉移支付。
盡管此次修改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但是新《預算法》確立的一系列預算制度將對財稅體制改革產生一定影響,將推進建立符合財政經濟發(fā)展的分稅制制度和科學的轉移支付制度,以及公開、透明的財政體制。明年省級地方政府自發(fā)自還債券試點范圍有可能擴大,更加規(guī)范、透明的地方政府發(fā)債機制有望建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將更加可控。
中債資信評級業(yè)務部 郭永斌
實現(xiàn)四個突破
新《預算法》在預算管理、轉移支付、公開及監(jiān)督機制和地方政府發(fā)債四個方面實現(xiàn)了重要突破。
首先,新《預算法》首度從法律上對全口徑預算做出了界定,指出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應當納入預算,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全口徑預算的確立有利于杜絕預算外資金,從而有效治理政府的亂收費、“小金庫”及財政腐敗等問題。
其次,新《預算法》落實中央關于轉移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路,提出“設立定期評估和退出機制”。今年以來,中央明確了“減少專項轉移支付,增加一般轉移支付”的改革方向,這也使得轉移支付成為《預算法》修正的焦點之一。轉移支付制度的改革有助于解決財政資金濫用以及“跑部錢進”現(xiàn)象。
再次,新《預算法》將“健全全面規(guī)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納入立法宗旨,將通過細化預算編制內容、規(guī)范預決算公開體制以及強化人大對預算審查監(jiān)督等方式,逐步實現(xiàn)財政預決算的公開透明。
最后,新《預算法》破除了現(xiàn)行《預算法》對地方政府舉債融資的限制,有限放開了地方政府舉債權限,這是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的重要一環(huán),有利于推動政府性債務舉債主體由融資平臺公司逐漸向地方政府的過渡。
中誠信國際政府與公共融資評級部 安然
“微刺激2.0”啟動
在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預算法》修正案的通過可以理解為是在立法上對微刺激政策進行升級。從試點地方債自發(fā)自還的政策效果看,地方政府可以用接近國債發(fā)行利率的水平發(fā)行地方債,以較低成本對債務進行展期。這與美聯(lián)儲賣出較短期限國債,買入較長期限國債的扭曲操作較為類似,即在沒有增加貨幣投放、沒有擴張資產負債表的情況下,通過延長所持債務的整體期限、降低長期利率來刺激經濟發(fā)展。
未來隨著財政部要求各地編制省級、市級、縣級的政府資產負債表,地方政府發(fā)債的主體及信用評級將會更為多元化。中國版“市政債”市場將會迎來蓬勃發(fā)展,“微刺激2.0”作用下的經濟發(fā)展也將更加健康平穩(wěn)。
青島農商銀行金融市場部 秦新鋒
短期對城投債影響較小
地方政府舉債合法化符合市場預期,明確了地方政府是法定負債主體和償債主體,有利于解決城投債違約無法向地方政府追溯償債責任的問題。新《預算法》使地方政府獲得有約束的持續(xù)融資渠道,并且融資方式更加透明,有助于緩解地方政府的短期周轉壓力,如果未來能夠逐步完成對非透明地方政府債務的替代,則有助于化解地方政府債務的長期風險。
但新《預算法》出臺后,在嚴格控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前提下,初期地方政府債發(fā)行規(guī)模不會很大,行政級別也有明確限制,短期內完全替代城投債等其他地方政府債務并不現(xiàn)實,地方政府債和城投債在未來較長的時間內還將并存。
地方政府債的推出會導致城投債在為地方政府籌資合法性方面的瑕疵和弱勢變得更加明顯。長期來看,在建立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的同時,將逐步剝離融資平臺公司政府融資職能,從而帶來城投債被邊緣化和次級化的風險。不過短期來看,《預算法》的修訂也在市場普遍預期之內,今年已經開展了自發(fā)自還地方政府債試點,新《預算法》允許發(fā)債的行政級別沒有超過試點范圍,因此短期內對城投債的正面或負面影響都會很小。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組 姬江帆
降低市場無風險收益率水平,緩解社會融資成本高企難題
《預算法》修改拉開了財稅改革的序幕,其中允許地方政府申請發(fā)行債券是亮點。過去地方政府只能繞道融資平臺通過銀行貸款或發(fā)行城投債解決資金需求,由于地方政府的隱性擔保,城投債的發(fā)行為市場提供了大量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產品,剛性兌付預期抬高了整個社會的無風險收益率水平,成為社會融資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因而,降低社會融資成本需要配套的財稅制度改革。
《預算法》修改后,既有助于規(guī)范地方政府的債務管理,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也有助于地方政府從商業(yè)銀行貸款等融資渠道退出,從而緩解對私人企業(yè)融資的擠出效應。地方政府債券逐漸置換城投債或是大勢所趨,隨著政府從其他市場融資渠道退出,市場無風險收益率水平有望降低,從而有效緩解社會融資成本高的難題,并且利好債券市場。
東海證券研究所 王鵬
確立地方政府直接發(fā)債框架,具有正面信用影響
對《預算法》的一系列修訂包括建立地方政府直接發(fā)債的法律框架。該框架將改善對地方政府借貸的監(jiān)督和管理,提高地方政府借貸行為的透明度。更通暢的信息流及更嚴格的監(jiān)管還將抑制地方政府從高風險渠道借貸的行為,并降低其總的融資成本。此外,修正后的《預算法》還概述了其他改革措施,例如建立更健全的預算體系,要求政府預算和財務業(yè)績的法定公開披露等。此次《預算法》的修正是20年來首次,也是中國實施更廣泛的財政改革計劃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具有正面信用影響。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 Debra Roane
責任編輯:廖雯雯 孫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