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克浪
【摘 要】將教學與游戲相結合是新課改后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開辟的新的教學途徑。相較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將游戲運用到初中數學的教學課堂中,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眼球,同時有利于思維轉換,開發(fā)右腦。但是事物存在雙面性,即矛盾是對立統(tǒng)一的,有利既有弊。在此筆者將對初中教學在游戲中探索、游戲中思考的利弊及規(guī)劃作出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游戲思考探索
1 國內外現狀
目前國內,游戲教學在各個學校、各個年級、各個學科間廣泛開展來,且許多網站、電視節(jié)目也都在運用這一方法和手段提升知名度,吸引注意力,并相繼出現一批研究學者在課題上進行學術研究。
相較于國內,國外開展游戲教學相對較早,且形式靈活多樣,國外許多發(fā)達國家十分注重孩子在玩玩中教育孩子。旅美教育學家黃全愈博士在《玩的教育在美國》一書中提出:玩是素質教育的搖籃。由此可以看出,他認為孩子可以在玩中學會什么是合作、什么是規(guī)矩、什么是快樂等。
2 初中數學教學與游戲結合的優(yōu)點
2.1吸引學生目光,帶動課堂氛圍
相對于傳統(tǒng)課堂以教學為目的,采取滿堂灌的方式,將游戲運用到教學中,可以吸引學生的目光,帶動課堂氛圍,從而有利于緩解緊張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剛剛步入初中校門的學生對于數學還保持一顆積極學習的心態(tài),但是由于課改后課本越來越簡單化,許多繁瑣的知識點在課本中沒有體現,一旦考試,成績不理想就會使得學生失去對數學的信心。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因此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有利于學生保持一顆積極學習數學的心態(tài),而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也會激發(fā)老師的教學興趣,調動課堂氛圍,從而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達到雙贏的效果。
2.2轉換思維,開發(fā)大腦
傳統(tǒng)課堂,45分鐘幾乎全部以老師講課為主,學生主要就是記筆記,不僅很難達到整堂課全神貫注,而且沒有思維發(fā)散的效果,達不到教師們所期待的舉一反三,死板教條就成為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真實寫照以及代名詞。而傳統(tǒng)的課堂不僅缺乏生氣及活力,而且時間一長學生和老師都會產生倦怠感,學習成績自然達不到期待的效果。自課改后不僅減負成為標致旗號,課本也由原來的黑白色彩轉變?yōu)椴噬?,且教科書中運用多種元素——漫畫、對話等,足以體現對教學事業(yè)的重視。而將游戲元素運用到課堂中是一種大膽的建議。初中生剛剛脫離童稚階段,所以達不到高中生的成熟且自主學習能力較低,但是據觀察及數據顯示,初中生的動手能力較強,且在游戲中的思維拓散較課本學習快。
例如:1. 認識概率:教師可以利用撲克、骰子、麻將等生活中學生常見的一些道具,自編一種小型游戲,引入概率概念,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了解到撲克、麻將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游戲輸贏并不是運氣導致的,而是因為概率的出現。這不僅完成教學課程,同時在思想教育上引導其積極向上。
2. 幾何圖形的認識: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美麗的圖片吸引學生注意力,然后分組討論讓學生用發(fā)現的眼光尋找生活中的幾何圖形的存在,并布置作業(yè),自己動手制作一些能體現幾何元素的飾品、桌擺等,并陳列展覽于教室展示窗中。
2.3增進友誼,促進交流,綜合發(fā)展
在交流中學習,在生活中發(fā)現,在游戲中學習知識。有人說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因此,我們并不應該認為游戲影響學生們的學習,而是用發(fā)現、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游戲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們之間的情感交流及溝通,增進同學友誼而且在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下,發(fā)現他人的優(yōu)點,在學生自身品德教育上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 建議與結論
將游戲運用到教學中雖然會帶來一定的收獲,提升學生對初中數學課程的興趣,但如果舉措不當會適得其反,不僅完成不了教學目標,而且影響原本的教學成績。所以在此提出以下幾條建議,僅供參考。
首先,事物并不是絕對獨立的,萬物都是相互聯系著的,所以,將各個學科應聯系起來。讓數學學科對其他學科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數學游戲進駐課堂提升了高效課堂,發(fā)散學生思維,但其對學習成績影響有多少,有待研究驗證。
其次,科技網絡信息元素走入大家的生活中,教師可以將多媒體、軟件等元素運用到生活中,同時也可以在互聯網上建立多種聯系渠道,從學生們對網絡的興趣愛好下手,調動學生對學習,對數學的熱情,讓網絡更好地服務于大眾,并促進學生的學習。學習與娛樂相結合。
由上述理論敘及結合實踐經驗得出以下幾條結論。
第一,數學游戲有其自身特有的分類與特點。由于涉獵面廣泛,樣式繁多,根據不同特點和課本理念分為代數游戲、幾何游戲及概率游戲。按實施方案和操作特點又分為:動手操作游戲、策略游戲、娛樂游戲。在游戲中,學生成為主導者,教師只是引導者,只是起到輔助作用。讓學生自己在游戲中探索數學知識的奧秘,體驗數學形成過程,感受學習的樂趣。
第二,初中數學知識是相互關聯著的,例如初一的有理數、正式加減、圖形識別和平行線等知識點,及初二的三角形、勾股定理相對來說比較適合進行游戲,由于初中數學理念逐漸抽象化,因此老師在選擇游戲時更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滿足學生的認知水平,通過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為后續(xù)數學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通過定期的回饋與反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與愛好是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但是隨著教學難度的提升,畏懼心理產生,導致厭惡感逐漸強烈,最終形成心理障礙,影響數學成績。恰巧數學是一門記憶性、關聯性特別強的學科。因此將游戲娛樂手段運用到教學中,不僅讓學生重拾對數學的信心與興趣,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勇于探索的精神,樹立其良好的價值觀。
endprint